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槐叶槐花的记忆

2010-05-18 16:32 作者:常山明月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说起对槐叶、槐花的记忆,不能不说槐树。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农家盖房子大多拿木头做梁。槐木生长慢,硬度高,造价低,农村使用槐木做梁的非常普遍。也许是这个缘故吧,那时村里、村外槐树很多。一棵、二棵、三棵……散落在农家院落或别的什么地方,成为农村一道简约、朴实的风景。

小的时候,生产力落后,父母在生产队干一个工,才挣二、三毛钱,吃的、穿的、用的都不富裕。很多家庭为贴补家用,养一点家禽、家畜。养猪积肥,能挣工分,是必须要养的。然后喂几只鸡、几只兔子,卖几斤鸡蛋、几只小兔,换来钱交学费,买油盐酱醋,或买几尺布料,做褂子、裤子。可以说,这些都是大人们的心头肉、眼珠子,要尽心伺候好。

小兔喜欢吃野草、槐树叶子。小兔吃东西,眯着双眼,三瓣嘴一张一翕,嘴两边的毛一起抖动着,时而用前爪扒拉一下自家的脸,样子很可。摘槐树叶,家里的为成材,大多修剪得整齐,树木齐刷刷往上长,树叶太高。再说还有点私心,自家的树,轻易舍不得弄断枝枝杈衩。弄坏别人家的,害怕挨骂,所以一般就朝野外跑。放学后,几个伙伴拿上一个饼子,夹一点香油盐巴,背上竹筐,就下地了。习惯成自然,我和很多小孩一样,几乎天天如此。

我记得村东有一片沙岗地,那里有一片野生的槐树林。树木靠天吃饭,没有人及时浇水,长得慢,也长得低。我和几个伙伴除了在农田里拔一些猪、兔子爱吃的野草外,一准要来到这片槐树林。

走进树林,鲜绿的嫩叶遮住了太阳,地上留下斑驳的树影。林子里凉风习习,沙土不温不热,是孩子们玩乐的好地方。刚才在农田里拔草的热劲,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伙伴们高兴起来,早忘了“任务”。脱光了脚,你追我赶,打打闹闹,林子里回荡着野性的、无所顾忌的快乐的童声。玩累了、玩够了,才爬上小槐树,把能够得着的枝杈,一个一个地折断扔到地上,再坐到地上把叶子摘下来放到筐里。手快的,弄一筐,手慢的,弄半筐,谁也不和谁比一比,反正干活了,父母肯定会夸奖的。天晚了,喊着叫着朝家走,前边是铺满天际的晚霞,在迎接我们回家。

之交,是槐花绽放的时节,槐叶的掩映也挡不住槐花白的身影。一簇一簇随风摇曳,飘散出淡淡的清香。除了好看,槐花还可以吃。现在也有人吃,那是吃绿色食品,或者为了补充粗纤维。那时候往往却是为了省下一把白面、一把玉米面。日子紧紧巴巴的,就要省吃俭用、精打细算。槐花生吃,是在刚刚绽放之时,吃到嘴里,淡淡的香,微微的甜,别有一番滋味。做熟了吃,应该在它似开未开之时,槐苞象小、小燕子的姿态,没有完全开放之时,大概就那么三、五天,要抓紧时间采摘。槐花全部展开它的容颜,等到芳香扑鼻的时候,做熟了吃,就显得老了。我记得采摘槐花,不大分家里、野外,常常父母还帮着一块干。用长长的竹竿绑上铁钩子,套住细一点的树枝,用力拧断。另外的人双手接住,捋下槐花,槐叶就喂了兔子。那时候,望着一篮子皎洁如月的槐花,激动、高兴不已,朝屋子里跑着喊:娘,槐花来了,槐花来了!仿佛看到了槐花做的可口的饭菜。槐花,既能悦目,又有实用价值,儿时村里缺少花花草草,槐花让人喜爱了多少年,享用了多少年,真的难以忘记。(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槐叶是树的衣裳,槐花是树的精灵。槐树留下了童年深刻的、美好的记忆。那时候生活是健康的、绿色的,它张扬了童年的个性,让我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时代发展了,也许是它的用途大大减少了,槐树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现在的孩子们看电视、玩游戏,童年的生活接近成人化,一些孩子玩乐无度,危害到了身心健康。摘树叶、吃槐花几乎成了那一代人久远的记忆。现在物质极大丰富,条件更加便利,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都应当带着浓厚的情感、负责任的态度,来创造更加宽松、融洽、健康的环境,让孩子们积极向上、阳光乐观,少受一点伤害,少走一点弯路,永远幸福、快乐的生活。

2010年5月10月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3258/

槐叶槐花的记忆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