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傅国河赏析郑丽朗读《声声朗读,吹皱那一汪湖水》

2024-05-23 15:13 作者:傅国河  | 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滁州朗读者郑丽朋友朗读

《声声朗读,吹皱那一汪湖水》之赏析

傅国河/文

(全文4100字,阅读需18分钟)

甲辰新年,得以滁州市一系列文化活动的连续开展,平时里喜欢舞文弄墨的我,创作的激情被点燃的更加旺盛。这些活动,主要有2月27日开始的滁州市首届“欧梅咏芳”诗歌雅会系列活动、滁州古城行走•甲辰十二月令”每月一次的文化研学游公益活动等。作为一名长期在新闻媒体一线工作的老同志,这些活动或是受邀,或是主动,我都参与其中,并相继写出了一系列的散文发表。特别是,结合朗读艺术的需要,其散文创作大多短小精悍,文辞也比较优美,适宜抒情,推介给滁州朗读者朗读,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期间,回乡过年的深切感触散文《老去的乡愁》和观摩滁州老年大学朗诵一班的游学散文《声声朗读,吹皱那一汪湖水》,推介给滁州朗读者,其反响也很是强烈。(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作品被喜、被朗读、被传播,这无疑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亦如我们的朗读被聆听、被肯定、被欣赏一样。

就在众多的朗读作品中,优秀的不在少数。绝大多数的朗读作品,我在滁州朗读者协会的各群,在线都作了简要的点评。因为时间紧迫和事务繁忙,没有进行细致的赏析,对喜爱朗读、喜爱我作品的朋友深表愧意。

今天,朗读者郑丽朋友把她的朗读作品《声声朗读,吹皱那一汪湖水》推荐给我,让我指正。我不敢妄言,就以一个普通的聆听者身份,就着郑丽朋友的这篇朗读,谈谈自己的认识,并结合这种认识,和滁州朗读者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也算是对前期喜欢我作品、朗读我作品的朋友们一个集中回复。

这个认识,就是我们如何赏析或是点评一篇朗读作品。

一、准确领悟原作的主题和思想,真情演绎、见情传情

如果我们给朗读下个简单的定义,就是大声、清晰地且连贯地读出作品。但作为一门艺术,朗读或是朗诵,就是一门用声音再塑作品和传情的艺术。

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游离于作品之外,恣意忘情,而应该深刻把握和领会作品的思想和作者的情感,进而确定朗读的基调。这就和唱歌一样,歌曲是有调的,C调、E调、F调和G调,各调不一,唱出来的歌曲风格也不一。

而深刻领悟原作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准确确立朗读基调,并通过我们的声音演绎作品的情感,是我们朗读成功的关键。见情、传情,以情感人,是朗读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评议和赏析朗读优劣的首要因素或是标准。只为第一,不为第二。

那么,如何领悟主题情感,确立朗读基调呢?

1、了解作者和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

散文《声声朗读,吹皱那一汪湖水》的作者傅国河,是滁州朗读者中的一员,平日里和大家相处较多,也较为熟悉。其创作的散文叙事流畅自然、文辞优美华丽、抒情真切真挚、思想积极明朗,这是作品的主要风格。

就这篇散文作品的时代背景而已,中华民族正走在复兴的康庄大道上,社会稳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但也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国家和社会关注老年人生活,“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成”,正成为老人晚年生活的主调和追求。

正是基于这样的环境和背景,滁州市老年大学开办的红红火火,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开设了朗诵、舞蹈等几十个专业(班级),学员更是达到了数千人。其中,朗诵班人员也较多,目前开设了两个班级。

5月16日,市老年大学朗诵一班40余名学员,在滁州市朗读者协会舞台艺术顾问、授课老师冯维民的带领下,来到苏滁产业园区的苏州公园,开展户外游学活动。散文《声声朗读,吹皱那一汪湖水》,就是记录和描写这次游学活动的,整篇亲切自然、感情真切浓郁。

朗读者郑丽朋友,不仅是滁州朗读者协会的会员,也是滁州老年大学朗诵一班的学员。那天,也去参加了苏州公园的游学,并参演了女生小合唱《最美滁州我家乡》节目。在协会大型年会上,她也两度被选为主持人,表现出一名朗读者优秀且全面的素质。也因此,她对散文作者和游学活动的背景既熟悉又了解。这为她后续的散文朗读大有助益。

2、领会和体悟作品的内涵、作者的情感脉络

在了解到上述散文的作者和创作的背景后,我们就不难领悟到作品的内涵。散文《吹皱那一汪湖水》,全文短短的760字,却描写了游学环境的优美、学员愉悦的心情和丰富多彩的游学内容,更是抒发了她们热爱朗读、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勾勒出一幅“莫道桑榆晚,夕阳正艳红”老年生活的愉快、乐观、开朗、向上的美丽画卷。

郑丽朋友作为游学活动的全程参与者,对于文章中的情景描写和文中感情抒发,也感同身受。

具体来说,她对《声声朗读,吹皱那一汪湖水》的主题理解和把控是准确的、无误的,对原作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洋溢、热情、赞美和明朗的思想情感,领悟的也很透彻。

因而,她确立的舒缓、恬淡、抒情、洋溢的朗读基调,很好地切合原作的主题和思想,并紧随作者的情感脉络,用优美的朗读真切表达出游学活动的那股愉悦之情,那种赞美之情,还有对“夕阳无限好”美好未来的憧憬。

听她的朗读,极具抒情性。也可以说,她的朗读以抒情见长。这是她朗读的一大亮点。《吹皱那一汪湖水》全篇朗读,充满了真挚的情愫,情真意切,温柔而细腻,舒缓而情真,轻诵含热情,明快又自然,较好地挖掘出了原作的原味,引导着读者置身于游学的欢快愉悦的气氛中,让人身临其境,又感受到现场朗诵、歌舞等节目的传达出来的浓浓又震撼的情感。这奠定了她这篇散文的朗读成功。

朗读,通过声音重塑原文作品,传达感情。声音,是我们二次创作演绎作品情感不可或缺的先天条件。在这方面,郑丽朋友有着得天独厚的自身条件,就是她的音色清脆甜美,气息婉转流畅,富有张力、表现力。这恐怕与她长期爱好音乐是密不可分的。据悉,她还担任着凤阳县音乐家协会秘书长一职。

3、把握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提醒的是,《吹皱那一汪湖水》这篇散文有两处在朗读的时候,需注意把握其特色和表现手法。听了多位朋友的朗读,在这两方面,感觉处理的都很欠缺。

其一是,第二自然段“收敛性情的天然释放,朗读歌舞的才艺展示,同学之间的真切交流,还有授课老师的细致点评”,这是一组排比句,因而在朗读的时候,就不能平均使力,平铺直叙,应该根据句式,渐次加快语速,加重读音,形成有气势的、节奏明快的朗读,借此抒发强烈的感情。

其二是,文中引用的诗句是文章的有机内容,如《母亲的那扇窗》和《英雄》朗读中的几句诗句,在朗读的时候,就不宜按照单篇朗诵那样的要求,确定独立的朗诵主调和风格,而应该和原作散文确定的朗读基调和风格一致。这,就好比唱歌,你唱的是F调,突然中间你唱成了G调,那就是跑调。朗读,也是如此。

私下和郑丽朋友交流,她的这篇朗读早先对这两处的处理,也没能完全注意到这些。经过她反复录制打磨多次,才形成了现在的朗读版本。她是刻苦的、勤奋的,也是有悟性的。

这也说明,反复熟读原作,把握作者情感脉络,透彻理解原文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对于我们准确演绎、真切传情是必不可少的前提。那种拿起文章就读的盲目自信是不可取的。

二、清晰标准普通话,是朗读基础,既达意又传情

就这个问题,我多场合多次强调的是,朗读的首要问题的传情,同时也强调普通话基础的重要性。这是有主次之分的。

标准的普通话,是达意传情、成功塑造作品的基础,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目前,滁州朗读者协会开办的普通话培训班和每日朗读者群、会员群的普通话线上交流朗读,是我们朗读者协会为提高学员普通话水平而不懈努力的有益实践,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习下去。

听郑丽朋友的朗读,就普通话而言,她的表现应该是我们身边普通话水平很为优秀的一个。整篇散文朗读,她的普通话标准而流利,吐字清晰、读音准确,停连适当,语气连贯,节奏鲜明。正是因为她有着良好的普通话基础,因而她能专注于朗读,用情塑造,因而能很好地准确表达情感。这就避免了我们不少朗读朋友,顾了感情顾不了读音,顾了读音又顾不了感情的两难尴尬。

方言,是我国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丰富着我们的语言宝库。国家提倡说普通话,但绝对不提消灭方言。

但朗读,特别是优秀的朗读,恰恰要“消灭”的就是方言。在我们滁州这个没有普及普通话语境的社会环境里,要说好普通话确实有一定的难度。郑丽朋友能有这样的普通话水平,特别是她的声音悦耳动听,富有美感,尤其显得难能可贵。

好听的声音,总是能打动人的。这是我们在以后的朗读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娴熟的朗读技巧及辅助手段的恰当运用,助益朗读成功

朗读,传情是根本,普通话是基础,那么技巧,就是必要的手段。它可以帮助我们完善和提升朗读水平,塑造成功的朗读作品。

但就朗读技巧而言,大体为语音、语气、语调、语速、语感、重音、停顿和转连8个方面。当然,还有一些辅助手段,就是朗读软件和配乐的选择,还有一些可视化的字幕、文案编辑等等。如果是上台朗读,朗读又具有一定的表演性。这中间,又牵涉到服饰、步伐、站姿、眼神、手势、道具等等。

具体到郑丽朋友的朗读,我们有个直观的感受,就是她的朗读,轻松自如,自然流畅,抑扬顿挫,抒情优美,760字的长文一气呵成,没有一丝生硬、磕碰的感觉。这与她有着对作品主题和作者情感的准确领悟,清晰标准的普通话基础密不可分,也与她能娴熟运用朗读技巧分不开。她的朗读语音清晰准确,语气轻松洋溢,语调抑扬顿挫,语速舒缓相宜,语感优美动听,重音节奏分明,转连自然流畅,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还有,她的朗读辅助手段,就是配乐朗诵所选择的配乐,我以为都是比较适宜的、恰当而合理的,能较好地切好文章的主题,表达出游学愉悦之情。

一千个莎士比亚,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篇散文的朗读,可能呈现出无限的风格和特色。

朗读赏析也是如此。既是赏析,那就是分析的多、欣赏的多。郑丽朋友的朗读,我想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这就留给大家去慢慢指正吧。不再赘述。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历来主张,朗读没有捷径,要多朗读、多学习、多借鉴。从来没有天成的、天才的大家。所谓大家,唯手熟尔。朗读也是。

5月22日,是滁州市朗读者爱心公益协会4周年纪念日。18日,协会二届一次会员大会和二届一次理事会顺利召开,选举产生了新的一届理事会和协会领导班子。我坚信,协会必将在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开拓奋进,把协会发展的更快、更好、更强,也会诞生出更多的优秀朗读者,为我们奉献更多的优秀朗读作品。

如上一家之言,仅供大家参考。

祝各位朋友朗读进步、再进步!

2024.5.23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ibi/vcvomkqf.html

傅国河赏析郑丽朗读《声声朗读,吹皱那一汪湖水》的评论 (共 1 条)

  • 逐梦星空
    逐梦星空 推荐阅读并说 莫道前途多迷茫,人生不过梦一场。奥迪奔驰宝马王,一样都是量路长。粗茶淡饭又何妨,吃出健康当寿王。再多心酸梦里藏,创业路上莫彷徨!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