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母鸡之死

2010-08-27 05:47 作者:谁是谁的谁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一家农舍里,养了几只母鸡,一只公鸡。虽然吃的是糠菜,但母鸡们几乎每天贡献出一颗鸡蛋,农夫拿到集市上卖掉,换些日用品,倒也相安无事。可是不知从哪天开始,那只好出风头的芦花鸡两天下了三个蛋,农夫非常高兴,给其他母鸡吃的依然是糠菜,给芦花鸡吃的却是精米,连那只红公鸡,都开始专宠起芦花来。黑母鸡不服气:不就是多下个鸡蛋吗,有什么了不起?于是黑母鸡也两天下出三个蛋,三黄鸡、罗曼鸡见了,也都不甘鸡后。农夫更加高兴,但再也不给精米。罗曼鸡愤愤不平,不肯再这么卖力地下蛋,农夫对它很不满意,就杀掉它打了牙祭。其他鸡不敢再怠慢,还是那只芦花鸡,又继续努力,一天下了两个鸡蛋,主人乐坏了,又给它增加了精米。三黄鸡不甘落后,也一天下两个蛋,而且,还是双黄的,主人高兴极了,亲自捉来蚱蜢喂它。芦花鸡再接再厉,一天下出了三个双黄蛋。于是乎,三黄鸡下四个,黑母鸡下五个……看到这里,一定有人会说这不可能,可是你要知道,态度决定一切!鸡的潜力也是无穷的,也许明天它们努努力,下出个鸵蛋来也说不定!

农夫的鸡出名了,鸡蛋遭到哄抢,价格是普通鸡蛋的好几倍。人人都想用这优秀的鸡蛋孵出优秀的鸡来。农民的鸡场规模越来越大,成了当地首富。

也许鸡下蛋的能力是有限的,那些透支了产蛋能力的母鸡很快就开始苍老、掉毛,再也下不出蛋。此时农夫便毫不怜惜的把它们卖到了人家的汤锅里。农夫每隔一段时间就来鸡场挑选一次这样的鸡。他每一次来,鸡们都提心吊胆,被挑到的哀哀啼鸣,没挑到的暗自庆幸,更加努力地下蛋。到底是鸡眼短浅啊!不知道也许明天就轮到自己了。

得过且过的日子也没有维持多久,因为这小地方鸡越来越多,鸡蛋堆积如山,便宜得连糠糟的钱都不值,可还是卖不出去。农夫,不,现在已经是农场主了,他活埋了所有的鸡,转行干起了别的。遭受灭顶之灾的鸡们到死都不明白,正是祖先发起的那场恶意竞争,把自己和后代都送进了坟墓。

感言:任何无视规则的竞争都无异于自掘坟墓!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64527/

母鸡之死的评论 (共 11 条)

  • 中途

    中途做过生意的都知道,这是咱们的一大“特长”,只要咱盯上的行业,一定把它做烂、做臭。有一次到内蒙出差,人们就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当地人做生意开小铺都按时上下班,中午一定要关门休息。可自从那里开了煤矿,内地生意人纷至沓来。他们没白没黑的干,把当地人拖得精疲力尽。他们说,内地人不止不会生活,生意也不会做。本来轻松的事,搞得很累,钱却不见得多挣。可有什么办法呢?中国人多,竞争必然激烈。

    赞(0)回复
  • 云飞扬

    云飞扬很富哲理

    赞(0)回复
  • 谁是谁的谁

    谁是谁的谁是啊,不正当的竞争害人害己。

    赞(0)回复
  • 王元才

    王元才应试教育就是这种竞争!

    赞(0)回复
  • 亲密不要无间

    亲密不要无间经典!!!!顶!!!

    赞(0)回复
  • 小鸟飞

    小鸟飞很喜欢这样的朴实的文字 没有滥情 但很有韵味

    赞(0)回复
  • 907

    907有家是养殖户 不过鸡吃草料 下指头大的蛋 我很喜欢

    赞(0)回复
  • 卡布奇诺

    卡布奇诺文笔流畅,不错哦,继续努力。

    赞(0)回复
  • 楚云端

    楚云端颇有禅意.妙哉.

    赞(0)回复
  • 森林一木

    森林一木好,入木三分。古代的所谓才女因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就被称赞了上千年,我不知该如何称赞当代的才女。细想来你所说的好像又不仅仅是恶性竞争的问题。古语讲: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依附于人,就必须有被人利用的价值。要不想像良弓、猎狗和鸡那样被人卸磨杀驴,就只能依靠自己,自强不息。那些现在依旧“吃着精米,忙着为主人下蛋的鸡们"要想不下汤锅,不被活埋,必须赶紧逃出去,练硬自己的翅膀。纵然不能像鹰那样翱翔于蓝天之上,也要像野鸭、像喜鹊、或者像雉鸡那样自由的觅食、飞翔。妄加评论,不知对否,请别介意。

    赞(0)回复
  • richard

    richardEXCELLENT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