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花甲之年的风采

2024-11-10 20:35 作者:孤舟簔立翁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入学已经快一年了,班里五十名同学,除了长期休假的三名同学之外,其余的四十七名同学都能够对号入座,这是我上老年大学的第一个收获。从三月份开学的第一天起,到认识最后一名同学几乎用了两个学期。或许有人会说,你也太笨了,就这点人两天时间就会记得滚瓜烂熟。的确,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减退,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说连名字都记不住的话未免有些夸张,最关键的是同学们的出勤率不尽人意。我特意观察了一下,出勤率最高的一天为三十八人,最低的一天为二十四人,有些人两个学期没看到过几次身影。要在一个学年二十八个半天,把人全都认全,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尽管能够叫出全班同学的名字,但是对于他们的个人履历却知之甚少,他们的个人情况多数都是在无意的交谈中听到的和了解到的。这个诗词写作班共有五十名学员,三十七名男生,二十三名女生。学员多数为省市机关退休的干部和学校老师,在企业退休的人员只占极少一部分。班里年龄最小的学员五十五岁,最大的八十二岁。尽管对多数人了解甚微,但是有三个同学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他们都已经过了花甲之年,但是在求知、求真的道路上,仍然像年轻人一样精力充沛,充满激情,着实令人钦佩。

精力旺盛的钟律师。对钟律师的了解得益于我们俩是同桌,同一天报到。钟律师今年七十一岁五三年生人,个头不高一米六多点,小长脸,小眼睛。稍微一笑,那双小眼睛眯成一条缝几乎看不到眼神。但,就是这双小眼睛特别有神,细心品味一下,眼神中时常透露出自信和坚毅的目光。据钟律师讲,他高中毕业赶上文革,下乡当了四年知青,之后返城进了一家工厂做了一名工人。从一名普通工人做起到八十年代中旬做了这家工厂的销售厂长。九十年代初这家工厂倒闭破产,他又到日本工作和学习了八年。二零零一年回国,年近五十岁的他,又参加全国律师统一考试,一次通过考试拿到了律师合格证。在此后的十几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工作。由于身体的原因,前年辞去了所里的工作,专心到老年大学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一次我看到他穿了一件印有日文标识的黄色T恤,问他,这种标识的T恤我第一次见到,或许是陈年旧货吧?他说:你猜对了,这是我在日本工作时公司发的工装,快三十年了一直舍不得扔掉,今天无意中把它穿上让你发现了。我相信他说的是实话,这一代人在苦日子中熬过,对任何东西都特别珍惜从不浪费。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在科里收拾仓库,把科长寄存在仓库的几双旧鞋当垃圾给扔掉了,惹得科长对我掉了好几天脸子。从那以后凡是收拾东西的活,科长从来不让我再伸一手。钟律师虽然在生活上节俭,但是在学习上却特别的投入和大方,在老年大学一口气报了四个班,而且还是跨专业的学,从试唱、朗诵到文学欣赏、诗词写作,几乎涵盖了综合系的全部课程。尽管学的课程多,但是他每门课程都学的有声有色。在诗词写作班仅学了不到一年,其写作水平就超过了许多老生,受到了任课老师的表扬。其散文作品不仅在老年大学获奖,而且被多家文学网站采用,成为了一家文学网站的签约作者。七十多岁的人了,还有如此的旺盛精力和求知欲望实属少见,在我接触过的人当中他是第一个。

在和钟律师相处当中,偶遇的一件小事令我印象深刻。一天课间休息,隔壁班的一位大姐,不知从何种途径得知他是律师,到班里找他进行法律咨询。咨询的事情大致如下:这位大姐的父亲去世了,家人想把这位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后老伴给撵出去。理由是这房子是后老伴来之前买的单位福利房,名字只有父亲一个人,产权百分之百归父亲所有。他听完之后说:你说的情况我清楚了,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像你这种案件一般的律师都不会接手,因为它不合常理冷酷无情。房子是你父亲的不假,你们子女有百分之百的继承权这也不假。但是你父亲的后老伴也就是你的阿姨,在你们家为你们服务了二十几年,尤其是伺候和照顾你老父亲,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八十多岁的人了还要给撵出去,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将心比心,如果你和阿姨对换一下角色,我想你跳楼的心都会有。此话没等说完,这位大姐的脸瞬间涨红,恨不得扭头就走。钟律师也觉得此话过重了,接着把话又拉了回来,说:对不起,我刚才有些激动说话重了些,你别往心里去,当律师的说话就是嘴黑,这是职业病,为此老伴在家没少训我。如果你执意要打这场官司,凭我多年的经验,你胜诉的机会很小。不管他有没有亲生子女,法官都不会判决让老太太搬出去住,这一点你一定要考虑好。这事情最好是冷处理,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别弄到满城风,声誉扫地的地步。解决这件事的唯一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时间,八十多岁的人了还能活多少日子。在这期间按照现行法律,没有你们的签字老太太无权处置这套房产,房产部门也不会给她办过户手续,不必担心房子落入他人之手。等老太太走了之后,用不着打任何官司,你们就可以顺理成章的继承这套房产。尽管这位大姐受到了一顿抢白,临走之时还是对钟律师说了一声谢谢。从这件小事情上,我又看到了这位同桌人格的另一个侧面。

自学成才的陈大姐。陈姐是这个班级里年龄最大的学员了,今年八十二岁,一九四二年生人。按照学校招生规则,年满八十岁不予报名,她属于破格录取的学员。第一天入学,陈姐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米六多一点的个头,身材笔直苗条,着米色风衣,佩戴花格丝巾,肩挎棕色帆布书包。瓜子脸丹凤眼,满头白发打着蓬松的波浪小卷,走起路来步履轻盈很有气质。如果再稍微胖一点,与老电影演员田华有些相似,若不自报年龄,没有人相信她已经年过八旬了。对陈姐的了解是在一次班级聚会的饭桌上,恰巧我俩在同一桌而且是邻座。出于好奇,我向大姐询问了她的学习经历。大姐也非常爽快,不仅把她的学习经历讲给了我听,而且把她的生活经历也和盘托出。听大姐讲述完她的人生故事,迄今为止,我都忘记了是在那家饭店吃饭,更记不得同桌还有谁在坐,陈姐的故事冲淡了一切。

陈姐一九六一年毕业于市财贸学校,被分配到光机研究所财会科做统计工作。由于文笔出色,两年之后被调到工会做宣传工作,在工会一做就是三十年。陈姐是六四年结婚的,丈夫是光机所的科研人员,与八十年代宣传的知识分子模范人物蒋筑英是同事。蒋筑英八二年去世,他的丈夫于八六年去世。去世的原因与蒋筑英类似,属于劳累过度,所不同的是一个名扬天下,一个默默无名。两个人生活期间共养育了两个子女,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现在也都是接近六十岁的人了。陈姐说,她真正从事文学写作是在丈夫去世以后。当时儿子在上海读大学,女儿读高中在校住宿,家里空荡荡的只剩下了她一个人。如何度过失去人的寂寞时光,是她必须面对的现实。按常理来说,再婚也许是最佳的选择。当年,依据她的自身条件,追求者当然不乏其人。但是,她的心理始终放不下那个聪明睿智阳光帅气的丈夫,每每看到满墙的书籍,旧式的写字台,仿佛又看见爱人在书桌前、台灯下,用他那黑色的金星钢笔,一遍遍的计算复杂繁多的实验数据。(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陈姐说:在单位尽管从事文字工作,但多是写工作总结和汇报之类的材料。偶尔写一两篇人物报道的材料,也能在系统简报或市级报纸上露面。尽管领导对典型报道非常重视,她却对此不怎么感兴趣,尤其是像虚假拔高一类的典型报道几乎是一笔不动。领导心理也非常清楚,她可能不懂专业,但却逃不过他爱人那双明亮的眼睛。因此,领导常常把类似的报道交给别人去做,她也落得个清闲。她写的第一篇短篇小说《筒子楼的邻里》,是在爱人去世一年后写的,一九八七年发表在城市晚报上。这篇近两千五百字的小说,描写的是他们结婚住在筒子楼里所发生的故事。当时没用笔名,实名发表。单位里许多同事都通过报纸都看过这篇小说,尤其是住在筒子楼的邻居,更是关注。对此还有同期住的姐妹特地找她交流,指出她那里写的有出入,那里写的好幽默。一次投稿成功,给了她极大的鼓舞,这更加坚定了她写作的决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据陈姐说,她写的小说和散文有几十篇曾经在《吉林文学》《鸭绿江》《收获》等期刊上发表过,有几篇散文还上过省广播电台。最忙的一个时期,给一家报纸,两家杂志社当特约撰稿人,为了赶稿子常常写作到凌晨四五点钟。随着纸质媒体的逐渐衰落,她也随之清闲了下来,于是2011年开始上老年大学。陈姐开玩笑的说:一晃十三年过去了,几乎学完了综合系的所有课程,只可惜老年大学不发学位证书,如果发的话我至少能拿个硕士学位的文凭。陈姐是在九七年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这时她的儿女早已成家立业了。儿子在上海造船厂做高级工程师,女儿在省社科院做研究员。儿女们的经济条件都很好,都争着让她和他们同住,但是她那家也不去。她说:她习惯了自己单过的生活,习惯了这个六十平米的老屋,这里不仅是她安身的老家,更是她心灵的老家。如果办离老家,她的心灵将无处安放。为此,子女们也不再强求,知道她永远怀念父亲,更舍不得一屋子的书籍。

在谈话期间我曾问过陈姐,从八七年算起迄今为止已经有几十年了,您写的文章累积起来可能已经有几百万字了,是否考虑过出版一部自己的文集。陈姐笑着说:你提的问题许多人都问过我,我女儿更是极力鼓动我完成此事,自愿当我的编辑并且承担一切出版费用。但是被我拒绝了,我对女儿说:妈是一个普通人,所接触的人和看到的事都是小人物和小事情,只是通过笔墨把他们的喜怒哀乐展示出来,并没有像那些名人大家那样,去深刻挖掘他们的思想内涵,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时效性,不具备收藏价值。用不着为了满足虚荣心,去耗财费力的展示它,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如果我还能够动笔,就要继续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像我写的第一篇小说那样,继续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让身边的人看,让身边的人评,只有这样我才会感到充实和快乐。女儿听完我的话频频点头,表示赞同。这就是我认识的陈大姐。

低调谦逊的秦老。秦老是这个班级里退休人员级别最高的学员了,退休之前是标准的正厅级干部。这个班的大部分学员,退休之前大小都挂了一个长子,即使不挂长,退休之后也享受相应长的待遇,但是所有人的官职与秦老比起来都差了一大截。或许是他的存在,在这个班级里几乎听不到有人议论工资和官职的事情。我与秦老接触很少,关于他的事情都是听别人讲的。秦老79岁,一九四五年生人,退休之前任水利厅厅长,二零零五年退休。退休之后在家闲赋了三年,于二零零八年开始上老年大学,在老年大学一学就是十几年。秦老的个头不高一米七左右,微胖,方脸盘,满头白发,额头下的两道浓黑的长寿眉格外引人瞩目。他衣着朴素,说话条理分明慢声细语。如果单就从外貌和谈吐来平价他,从这个人身上找不到一点当官的痕迹,更别说是一个大的厅官了。说他是一个学者或者是一个慈祥的长者,或许更为贴切。由于他为人低调谦逊,平易近人,没有一点当官的架子,老师和同学都很尊敬他,尊称他为秦老。尽管我对秦老个人及家庭的事情知之甚少,但是他在班里的表现却一目了然,清清楚楚。

秦老是这个班级出勤最好的学员之一,在这一学年里没有看到他缺席过一节课,无论总是早早的来到教室。他的家离学校虽然不远但是需要倒一次公交车,尤其是早高峰很耽误时间,正常情况下也需要三十分钟,如果遇上天气不好或者堵车那就可想而知了。因此,他每次上学都要打出提前量避免上课迟到。有时我会想,像这种级别的官员以前都是车接车送,不用自己行走半步,忽然之间就要和平民百姓一样挤公交车,心里一定会有很大的落差。无论是谁,要适应这一变化一定会纠结很长时间。许多老干部不喜欢出门,或许,与这方面有一定的关系。像秦老这样能放下身段的人会少之又少。按理来说,以秦老的经济基础,买一辆代步汽车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对此大家也不会有什么异议,据秦老说:没有开车的主要原因,一是自己的视力不太好,开车有一定的顾虑。二是家里人都不同意,尤其是老伴坚决反对,因此也就放弃了开车的念头。这些年来,无论是上街还是会友,都是拿着老年卡坐公交地铁,市里的主要交通线路几乎坐遍了。

在这个诗词班里可谓高手如云,我知道的仅中华诗词学会的会员就有三位,省市级的会员比比皆是,像我这样的诗词小白只能用个数来数。尽管秦老没有加入各级学会,但是他的诗词写作水平丝毫不逊于他人,尤其是格律诗的创作尤为突出。老师常把他的格律诗作为范文在课堂上解析,他的作品也经常出现在《诗词月刊》上。秦老不仅诗写的好,而且字也写的好。一次课间,我去向秦老请教怎样写好格律诗的对仗,看见了他已经写了大半本的黑色笔记本。笔记本上的字迹,像小楷一样工整漂亮,没有一点凌乱潦草的痕迹。看完之后,非常感慨,说:秦老,我看您写的字像楷书一样,如果您学书法一定也会非常出色。秦老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你过奖了,字写的一般,只不过是工整了一些吧,我最大的兴趣还是诗词。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要了解一个人,最好是从他不经意的小事上去了解。秦老能把笔记做到这种程度,我想他无论是在以前的工作岗位,还是日常家庭生活,一定是一个做事非常严谨和自律的人。这就是我所知道的秦老点滴小事。

时间过的飞快,不知不觉一个学年就这样匆匆的过去了。回想一年来的学习,尽管学业平平,不尽人意,但却有另一番收获。通过这所大学不仅让我学习到了新的知识,而且让我结识了一群优秀的同学,更让我看到了他们花甲之年别样的风采。

2024年11月7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novel/vzmwmkqf.html

花甲之年的风采的评论 (共 2 条)

  • 漫舞洛城
    漫舞洛城 推荐阅读并说 一篇好的文章不要求句句精华,你只要有三两句能够打动人心的话这篇文章也就大功告成了。写作不仅要心静和勤奋而且还要有灵感和天赋,如果有一天你的创作和思维进入到了泥泞沼泽和无法继续下去的境界地步,那就不妨静下心来读读其他优秀写手的经典佳作来借鉴模仿一下,或者停下匆忙凌乱的脚步到户外运动运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说不定灵光一闪那么一篇水到渠成的佳作也就由此诞生了。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你心存梦想和追求,再加上长期不断的用心感悟和辛勤耕耘,我相信一定会功成名就和大有所为的!继续加油吧,一路同行的追梦人!!!
  • 逐梦星空
    逐梦星空 推荐阅读并说 弘扬真善美,发挥正能量!若想获得更多推荐机会切记以下几点,(一)散文、诗歌,小小说是本站的三大优势板块和发展趋势;(二)文章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是一个好的标题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神奇效果;(三)篇幅不宜过长,越是短小精悍的文章更能抓住读者的心从而让人有一种过目难忘的视觉冲击和心灵享受!心若在,梦就在,有梦就会有未来!最后衷心的希望你能够一如既往的创作出更多具有可读性的优秀作品来!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