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张说《论语》·连载102

2018-04-13 06:55 作者:张关林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张说《论语》·连载102

5.10,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注释——宰予:孔子的学生。姓宰,名予,字子我。又称宰我。粪土:污秽的土。杇:同“圬”,这里作动词,粉刷墙壁。与:语气词,这里表示停顿。诛:谴责责备。是:此,这。)

(白话)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是没法雕刻的,粪土做的墙是不能粉刷的,对于宰予这家伙,又何必去批评他呢?”孔子又说:“开始,我对于人,是听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就是宰予使我有了这个改变。”

(张说)这节十分著名,产生了两个经典成语:“朽木不可雕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是孔子骂学生最严厉的一次,值得研究一番。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不问情由,立刻全面否定。朽木不可调,不就是无药可救吗?这样的人批评也是白费劲!——顺便说一句,这家伙还经常骗人,说的话像放屁!这么一个不可救的坏学生,应该是孔门中的末流人物了吧?(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但是,宰予却是孔门十哲之一!他能言善辩,是“言语”科高才。显然,宰予并非“朽木”。孔子的责骂显然夸大其词,他自己也知道宰我不是朽木。我觉得孔子的骂带有两个内容,一个是老师找到了机会来教训不听话的学生,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第二,老师对这个学生特别欣赏,夸大的责骂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沟通。

我们来看看宰予是如何不听话的。

宰予思想活跃,最大的特点是对什么事情也不盲从。他是唯一一个对孔子的话会提出不同看法的学生!他经常跟孔子辩论,孔子有时候辩不过他。比如,他认为孔子提出的“三年之丧”不可取,应改为一年。孔子就给他扣上了“不仁”的帽子。他又不怀好意地向孔子问了一个难题:如果对一个仁者说,井里有仁德,仁者应该跳井去找仁德,还是不跳呢?跳下去会死;不跳就是不仁德,呵呵,看你老师怎么回答!孔子也不上当,就说这个问题是在愚弄人。孔子对宰予的异己思维会不会很反感?所以抓住一个难得的机会,把这个学生大骂一通。

但孔子的责骂没有涉及宰我反对守丧三年的“不仁”,而是说他不用功,并且还抓住他可能有过一次的说话不算数,大做文章,上纲上线到改变了孔子的阅人方式。从宰我的表现看,孔子的指责不符合实际,所以说,这节表明老师是在不问情由地惩戒经常翘尾巴的学生。

我们是不是可以由此得出结论,说孔子狭隘,奉行“逆我者亡”的霸道逻辑,惯于排除异己呢?不能。本节反而说明孔子是正常的老师,不是塑像似的圣人:学生经常反唇相讥,故意刁难老师,让老师难堪,老师会不生气吗?找机会抽他,是正常的情绪发泄,但这个抽又故意夸大其词,脱离实际,是不是有点像严父抓住儿子的小错大做文章一样的心理呢?

为什么说孔子不是狭隘地发泄私怨呢?一个狭隘的人,会把不满情绪转化为行为上的刻意找茬,给人穿小鞋——孔子非但没给他穿小鞋,实际上还很看得起宰予。

孔门十哲是孔子自己封的,如果孔子心胸狭隘,睚眦必报,就不可能把他宰予封为十哲中的“言语”高才。正是因为孔子有时候辩不过宰我,才封他为“言语”高才,说明孔子对宰我的狡辩是又欣赏又讨厌。我们来比较一下孔子对笨学生樊迟的态度,就可看出骂宰我其实是一种欣赏心理的特殊外溢。樊迟经常问仁,孔子解释了几次,樊迟搞不懂,后来又来问仁,孔子敷衍了事地回答“仁者爱人,知者知人”。详细解释樊迟都听不懂,这8个字真要了他的命,可见孔子对这个学生是放弃了。后来樊迟问种庄稼和种菜,孔子的回答是: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菜农。显然是不想搭理。他对樊迟失去信心,但从来不骂。所以大骂宰我,反而说明很重视这个学生。

我们从本节获得的信息是:孔子找机会狠骂不听话的学生,不是厌恶,而是重视。这段狠骂产生了两个成语,倒是宰予的意外贡献。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ibi/vxburkqf.html

张说《论语》·连载102的评论 (共 6 条)

  • 心静如水
  • 江南风
  • 襄阳游子
  • 雪儿
  • 淡了红颜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