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铜奔马,从武威奔向世界

2013-03-09 05:24 作者:张博学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张博学

铜奔马,从武威奔向世界。

武威,古代以大汉帝国的武力而显其威,今天则以中国旅游标志的铜奔马而摆其阔。

“金张掖,银武威”,说明了武威在河西走廊的经济位置。武威的“银”占了靠近东部的地理优势。兰州人有个说法:“宁往东走千里,不向西挪一步”。其实,在河西走廊人们的眼睛中,向西走,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都比武威富庶。武威绿洲范围较小,人烟稠密,人多粮少,是河西走廊相对条件较差的地区。武威所属的古浪县、天祝县、民勤县都是河西走廊的贫困县。那么,武威到底“银”在什么地方?

武威和张掖、酒泉一样,周边也拥有一片翠绿。小麦、大麦、荞麦,黑豆、黄豆、大豆,糜子、谷子、麻子,胡麻,胡豆、胡萝卜,玉米、洋芋、葵花籽,西瓜、软梨、大白菜,样样庄稼品质优良。盛走进武威,骏马膘肥,绵羊体壮,满眼五谷丰登。这是“银”武威的根基。

“银武威”银在商业发达。在古代,武威是丝绸和其它商品的转运站。丝绸从江浙运到长安,从长安运到兰州,从兰州到武威,直至欧洲各国。武威陆运货物的作用相当于现代海港城市的水运码头。不同的是,海运码头遍布沿海城市,而陆运码头都汇集在河西走廊入口的第一站武威,所以几乎所有流向欧洲的货物,必须经过武威,货运量非常大。商业繁荣的地方,经济必然发达。这从旧武威城中林立的古代商业店铺可以得到证明。(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银武威”银在其军事和政治的地理位置。从汉朝到民国,武威都是军事布防的重镇。雷台汉墓埋葬的是汉代的一个张姓将军。从墓室规模和随葬品推断,这个将军率领着非常强大的军队。五胡十六国时期,武威是西凉国的国都。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武威都是军事要地,牵制着青海、新疆、蒙古、宁夏对兰州、长安的骚扰和侵犯。西夏时期,武威是西夏王国的第二国都。武威被西夏占领,黑河流域的黑城也成了西夏属地。这从武威出土的西夏碑,黑城出土的西夏文书,可以得到证实。所以,西北安危,系于武威。到民国,马步芳把守武威,号令整个河西走廊。红军西路军在高台全军覆没,就是马步芳的军事势力所为。至今,武威东关保留着马步芳的“马家花园”。武威也算是一个狼居狗盘的地方。而军事占领在什么地方,政权就建立在什么地方,政治也紧跟在什么地方。武威可算是河西走廊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而且,武威是兰州的西大门,武威固,则兰州稳,武威失,则威胁兰州。武威南可阻青海之兵,西可锁新疆之动,北可挡蒙古之骚扰,东可控银川之枭变,与兰州呼应,稳定西北。

“银武威”还银在文化比较发达。翻开史书,从汉到清,会发现许多武威人在历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走进武威的文庙,大殿前赫然悬挂着40多块进士牌匾。二十世纪80年代,兰州大学中文系著名唐诗宋词专家、教授林佳英,曾在甘肃日报开辟专栏,介绍武威诗人和诗作,有一大批武威诗人在古典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说明武威的文化教育很发达。武威白马寺曾是清代西藏回归中国版图的见证地。武威的雷台,因出土了汉代的铜马车和铜奔马而举世闻名。铜奔马被定为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正拉着武威起飞。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69681/

铜奔马,从武威奔向世界的评论 (共 10 条)

  • 听雨轩儿
  • 那转身后的落寞
  • 今生依梦
  • 疯狂侠客88
  • 剑客
  • 孟杨
  • 雨儿的世界
  • 昊哲
  • 浅笔抒写
  • 梦天之蓝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