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品战国策》第一回秦师兴兵取九鼎之[九鼎来历]
《我品战国策》第一回秦师兴兵取九鼎之[九鼎来历]
周王室在春秋初期已经衰微。到了战国时期,更是名存实亡。由于战国时期的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愈演愈烈,其中较为强大的诸侯各怀吞并天下的野心。因此,周王室象征的王权九鼎成了,他们的窥视的对象。谁都想得到它。就好像三国时期的传国玉玺一样。战国中期,秦国兴兵索要九鼎。武力自卫的周天子采用了大臣颜率的计谋,假意将鼎让给齐王而从齐国搬来救兵,使秦军败退。齐王要索要九鼎时,颜率又对齐王言及搬运九鼎的各种风险,使齐王无奈,只好作罢。周天子便暂时保住了九鼎。首先第一个问题:这九个鼎是怎么来的呢?
第一说:九鼎来历。
据《春秋左传》记载,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这样,九州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这是一个相当巨大的工程。而鼎这个东西变成了承载天下的寓意。
因为传自于夏王之手,再加上工艺精湛。九鼎成了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九州指冀州(河北、山西、辽宁)、衮州(河北、河南、山东交界处)、青州(山东、辽宁一部分)、徐州(山东南部、江苏北部)、扬州(淮河以南,东南至大海)、荆州(湖北南部、贵州、广西)、豫州(河南、湖北北部)、梁州(陕西南部、四川、云南、贵州北部)、雍州(陕西、甘肃、新疆、青海、西藏)。
咱们都知道墨家,一个行侠仗义的门派,因为在墨家里的成员有精通手艺的,所以在《墨子·耕注》说:“九鼎既成,迁于三国。”三国指夏、商、周三朝。意即九鼎铸成之后,曾经流传了夏、商、周三个朝代。但是墨子的《墨子·耕注》并非墨子本人著作,而是弟子间的一些言论记录。可靠性不是很强。可墨家的精神是济世而不息一切代价的作风,想必在治学上,应该比较严谨。本人就这一个关于九鼎的记录保持沉默。(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到了清代,历史学家王先谦对九鼎的去向作了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观点。王先谦在《汉书补注·郊祀志》中提出:由于周朝末年王室衰微,诸侯争霸,逐鹿中原,九鼎成为群雄争夺的焦点,为了息事宁人,周王不得不毁鼎铸钱,对外则诡称不知去向,免得各路诸侯兵刃相向,兴师问罪。
看来这鼎到最后谁也没得到。被变成了钱,流亡到天下百姓的手中。从百姓手里来铸造的,又回到了百姓的手里。这个记载倒是有些因缘神话色彩。
良史司马迁的《史记》曾有记载:秦昭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25年,周赧王身后,秦穆公把九鼎从周王朝都城雒邑掠到秦国都城。
那么秦昭王又是什么人呢?为什么他得到了这九个鼎呢?
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战国时秦国国君,又称秦昭王。嬴姓,名则,一名稷。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虽为嬴姓,却不叫嬴稷(嬴则)。秦昭襄王是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之异母弟,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在位时,秦国继续扩张。最著名的、决定秦赵两国命运的长平之战,就是在秦昭王在位晚期发生的。手下包括有张仪、白起等,使秦国奠定了将来一统天下的基础。
公元前256年,秦昭王灭西周国。他当时的西周是由周赦王统治的。被称为最穷的天子。那么为什么256年解决了西周,而到了225年才将九鼎运回秦国都城呢?难道这一运就运了三十几年?不是的。而是当时的周朝境地已经属于秦国所有。并且秦国此时已经灭了魏国。魏国和周朝是连着的。在周朝的南面。靠近吴越之地。
昭王是一个非常会用人的人,而且在位之间是最长的。说明他还是一个BOOS。他在位的时候招募了很多的贤臣,其中有很多著名的纵横家。军事家。他在这次的事件举措上没有急着先去要九鼎。而是先灭了魏,再去灭周。都是很顺手的事。
而且秦昭王不是第一次去拿别人的宝贝,这个人好像特别的喜欢别人的宝贝,这个是有依据的:秦昭襄王二十四年前283秦、赵二国会于穰城。秦攻魏,陷安城,前锋至魏都大梁而还。秦昭襄王向赵国索和氏璧,声称用15城交换。赵遣舍人蔺相如执璧赴秦,见秦无诚意,完璧归赵。
看来他也很喜欢和氏璧,之前拿15城交换只不过是随口说说。他是想白拿。不过这次没拿成。而九鼎却被他拿到了。他的祖宗早就要过,不过被齐国的军队吓回去了。看来他们一家子早就对这九个鼎打起了主意。
相对来说,我还是比较相信司马迁的说法。没有像王先谦一样说这个鼎被筑成了钱。这一点是有依据的。本章的后文说一个鼎大约需要9万人来抬。那要是铸成钱币,可不是要通货膨胀啊?所以,本人支持司马迁的说法。
周朝的社会比较讲究礼乐,祭祀等。一般对事物都会有一定的命名。并且诚信奉持。对于这九鼎也是一样。百姓就更不用说了。失掉天下是小,失掉民心才是真。周王室之所以极力的想保住这个鼎,怕的是没了鼎就镇服不了臣民。那么,这种象征天下权威的九个鼎,却被这秦王瞄上了。他真的只是看上这个宝贝。这个鼎真的像传说中的一样,拥有它可以吞并天下?治理天下?他兴兵来讨,真的就为了这九个鼎吗?
请听下集:真假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