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爸爸第一次裁缝下乡

2010-11-14 15:25 作者:巧手联云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1954年秋,10岁)

峰市,因为原来的经济基础较好,小手工业者人数较多,所以,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里也较早开展。到1954年末秋初,爸参加峰市手工业联合社的“缝衣组”已经快要一年了。

这一年,家中最受益的就是我,住在爸爸店里,到峰市中心小学读书,整天无忧无虑;同伴中最受益的也是我,中午不用吃冷饭,走路又比他们少。然而,我却不知道爸爸这年的苦衷。

因为加入了缝衣组,统一揽活,统一配活,统一计酬,八九个师傅分摊活计,收入自然也搞“平均主义”。这样,以往手艺较好的师傅,领到的活计就要减少,而过去手艺较差的师傅,领到的活计反而增多,加上扣除管理费之类,好师傅的个人收入明显下降许多。——这是当时合作组织初创、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直接后果。于是,缝衣组内部意见日益增多,最后终于导致分裂。

爸爸的裁缝手艺是峰市街数一数二的。过去,上水片的活计,一半以上都可能落到爸爸的名下。旺季时节,爸爸主要负责揽活、裁剪、缝衣,而针线活时常要妈妈、哥哥去帮工。当然,这样的结果是,收入要比别的师傅多,一家六口的生活也因为“农副业结合”,过得比较稳定。但是,自从加入“缝衣组”,实行“大锅饭”的管理模式,妈妈、哥哥因为是“农业人口”,不能再接针线活,爸爸就成了最为吃亏的几个师傅之一。

缝衣组的解体,爸爸本以为又可以恢复以往的兴旺景象了。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相关部门却以要保证城镇居民生活为由,不许“农业人口”的裁缝师傅再在峰市街开店,只允许在乡下揽活。因为爸爸和长化的阿细伯、下水的童师傅,都在土改时将户口迁回农村,分得了一份田产,因此他们都在“农业人口”之列。不过长化的阿细伯,因为在上街头有自己的店铺,所以他固执地要在自己的店铺里当裁缝,政府也拿他没办法。而爸爸和下水的童师傅因为没有自己的店铺,租用的店铺又被政府收回,不得不告别峰市街,回到乡下去。(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爸爸从14岁(1924年)开始学缝衣,18岁(1928年)开始在峰市街“合店头”(给老板打工),26岁(1938年)那年他才自己开张。先在新桥头做了几年,到我出生那年(1944年),因为被盗贼偷走了缝纫机头,于是转到峰市街上街头独立开店经营。转眼间,爸爸在峰市街又厮混了10年。这次爸爸离开峰市街,虽然十分不情愿,但还是不得不要回到新桥头去。他租用了一间政府没收来的公产房作店面,简单布置一下,也没有写招牌,就这样重新开张了。

新桥头,虽然地处上水片的咽喉之地,但毕竟是乡下,人们想要添置衣服,必须到峰市街去剪布。除非十分知己的老顾客,会将布匹带回来交给爸爸加工制作,一般的顾客往往懒得走回头路,在峰市街就交给其他师傅了。显然,爸爸的活计起码要减少了一大半。何况有些不明真相的人,还作出种种猜测,妄加评论,随意流传,这就产生了对爸爸更为不利的影响。

到了这年天,眼看生意还是十分清淡,于是爸爸决定带着我哥哥一起,深入农村山区,到各家各户去,为他们做新衣、搞缝补。

没想到这一招还真管用。爸爸服务上门,为每家每户量身定做。他用布计算精确,材料不会浪费;尺寸因人而异,新衣合身得体;干活日加班,能够及时应急;伙食抵扣工钱,东家减少负担。爸爸的做法很受欢迎,东家们把一家人让爸爸量好身材尺寸,定下布料款式,赴墟时到峰市街把布料买回来,交给爸爸加工,又省人工又省钱。所以,爸爸在这家刚刚做完又得赶往那家,在这村还没有做完那村又来下定。整个冬天,爸爸都赶着活计。可惜的是,妈妈除了耕田还要照顾三个孩子,特别对我,妈妈每天都得早早起来为我准备两顿饭菜,——因为这时的我也当“寄午生”了——没法前去帮忙。

这年冬天,爸爸和哥哥一直干到大年三十下午才回到家。一家人高高兴兴地过了一个团圆夜。

吃年夜饭时,爸爸说:“下乡干活虽然更累,但是心情舒畅,跟东家就像一家人。”啊,爸爸跟上水片乡亲们的关系拉得更近了。

【补记:峰市缝衣组解体之后,经过政府的深入细致的工作,全部属于居民户的缝衣师傅重新组合“缝衣社”,隶属领导几经变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也基本解体,缝衣师傅都是另立门面,各自经营,必须按时向管理部门上交一定的管理费用而已。】

2010-9-30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86193/

爸爸第一次裁缝下乡的评论 (共 2 条)

  • 芳草依依
  • 远方的梦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