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酒场女杰

2013-03-26 14:02 作者:公民话语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酒场女杰

我在这里说的酒场,是指人们集聚喝酒的场所,想说酒桌也不太通,所以还是称为酒场吧。酒场也是一个临时的小群体,其行为表现也分水平的高低。酒场有男有女,这次只想说说关于所参加过的或听说过的酒场中的一些让人记忆深刻的女士的一些故事。虽有褒贬,但只当调侃,绝无他意。

数年前,我在一教育类杂志社兼法律顾问,一次杂志社领导请帮社里的记者调查一件有关某地一个中学发生一起老师打学生的事件。前往调查的途中,我想到了地方,当地的主管部门的领导肯定会摆宴相请。于是,我问坐在身旁的陪我一同过去的一名女记者:“你会喝酒吗?”她回答:“会的老师。”我又问:“那你大概能喝多少?”她回答:“我们杂志社共有八名女记者,还数我不能喝……”“那你到底能和多少呢?”我急着追问。她还有点不好意思地吞吞吐吐地答道:“老师,我只能喝两瓶。”

她的这个回答,简直让我怀疑她是说胡话,就再问了一遍:“多少?你能喝两瓶?”她再次肯定地回答我:“是的,老师。”

对她的说法,我是既怀疑又惊诧,就问她:“那你们社里那几个女记者能喝多少呢?”她答道:“具体我也说不清,反正都比我能喝,因为关键时刻领导都不安排我。”(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她的这个回答,更让我感到不可思议,就又问她:“怎么还有啥关键时刻,说一下吧!”

于是她就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一个地市的教育局领导请杂志社的社长过去,摆宴招待时,几位教育局领导把社长灌得烂醉如泥,休息了几天,身体的不适才得以恢复。这事过去了好几天,社长越想不是滋味,认为自己太丢人了。就通知那个地市教育局的领导,说他被灌醉酒的事,是他那天没有发挥好,所以他还要过去论个高低。对方也没有理由推辞,表示随时恭候光临。

这次过去,当然要做好准备,社长就带上社里一名最能喝酒的年轻女记者,踌躇满志地前往了。到了那里不用说就是酒宴招待。这次的酒宴,对方也是理所当然地非常重视,也派上了局里最能喝的大员相陪。刚开始,这位社长向大家解释他带的女记者不会喝酒,他则非常积极的挑战似地行酒令,打通关,几圈下来,已是满脸醉意。对方几位也都好像心中有数了——不过如此而已!

这时,这位女记者开始说话了:“各位领导!看来我们社长已经是不能再喝了,我来给各位领导倒杯酒吧!”对方几个人也没在意,就随口答应了。碰到女记者倒酒,进行调侃也是对方几位大员的长项,个个都是露出极为神秘的谦恭,眼含一种奇怪的微笑。却不知,这位女记者不但给每位倒上几杯,还主动要求连碰数杯。一圈下来,这位女记者则是面不改色心不跳。

这下几位大员吃惊不小,原来社长说这位女记者不会喝酒是有意留的后手。

还不算完呢,这位女记者又提出由她开始打通关为大家助兴。对于这个提议,几位大员们即使不想继续喝,但硬着头皮也要坚持的,因为人家不但是女士,还是客人啊!

社长暂且不参加,坐着假装已喝多,眯缝着双眼静观势态的发展。这位女记者则是大显身手,不但巧舌如簧,酒量也是深不可测,端起酒杯就是酒干见底。让对方几位只有招架之功,哪有还手之力。一圈一圈的喝下去,场上态势就明显改变了。但见对方几位大员一个跟着一个的人仰马翻,洋相百出。喝到最后,他们有的趴在桌子上,有的倒在桌子底下,有的横卧在沙发上,全都不省人事;桌子上的盘子、酒杯、酒瓶一片狼藉,不成样子;地毯上、桌子上,到处可见吐出的秽物,难闻之极。

这位女记者一看大功告成,就交待了酒店服务员几句,拉起社长就离开了。

讲完了这个故事,陪我采访的这位女记者好像并没有什么,而对于我,则好像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极尽发挥想象力也不会想到这样的事情。

既然有了这个榜样,我也就放心了,身边不是一样有个很能喝酒的女记者吗?就是比葫芦画瓢,也要现学现卖的。

到了目的地果然不出所料,照样就是酒宴接待,被采访单位的主管领导一大帮人相陪。我也学着社长的计谋,先说带的女记者不会喝酒,等我喝得够量了,再让她上阵。

就这个计策,基本顺利,就是没至于把作陪者一个个灌得人仰马翻,不省人事,但效果也的确非常明显,没人再敢劝我多喝了。

前年天,一个学生结婚,酒宴安排在一个晚上。那天我去得有点迟到,位子倒给我留着。因为我血压高,一坐下就宣布不能喝白酒,喝点红酒还可以。在座的有一半都认识,都是各报社的记者。大家都是客客气气,互相敬酒,每到我这里,我就是端起一杯红酒稍微喝点。席间,对面坐着的一位漂亮女士站起来给大家发名片,双手递上,礼节周到。名片上显示,这位女士是做直销的。大家都知道,做直销的人都不简单。给大家发完名片,这位女士就开始按顺序给大家一个个地敬酒。虽说在坐的大都是记者,但碰上这位女士,口才也无不显得逊色一筹。经不住这位女士一套一套的口若悬河的敬酒词的相劝,一个个就是不想喝也要勉强地喝下去。那天喝酒使用的都是八钱杯,这位女士也不含糊,给大家敬酒的同时自己也都和大家连碰几杯,一看就是颇有酒量。

轮到我时,我连忙表示感谢,但说明就是不敢喝白酒。这位女士却故作不悦,说我不给面子。我说不是不给面子,是真的不敢喝白酒。她看我不喝,就问我:“女士敬酒哪有不喝的啊?”我回答:“哪有这个规矩啊!”

“谁不知道女士敬酒应该无条件的喝啊?”她竟然这样说道。

“女士还是男士,这给喝酒没关系啊!”我回答。

“不是啊!你今天不喝就是对不起我啊!”呵呵,什么词啊!

“你敬酒,我不喝,我只能说抱歉,咋能说对不起你呢?”我辩道。

看我这样坚持,她就改变了策略,端起酒杯,自己喝了三杯。

喝完,就问我:“你不给我面子,我就自罚三杯,再给你倒,你该喝了吧!”

我说:“还是那句话,我不能喝白酒,只能说声抱歉。”

她又连喝三杯,说:“我喝三杯,你喝一杯行不行?”

我回答:“我真的不能喝的。”

这时,席上有人激她:“你再多喝几杯,宋老师才开戒呢!”

她认为好像有道理,于是就又连喝了几杯。

但不管她怎样劝我,我则还是坚持我的说法:“抱歉!真的不能喝。”

大家也看出了场面的尴尬,就有人劝他:“宋老师看来真的不能喝,还是继续往下进行吧!”这位女士无奈,只有悻悻然地转向了别人。

但从此每每看到我时,却总是露出仇视的目光。好像我不喝她敬的酒,不给她面子,就是对她的侮辱似的。

也不知何时,这位女士离开了酒桌。等到酒宴结束,走出房间,才看到她在走廊的沙发上斜坐着,耷拉着脑蛋好像睡着了。沙发边上,地毯上,都可看到她吐出的东西。

但也不得不承认,她那天真的喝得不少,酒量之大,也的确让人佩服。

一次出差,当地一位朋友热情招待。席间,这位朋友打电话让他的女朋友过来见见面。不一会儿,一位漂亮的女士如约而至。这位女士刚坐下,就大大方方的和在座的各位打招呼,说了几句表示抱歉的话,称自己耽误大家的时间很不好意思,同时还声明自己不会喝酒,请大家多多包涵。入场式结束,大家就开始谈天说地的无话不谈。席间,其他一位女士讲起自己被别人欺负的经历,却立即让刚来的这位女士愤愤不平,提出以后再出什么事一定要找她帮忙。并说一个电话她就会带人过去,多大的事情她都会摆平。就这样,话茬就拉开了,这位女士也许是情不自禁,不一会儿就来了酒兴,不用谁劝,就主动喝起来。她还提议让她打通关,大家也都同意,她就按顺序一个一个的倒酒、碰杯,年龄不大,却十分的老练,不由得让大家刮目相看。

也许是太热情,一个通关下来还不尽兴。她又一会儿找这个碰几杯,一会儿找那个碰几杯。眼看着面露红晕,略有醉意,他的男友就劝她少喝些。可这一劝不打紧,更激发了她的兴致,不管别人喝的是白酒还是啤酒,她并不计较,都可以和她碰杯。她不端杯还罢,端起杯就是杯杯见底,好不爽快,大家则是齐声喝彩。这个态势,很自然的她就成了酒场的中心,一切话题都是围着她转。她让谁喝,谁才能喝。她不让谁喝,并没人埋怨,反而会奉承她几句。

看着她肆无忌惮的样子,他的男友想阻止,就伸手拉她,她却是眼睛虽有点扑朔迷离,但还是莞尔一笑,当众给男友一个亲昵的动作。比如摸一下男友的额头,搂一下男友的脖子,甚至会抱一下。这时她的男友也只有干笑几声,说不清是幸福,还是无奈。大家却不住地夸奖她:真是女中豪杰,既温柔,又可,还说喝就喝,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期间,几瓶白酒喝完了,接着都喝啤酒。这位女士怕酒不够喝,还几次呼喊服务员上酒。大家示意服务员不要再上,服务员心领神会,就故意推拖。她看服务员这样拖拉,就迫不及待地自己过去拿了几瓶。

又经过一阵嘴仗,有道理没道理的劝酒、碰杯,大家看差不多了,再这样下去,会让负责招待的这位朋友尴尬的,就提议让他的女友休息一会儿。她这次倒很听话,也许是酒精开始起作用了,她则软软的坐下了,眼睛已经快睁不开了,身体自然靠在了男友的身上。

她一消停下来,大家也就不再热闹了。不一会儿,就结束了这次的聚会。

酒场,其实就是一个交际的场所。酒场上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很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和素质以及很多方面的特点。要说酒场上的女中豪杰,的确是数不胜数。比如女官员、女企业家,很大一部分毋庸置疑的属于此类。再者如经常抛头露面做公关关系的女士,在各个行业颇有工作能力的女士,应该也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这方面的人才。

一次做记者的本家小妹请我过去喝酒,到酒店一看,在座的几位都是清一色的女士。一介绍,都是小妹做企业的朋友。我还是老规矩,先声明不喝白酒,大家并不反对,把已经准备好的红酒给我倒上。我往桌子下面一看,竟然放了一箱子的白酒。再一问,其中一位女士是某名牌白酒的全省总代理,这箱酒就是她奉献的。看到这里不由得一阵紧张,哎呀!今天肯定是要大喝了。就在心里反复告诫自己,一定要坚持——一定要坚持——不喝白酒。

还好,这次聚会从头到尾没人劝我改喝白酒。她们几位女士则是一会儿行这个酒令,一会儿变个别的方法,互相推让,一箱子白酒十分轻松地就消灭了。我计算了一下,一箱子十二瓶,她们七八个平分也要每人一瓶多,到结束虽个个略显醉意,面色发红,但并不影响什么,不得不承认她们都是好酒量。

多年前,有一位做律师的女同事,在业务不忙的时候,每到中午就约我们一起到律所附近的一家餐厅吃饭。每次她都要最少喝半斤以上的酒,还不影响下午到法院开庭。开庭下来,效果还特别的好,同事们提及此事无不感到出奇。碰到星期天相约一起喝酒,她放开量一喝就是一斤多。所以,她的酒量,使我们男同事们不得不谦让她三分。

我还认识一位驻站的女记者,每逢有当地政府领导相邀喝酒,驻站负责人一定把她带上,因为只有她的酒量才能把邀请方的人镇住,否则几位负责人一定要出足洋相的。

女士有酒量,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条件,有时做起事来还会因为酒量的不怯场而事半功倍。

大凡进了酒场,说起来都是最讲义气的,谁都想让别人多喝。而喝酒是否海量,是否可以不急不躁,稳操胜券,也是最能考验人的。

希望我们的酒场女杰,继续发扬其大无畏的喝酒精神,在未来各种各样的酒场上,业绩累累,再创辉煌!

2012年11月6日上午完稿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728289/

酒场女杰的评论 (共 11 条)

  • 今生依梦
  • 听雨轩儿
  • 婉约
  • 剑客
  • 孟杨
  • 王鹏
  • 八度天空
  • 雪儿
  • 惜缘
  • 兰子君
    兰子君 审核通过并说 酒桌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一直以为在喝酒方面女士肯定比不过男士。现在看来却是让人吃惊。难道这也是女士地位提高的一种表现么。
  • 大海之子

    大海之子社会造成的酒场豪杰,可敬可悲!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