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悟(2)
品位有高低,有的人下棋只为一时之乐,而有的人则能从中参悟人生智慧。后者所为无疑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虽不是人人皆能达到,但或许应该是我们追求和努力的方向。棋如此,生活亦然,生活中,我们应努力提升自己的境界,做一个有品位的人。
有的人下棋时,心浮气躁,只重结果。赢了,就得意洋洋;输了,便垂头丧气;有的人,则气定神闲,沉醉于过程,无论输赢,处之泰然。其区别在于一个偏重结果,一个享受过程,两者相比,真是天上地下。想想人生中我们到底真正拥有的是什么?是过程。原因不言自明:死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结局。所以,聪明的人啊,抓紧时间尽情地享受这短暂而又无比珍贵的过程吧。
下棋时,我们难免会遇到双方纠缠僵持地局面,大量“兵力”因此在此集结,结果下棋者总不免费力劳神、苦不堪言。所以,无论是棋局上还是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精良把事情简单化,避免使自己深陷泥潭。当然,纠缠僵持地局面又是不可绝对避免的,如果真的遇到了,我们亦须勇敢面对,冷静分析,坚持取得最后的胜利。
下棋虽为双方对战,但大多时候却也总免不了旁观者的参与,这就无疑多多少少地把下棋推上了比赛的高度,而也因了比赛的性质,下棋才变得严肃紧张起来。此情此境,有的人畏首畏尾,患得患失,终至没了主意;而有的人勇敢自信,沉着冷静,进退之间彰显着万分从容。生活亦是一场比赛,站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也应怀抱自信,敢于表现自我,用自我的精彩征服观众。
关于悔棋。有的人总是粗心大意,屡屡犯错,频频悔棋,真想象不出与这种人下棋还有什么意思。我总觉得这样的人有滥用机会之嫌:他们自知有悔棋地权利,便开始心不在焉,结果错误百出,而后又频频悔棋,终于走进了恶性循环。不能说这不是悔棋制度的一大弊端。我想说,人生没有彩排,就像有些疾病无法医治一样,有些错误和过失我们没有机会去改正和弥补。所以,切记:慎行!
兵法有言:“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棋局上“用兵”境界亦有高下之分。有的人动不动便要“拼子儿”高的两败俱伤;而有的人则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凡事要讲究智谋,不可蛮干,暴虎冯河地做法是不可取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有的人总担心失败,举棋不定,优柔寡断,结果反落得畏首畏尾,终于投入了自困地境地。其实,这类做法地出发点(求稳)并没有错,只是其中的尺度没有把握好。生活中,我们需要放开手脚,大胆果断地做事。畏葸不前,患得患失往往会让我们错失机缘。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很多时候,棋局上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能怕犯错。同时,对于自己一时疏忽而造成的过失也不必耿耿于怀,更不可一次而对自己产生怀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将错误降至最少,而不是不犯;要做的是接受错误并认真反思总结经验教训,而非一味的懊恼与自责。
如果说下棋是一场“楚汉之争”,那么,下棋双方则是两位将帅。既是将帅,则须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略。而这就要求双方要有一双统观全局的慧眼,对于“敌军”,避其锋芒,攻其不备,一切的攻守进退都顺势而行,而不是盲目为之。生活中我们亦应如此,用战略眼光从整体上把握局势,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車马炮,象士将各尽其责,各司其职。是車就要冲锋陷阵;是马就应驰骋疆场;是兵就需勇往直前。各成员都明确自己的位置,并怀着以士保帅地忠诚投入战斗。我们每个人亦应清醒的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真正地优势与劣势,找准位置,在自己的人生坐标上实现自我的价值,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下棋时,对于送到嘴边的肥肉,我们可要慎之又慎。很多情况下,诱人的事物背后都暗藏杀机。生活上不也应如此吗?形形色色地诱惑之下不也是陷阱重重吗?努力使自己拥有一双明辨是非的慧眼,接力培养自己的定力,这样才能能抵制诱惑,规避风险。
“坚持就是胜利”。在棋局上,反败为胜地例子不胜枚举。在劣势下咬紧牙关,努力坚持,等待机遇(比如说对方轻敌心理下地重大失误),机会一旦来临,紧紧抓住,便可扭转乾坤。上帝无法保证坚持就一定胜利,但我们必须明白:多一刻坚持就多一丝希望。生活中,做一个永不放弃的人,成功或许就离你不远了。
棋如人生,个中奥秘是无穷无尽的,让我们用心去探索,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