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认识自家分得的良田
第一次认识自家分得的良田
(1952年夏,8岁)
正是夏收大忙时节,家家劳力都嫌不足。妈妈事先跟几户人家换工,准备这天到土改分得的田里割稻子。
这天,哥哥也被叫了回来,小弟弟请大伯母看管,我会揽粘,当然也是重要的一员。早饭后,一行八九个人,挑着割禾的家私,径直往大路下走去。
大路下,哥哥在去年读《土地证》时我就已经熟悉这个名字的地方,半个多小时候后就呈现在我面前:我们脚下的石砌大道像一条长蛇,从水口进入,在一片田野上蜿蜒;身旁的小溪拐个大弯绕到村头,才向深山的源头探去;四周高低不一的小山脚下散布着人家,围着一片开阔的田野;田野上全是成熟的稻子,在阳光下闪着金灿灿的光芒。眼前的景象,跟几天前在旱塘里所见的样子,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是多好的田哪!
去年土改,我家在大路下分得了四亩多田。分成三处:大塅上三大一小,四丘田方方整整;砻下两丘,弯得像香蕉似的;陂下窝里四小丘,旱田。除了约半亩多旱田外,良田占大部分,就在大塅上和砻下,今天我们就是来收割这两处的稻子。妈妈在去年分田时就来过,一丘一丘都记得清清楚楚。(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们先来到大塅上,看那稻子穗长粒大,颜色金黄,大家都说肯定丰收。妈妈说,我家就这一塅田分得最好,阳光水利条件都很不错,一家人食粥食饭就靠它。听了妈妈的话以后,趁大家休息时,我沿着田畻一丘一丘地走过一遍,把自家每丘田的位置和模样一一记在心里。
上午大家割了其中两大一小三丘田,他们七个大人每人挑满满一担谷子回家。
下午割大塅上剩下的一丘和砻下的两丘,又每人挑满满一担谷子回家。一天下来,总共收了十四担谷子,每担谷子装了满满的四插箕还要添加搭头。大人们估摸着说,少说一共也有一千七百多斤。从妈妈今天干活不知累的样子,看得出她心中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在那时,一亩田能割得四百多斤谷子就算丰产田了。
20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