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路艰辛一路歌,《二中学苑》结硕果

2012-11-11 13:36 作者:刺槐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序:按照县教育局和学校关于编写《礼县教育史话》有关要求,本人参与二中“要事追踪”板块的编写,在大量翻阅资料、走访的基础上完成了二中“建校迁校”、“校刊创办”要事的纪实编写。现将有关“校刊创办”一文公诸空间,以飨网友,并敬请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路艰辛一路歌,《二中学苑》结硕果

——礼县第二中学校刊的创办与发展纪实

2010年,是礼县第二中学师生们值得铭记的一年,也是他们激动和振奋的一年。这一年,礼县第二中学校刊《二中学苑》创刊了!

几番风,几度秋,由于历届校领导和教职工求真务实,以干克难,开拓创新,至2010年,礼县第二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结出了累累硕果,教师撰写教学论文蔚然成风,喜文学、书画的师生日渐增多,部分教师的教学论文、文学书画作品已见诸于各类报刊。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师生的论文、文学书画作品找不到发表、展示的平台,同时,校领导和师生们一致认为,礼县第二中学作为“陇南名校”没有像样的刊物,这对学校软实力的提高、形象的宣传和展示来说也是一大缺憾。

看来,创办校刊势在必行,时不我待,说干就干!(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2010年秋末,经校长张鹏蛟提议,学校行政领导讨论、协商后,校行政会议作出了关于创办反映学校动态、集中教育成果、展示文学书画作品的综合性校刊的决定,成立了校刊编辑委员会,校长张鹏蛟兼任主任,副校长蒲尚文等领导兼任副主任,创刊具体事宜由语文组教研组负责实施。

学校语文教研组教师实力雄厚、文字功底好,特别是马骋、李璇等教师本来就是在省、市文坛颇有名气的诗人、散文写手,这为创办校刊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要创办一个综合性的校园期刊绝非易事,弄不好就要重蹈以前校报的覆辙,因此必须从组织机构上做好保证。经学校领导的协调,学校各教研组联动,充实编委,李璇任主编,马骋、赵琦、何书毅、杨剑锋、赵继红等为编委,责任编辑为廖军晖、赵志贤、张磊。

关于校刊名称,编委们经过若干次反复讨论、比较,在“二中文苑”、“二中人”、“二中潮”等几个名称中最后确定了“二中学苑”为校刊名称,并请二中教师、知名书法家杨剑锋为《二中学苑》题刊名,二中美术教师高昂做封面设计,然后,《二中学苑》创刊号面向全校师生发出征稿通知。

通知一出,立即引起全校师生的关注,迸发出强烈的创作热情:学生们踊跃投稿,一篇一篇又一篇,文字稚嫩而真诚,篇篇燃烧着青春的热忱;教师的论文交来了,字字凝爱,行行含情,理念新,思路明;最可喜的是教师中关注文学的人多了,喜爱写作的多了,美文如歌,飘进了《二中学苑》。短短两天,编委会就受到学生来稿200多篇,教师论文50多篇,书画作品30多件,教师散文、诗歌40多篇(首)。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下,编委们不辞辛劳,连续作战,审稿、排版、校对,熬走了几个清冷的月,迎来几个落霜的黎明。2010年11月下旬,礼县第二中学校刊《二中学苑》创刊号终于与大家见面了!

《二中学苑》创刊号共刊印100册,刚一出版,学校各处室、级组、教研组就争相领取、传阅,学生能领到的就更少,平均每个班只有两册,显得那么珍贵和稀罕!翻开《二中学苑》的扉页,看到张鹏蛟校长的创刊词,看到赵云长主任的创刊寄语,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行行跳跃的文字,不禁怦然心动,被栏目的精彩所吸引。通过“行政论坛”栏目,领略学校决策的科学民主、领导治校的宏图大略;通过“教师论苑”栏目,感受教师治学的严谨和思维的慎密;通过“学生笔阵”栏目,倾听学生饱含深情的心灵独白;通过“教师美文”栏目,感悟教育事业的伟大与崇高。《二中学苑》让礼县第二中学在师生们心中的形象清晰了、份量更重了。

这一切,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也离不开编委们的心血和汗水,一行行文字,一张张图片,都凝结着礼县第二中学师生的嘱托和希冀。万事是开头难,有了创刊号这个良好的开端,《二中学苑》一定会茁壮成长的。记得那天,手捧着《二中学苑》创刊号,校领导们笑了,编委们舒心地笑了,师生们也快慰地笑了!

《二中学苑》创刊号,以全新的视觉从各个方面展示了礼县第二中学的教育教学成果,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赢得了师生的普遍赞誉。全校师生的欢迎和关注让编委们更加信心坚定,勇气十足。为了满足师生们的期许和渴求,从第二期开始,编委们决定增加校刊出版册数,增加页数,充实栏目内容,优化版面设计,以提高校刊的可读性,指导性和实用性,让校刊更好地带动课改,特别是语文教学的改革,最大限度的利用学生的情商和智商,推动学校办学效益和质量的提高。

这样一来,需要的稿件数量增多,组稿、审稿、编辑、校对的压力也增大,教学一线的编委们在课堂和校刊之间奔忙,时间仓促,忙了校刊,会耽误教学,忙了教学,会影响校刊,这种状况影响了校刊发行出版的时间和质量,引起了学校领导的高度关注并给予充分重视,张鹏蛟校长亲自给一些这方面有特长的教师做工作,动员他们参加校刊编辑工作。经过动员,何翔宇、万斌全、赵登奎等数名老师加入编委,负责一部分校刊编辑工作。同时,学校从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保证了期刊的纸质和印刷质量。这一切,使《二中学苑》走出困境,有了成长壮大的沃土,第二期,第三期————,一期又一期,《二中学苑》流淌出了清澈甘甜的泉水,浇灌着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心田,滋润了一个又一个教师干涸的喉咙,成了礼县第二中学办学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上级领导来学校检查工作或兄弟学校组团来礼县第二中学考察交流,浏览阅读完《二中学苑》以后都会赞叹不已,都想带上一本回去后供本校借鉴或者留作纪念。于是,《二中学苑》走出了盐官镇,走出了礼县,一定会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礼县第二中学的校名也传遍了礼县,传遍了陇南,一定会传遍万水千山。

已考入高校的礼县第二中学的毕业生,身边大多都有本母校的《二中学苑》,一有时间就读一读、翻一翻那些已烂熟于心的文字,那不是怀旧,而是一种寄托,一种骄傲,他们因为自己曾经《二中学苑》中文章的作者而骄傲,因为自己曾经是礼县第二中学的学子而骄傲。

过几天,《二中学苑》2012年秋季刊(总第九期)就要与校内外的读者们见面了,又到了一篇篇洋溢着激情和真诚的美文似鲜花般迷人、如歌声般动人的时候了,礼县第二中学全体师生真诚邀请各界朋友,畅游这如醉如痴的境界,触摸《二中学苑》,走进礼县第二中学。

所以,我们就有理由相信,礼县第二中学校刊《二中学苑》将会越办越红火,越来越成熟!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14527/

一路艰辛一路歌,《二中学苑》结硕果的评论 (共 6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