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斜刺里浩荡而来的“自印诗集”

2013-03-15 16:17 作者:白鸟群群  | 2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论单本算,每年的诗集远比专业诗歌报刊多得多——为新千年悄然而兴的一“奇观”。自费者,自买书号,或交由书商、杂志社、地方文联、文化公司等等统印代理,形如笋,层出无穷。自2003年至2007年,估计全国一年不少于十万或数十万部。更有简易者,干脆印“光*腚”书,什么号不用,远离评奖送审,省钱又省力。香港书号1980年代起就瞅了空子,钻进内地倒卖廉价书号发了财,价格从三千降至其后数百,仍“从善如流”。

什么东西一多,泥沙俱下,“萝卜快了不洗泥”,作者编什么,收钱印什么,孰是标准好孬?坏处是搞乱,好处是搞活。“万鲤跳龙门”,豁子大开口。

估计今自费诗集,已占到公开出版诗集的95%以上。

这个现象史无先例。1950、1960、1970年代出版社标准严而又严,写诗中只有极少数可结集出书。

1980年代上旬诗歌虽繁荣,出版事亦 难, “难于上青天”,1980年代后期则“半关系半赞助”,羞羞答答,但管理还尚称“正规”。90年代之后一栏冲决,万马狂奔,以前的“秀才人情一本书”,现在的“秀才负担一本书”(均喻赠人书之多)。

于是半通不通半吊子赫然名片上好几部大著,而一介村夫野老高兴亦可拥著一卷自逸自乐。(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这产生了一个奇特效果:一个人10年、20年甚或更长的积累,一本书就印完了。这其中包涵了一个巨大浓缩量,产生了一个能量发射架,一旦发射,一炮冲天。

过去说的“大器晚成”、“寂寞书成”今可能这样实现——

有位可尊敬的陌生的人,在远方,在一陌生城镇,乡野,曾象一粒种籽,默默地生活、读书、书写,仿佛与世睽隔,举世遗忘,但忽有一天突发奇想……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722289/

斜刺里浩荡而来的“自印诗集”的评论 (共 22 条)

  • 诗飏
  • 太阳鸟
  • 黄瑞槐
  • 孟杨
  • 梦里江南
  • 晓梦芳菲
  • 忘忧草
  • 八度天空
  • 听雨轩儿
  • 吴宝震文学
  • 着墨
  • 落寞吴姬
  • 少华山
  • 剑客
  • 婉约
  • 纤纤柳絮
  • 梦天之蓝
  • 王鹏
  • 那转身后的落寞
  • 兰子君
    兰子君 审核通过并说 文字是因为好才会出版,然后让大家看,文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好的文学展现在大家的面前。所以如果有些文字不是那么的好不如留下来肚子欣赏。自印诗集,着实没有这个必要,一来浪费钱财而来浪费资源。不要为了所谓的虚荣心而花大把的钱财,因为文学的作用从来不是沾沾自喜的。
  • 书丞
    书丞 推荐阅读并说 默默地生活、读书、书写
  • 孟杨

    孟杨有位可尊敬的陌生的人,在远方,在一陌生城镇,乡野,曾象一粒种籽,默默地生活、读书、书写,仿佛与世睽隔,举世遗忘,但忽有一天突发奇想……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