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今日清明, 孩子出生之后第一次没有和老公一起拜祭他的爷爷奶奶和妈妈。想起那年第一次和他去扫墓,他让我先走,独自一人站立在他母亲墓碑前,不知道和她说了些什么?是否是让母亲放心?沉默寡言如他,即便是这番话也是要避开我来说的。旁边英年早逝的男子的老婆带着一对双胞胎女儿来拜祭,絮絮叨叨地诉说着家常。墓园里烟火缭绕,哭声悲恸,阴阳两隔,除却梦中,还有何处可以相逢?
打开电脑电视,网络上新闻上也是祭奠逝者的话题。思念,爱,悔恨,悲痛,以及对来生的约定,是这个时节最普通也是最真切的主题。少年时读书读到“永生不复相见”,觉得如此凄美却遥远,而今竟真的害怕一觉醒来物是人非,时光定格了容颜......(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又想起曾和好友讨论过的话题:生离与死别,若只能选择其一,该当如何?她说,生离虽则苦,但只要知道那个人过的好,也便心安,死别是再无机会了;我说,生离之苦远胜死别,日日煎心真不如做个彻底的了断。现在看来,小女生这样的话题是多么不合时宜,易一语成谶。
人近中年,唯愿天若有情,日日得见伊人欢悦的容颜,在柴米油盐中过人间烟火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