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路漫漫其修远兮

2011-01-16 07:40 作者:孤鸟·逸风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旅途中,你希望遇见什么?是喜欢天南海北的侃人,还是目不暇接的美景?当阳光在林间跳跃起伏,闯进车厢,给旅客穿上乱颤炫目的紫金衫,当羊倌甩着鞭子赶着脏兮兮的羊儿在阡陌中漫步归途,当某位村民裹着厚厚装,扎条花布头巾踽踽于冰凌覆盖的白路,当广袤的耕得线条分明的田地冲进眼帘,你心中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铁路蜿蜒,在城市农村中横冲直撞。路途早知的我们此时却只愿自己什么也不知道,漫漫征途,何时能看到曙光?好在我们终于习惯将目光赊给阳光,赊给窗外的风物。运开始了,春天却还在酝酿。不过田间地头早就有些蠢蠢欲动的家伙冒头了,那丛丛绿色,仿佛是嗅到什么气息,迫不及待要看看这个父辈们守候过的世界。又像是得了号令,整装待发,那精神头,就说是支劲旅也毫不过分,须臾便似乎要占领天地。在树木还秃着头,路上还盖着冰,人们还被装在沉重的套子里时,他们已经神采奕奕。笑着,吵着,闹着,喊着,山岗上,湖冰旁通通跑满了草儿们的影子。看过解放军冲锋的人都知道,那是种什么样的气魄。偏巧,广播里流出一曲民乐。我对民乐是不甚了解的,可是听那古筝、二胡、长笛、琵琶忽高忽低、长长短短的变调,却满以为那是为草儿们代言啦。洗洗大脑,努力辨识陌生的曲子里熟悉的元素:天空、飞、白云;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梨树迎春花,草舍故人家。嘿!这曲子,远不远,近不近,生不生,熟不熟。不由得我想起太白之“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句子。意有似无,情深如浅。阳光下,绿色也得了阳光精髓,熠熠生辉。车子进站,阳光躲闪片刻。出站时,气势更浑厚。广播里应时似得播出《梁祝》,这意味让我回忆起小惠的一句诗:春天,我们去恋吧。原来竟是如此贴切,此景此情此歌,此时此事此诗,端的如有天赐迷狂。

旅途很有可能会变得单调,而其之所以单调便在于不愿意用心寻找普遍里的特殊。很多人都听过“盲症”,说是人进入完全被雪覆盖的世界,眼睛很快就会成盲。原因呢?不是雪光刺眼,而是我们的眼睛找不到满地雪色中不一样的东西,须知眼但睁开,就一直在寻找不同,当没有不同或者发现不了不同时,其只能停止工作;久之成盲。在旅行中,到底还有写参差景物,自然不会致盲。可是如果仅仅发现这点点,那单调就不可避免要来拜访你来了。十几个小时都在这样虚无空洞无聊失落进而牢骚中潜泳,想心灵也要大声疾呼:救救我吧。

你看阳光在东面迷蒙若沙尘,在西面碎落成流金;你看那树丛树街直立扎天,偏偏有几棵东倒西歪;你看那平原千里,苍茫无涯,近处却又隆土成坡,起伏推浪。你听那车轮滚滚,可曾注意雀鸣声声;你听那人语众言,拐角处凝听出低吟;你听那风吹屋顶,濡染出好嗓子吆喝。也许你见过江南的流水小桥,看过王都的帝皇长虹,是否能移龙睛凤目欣赏下尘埃遍体,沙石切身,随意被乡人早就,而又泽被乡人的小石板桥。惊鸿一瞥,千秋岁月

除了对外,有时我们也要尝试对内。恰如文学院要有对外汉语,也不能少汉语言文学。怎么对内?是对自己的知识储备的考验哦。譬如到了菏泽,立即有人就想到了菏泽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广播中说菏泽是三乡之地:牡丹之乡、武术之乡、戏曲之乡。不由又想起牡丹被贬谪的故事,想起武则天,想起富贵花的英雄骨;想起河南少林寺,想起李连杰,想起《海洋天堂》;想起各地名班入京城创出京剧,想起韩再芬,想起民间艺术。发散性思维的特征是独特性、变通性、流动性。就是让自己活在时间与空间的交合处,在内心与外物间搭起桥梁。胡思乱想、细细考证都可以。我们不是在坐车,我们是在旅行啊!我们的旅途不存在单调,因为我就是风景呀!

手机响了,是好友短信告诉我到家了。广播再次响起:常回家看看。是的,常回家看看。看看那个遥远的真实的家,也看看我们可能忽略的心家。一边回短信,一边看着燃烧的夕阳。燃烧的天野,燃烧的心,伴我继续前进。(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94822/

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评论 (共 3 条)

  • 傷年已陌
  • 黛妆素笺
  • 乐之云墨
    乐之云墨 审核通过并说 字大些,再注意下首段缩进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