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投稿心得

2010-06-13 11:39 作者:波文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开始写作已两年了,偶有文章见报,又吸收他人成功经验,在投搞方面也算小有心得,特记于此,一则与各位共勉,二则望指正大方。现总结如下:

首先,我们必须坚定一个信念,那就是报刊是需要好文章的,它们也需要好文章来立门户、撑门面,它们也需要用好文章来赢得读者的尊敬和好评。所以当我们的稿件没被采用时,我们不要抱怨编辑没眼光,这说明我们的文章还不好,或者说还不够好。当然,不排斥其中会有人情因素,毕竟熟人好办事嘛,但前提是你的文章得达到一定水准。在刚达到这个水准时,你的文章可采用,也可不采用,这时人情的作用才会显示出来。可如果你的文章明显高于这个水准,那么便无需人情了,水平在那放呢。与其在人情上下功夫,还不如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另外,如果我们水平有限,即便刊登出来,对报刊对自己也未必是件好事,因为读者看了之后会说:这种文章也能发表,编辑真是瞎了眼了!如果这样的话,真还不如不采用为好。

其次,得有的放矢,不要盲目投稿。投之前要搞清楚,你准备投给哪些报刊,这些报刊关注的是哪些内容,讲究的是哪种风格,最好是多看看这些报刊,做到心中有数。把自己的文章投到不适合它的地方,投一百年也难发表,同时也是在浪费自己和编辑的时间。我不是说我们都要抹杀自己的个性和写作风格去迎合报刊,因为你完全有权利去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报刊。每种风格都有市场,但关键在于你是否在这种风格上达到了某种境界。何况,一个人的风格并非一成不变,它也会随着一个人的认识和处境发生变化,甚至是很大的变化。

再次,要讲究方式,尤其是杂文。我最常写的就是这种文体,用以发表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如果是为了发泄情感、论述观点,在自己的生活圈子或网上传传,怎样写都可以,但如果要被报刊采用,则就应该把握好说话的分寸。比如说,我接触过的领导不在少数,但少有不是靠拉关系、走后门、溜须拍马得来的,于是我在一篇文中便写道:领导者,有权有势有关系者居之,善于钻计者居之。可这样肯定是不会被采用的,要让采用,这种事不是不可以说,但应强调是“少数领导”、“部分领导”,最多是“许多领导”,千万不能说“多数领导”、“绝大部分领导”,像我写的那样就更不行了。再比如说,因为看到领导的丑陋无耻,我又进而发现领导的产生制度和监督制度不合理,于是又在文中写道:(这种制度)是社会一切罪恶的总根源,要想社会进步,必须清理这种不合理的制度。这样写也是上不了报的,要上报的话就应该这样写:“这种制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有待进一步地完善”。我曾写过《捣屎棍记》、《蚌》等文章,文中借用捣屎棍、蚌来隐含、曲折地表达对现在社会的不满和批判,结果这些文章都发表了。而像上边说的那些文章,我个人认为,无论从感情思想还是气势文才,都要胜于《捣屎棍记》、《蚌》,结果却都石沉大海,再无音信。为什么呢?便就是这个道理。现在社会包括各种媒体都允许你说实话,但不允许说得那么明显直露。说得太直露了,编辑也不敢用。我这里没有鼓励大家伪心之意,只是说要想上报,说的话必须得让编辑和一些人能够接受。要么你不要写这方面的内容,要么说得隐含些、婉转些,畅所欲言,口无遮拦,肯定是不行的。

再次,便是多读书,至少要读两种书。一种是文学史、文学理论、名篇名作这类书籍(不妨先把它们称之为经典)。这些经典无论在思想上还是文学上,都能给我们极大的指导和帮助,让我们受益匪浅,可以说是我们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只有读了这些经典,你的文章才会渐以厚重深刻,否则,你的文章只能在文学的水面漂来游云,终难有所建树。但这些经典离我们的现实生活还存在一定的距离,所以我们还得读另一种书,那便是报刊杂志,这上面的文章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就近了,我们也不难发现,凡是其中写得好的文章,其作者必然受过经典的熏陶。这些好文章一头连着经典,是经典的延伸和践行,一头又连着我们的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提升和感悟。它们把经典和现实生活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正是我们写作和投稿的典范。当我们的投稿没被采用的时候,我们应该扪心自问:这两种书我们到底读了多少?又领悟了多少?如果我们还为投稿没被采用而迷惑的话,那就把它们打开看看吧,这就是通往成功之路!

再次,在文章中,你得拿出点儿亮点来。下面就以我常看的《读者》为例来说说这个问题。比如史铁生写的一篇文章,这样开头:“宇宙广漠,天地辽阔,时有风来袭,烈日曝晒,于是不得不寻一有限之地,立以四壁,覆以盖顶,日落则入住其中,日出则游乎其外,这不是家吗?”语言简洁深刻,读来朗朗上口,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编辑和读者立即便吸引住了,于是离采用也就不远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又如,李敖写过一篇《床》,文字生动幽默,旁征博引,生动形象地讲述了床的演变历史,内容丰富精深,显示出一个学者的博学才识和语言功底,这种文章恐怕连编辑也自叹弗如,敬意顿生,你说怎么能不选用呢?

又如,一篇讲政绩计算方法的文章。一种算法是1-1=2,这是何故呢?说政府为民着想,修了一座天桥,这是一政绩。后来,觉得天桥不合适,拆了,又是一政绩。天桥建了又拆,相当于压根不存在(先不说浪费钱财),可政绩却成两个。还有一种政绩算法是A×0+B×0+C×0=A+B+C,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作者又举例说,第一年政府种了5000棵树,没活一棵。第二年种了7000棵,仍没活一棵。第三年种了9000棵,还是没活一棵。结果应是0棵才对,可按政绩统计是,种了5000+7000+9000=棵树……本文构思新颖,论述精譬,将政府弄虚作假的现象用简单的数学公式来表示,通过数学式子的错误来揭露这种现象的荒谬性,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如果我们是编辑,我想也会二话不说,立即选用。

又如,有篇文章写了一则羊狼共处一笼,羊被放出来后被狼(别的狼)吃掉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语言生动精美,文字细腻传神。而最精彩之笔还在最后作者由此发出的议论和感慨,更是让人感觉作者思想之深刻、论述之精悍,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文,你说编辑怎能不采用呢?

又如,候德榜的在一篇小小说(这篇不是出自《读者》)中写女人,先说女人的脸好比客厅,脖子好比通往卧室的通道。如果女人把脸给你,这只是基本的待客之道,不算什么。可如果把脖子给了你,那么就有点意思了。语言风趣,比喻贴切,显示出作者高超的想象和构思,不用多说,编辑自然相中。

总之,你的文章,不管是语言、构思、开篇、收尾,还是内容、见解、感情等等,你总得有一处或若干高明精彩之处,这样才能称得上文章中的精品,才能入编辑的慧眼从而脱颖而出。当你的文章没被采用时,你可以自问一下,自己的文章是否达到了这种水准,如果有这种水准,我想是如何也不会被退稿的。

最后我要说的是,我们写文章并不是为了投稿。就我个人而言,写写文章,对自己的思想、感情、往事、工作、生活进行一下梳理,把这些都理顺了,心中便觉得格外舒畅释然,不然,整天浑浑噩噩地活着,多没意思?同时也是为了宣传一下自己的观点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主要是指用文字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当然,每个人的写作目的不尽相同。但我想,作为一个业余写手,而非专业作家,我们可以把投稿用来检验和提高自己写作水平,我们可以把投稿的采用当作是写作水平提高后的一个额外回报,但不应将其作为奋斗目标。这样,投稿能采用更好,没有采用也不必失望,重要的是把文章写好!只要我们用心去写,我相信,不出百篇,必能登报。当然,我们在选择投稿对象时宜从小报开始,逐渐升级,如果一下子就把目标对准《人民日报》,我想,对大多数人来说,那就不是写百篇所能达到的事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5589/

投稿心得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