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老大”
傅伯勇
一天,几个朋友邀约去一家酒楼吃饭,隔壁房间里突然传来对服务员的吆喝声。出于好奇,我就从门缝一看,原来是领导身边的一个随从,可能是酒楼某些方面做得不到位,他在那里发脾气。一下子,我就想到“老大”这两个字,但又觉得用“老大”这两个字不是很恰当,因为他一个小小的随从,怎么能叫“老大”呢?如果他是“老大”,那么他身边的领导岂不就成了“老二”了吗?但听他的声音、看他的架势,又分明就是名副其实的“老大”。我就在想:这年头,究竟什么是“老大”?我收集了一下相关资料,“老大”的含义无外乎这样几种:一是年纪、排行在几个人中,处于第一,如一家几兄弟,年长的叫“老大”、次之叫“老二”、再次之叫“老三”,以此类推;二是年纪大了,如“老大不小了”、“老大嫁作商人妇”;三是在一定范围内称雄的人,如匪首、商业巨鳄;四是具有最高指示权、最终决定权、一票否决权的人,如独裁政府的一把手,或者某些部门的最高领导;五是顶头上司,如与股长相比局长就是“老大”,与局长相比县领导就是“老大”;六是声誉显赫的人,如德高望重的长者;七是借助一些势力,有实际影响力的人,如领导身边的一些秘书、司机或者办公室人员。
我见到的一幕,可能就属于第七种。他之所以大发淫威,可能也有几种情况:一是事情没有办好,又怕领导怪罪,不如“先下手为强”,先拿服务员出气,转移视线,这样领导的气就消了,就不会撒在自己身上了;二是平时见人都是低三下四,唯唯诺诺,逢人三分笑,很少有扬眉吐气的时候,今天可以借题发挥,一吐为快,舒解一下情绪;三是在领导身边待久了,分不清东西南北了,以为自己就是领导,就大行其肆,我行我素;四是“摆谱”,体现“我”很重要,显示“我”是“老大”,“这个场合我做主”。
严格意义上讲,这种场面体现的不是真正的“老大”,而是“充老大”。因为他虽然这个时候是“老大”,但除了这种场合,他就微不足道,就不值一提,就是名副其实的“老幺”了。记得有个名人说过:“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如果是真正的“老大”,为什么要冲一个小小的服务员发淫威呢?为什么不去找酒楼老板理论呢?为什么不在高手如云的其他场合展现一下自己呢?
这是什么思想在作祟呢?可能是“老大”思想。因为一些人一进入社会,就在激流暗涌中,较劲谁是“老大”、“谁是真的英雄”,一辈子在名利场中摸爬滚打、拼命追逐,把追求“老大”作为幸福生活的基本条件。殊不知,过久地追求“老大”,而对生活中璀璨的浪花和迷人的细节就会丧失感知能力,而难以领略和感悟。这时候靠什么?只好靠刺激来制造虚假的幸福,只好靠伪装来掩饰自己的尴尬,只好靠“充老大”来转移自己的形单影只、苟且偷生。
不要刻意追求“老大”,做一个平凡的自己,做一个简单的自己,做一个自然的自己。比如选择爱人,能够相亲相爱就足够;比如选择鞋子,能够“合脚”就舒服。(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