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趣味百话》(连载)四十九、花卉的血型
《花卉趣味百话》(连载)
陈宣章陈珑玥编著
四十九、花卉的血型
人和动物有血液,植物有血液吗?有。世界上发现许多洒“鲜血”和流“血”的树。
我国南方山林有种常绿藤本——鸡血藤(麒麟竭),茎达10余米长,夏季开玫瑰色美丽花朵。割开藤条后流出红棕色液汁,然后慢慢变成鲜红色,所以叫鸡血藤。液汁里含鞣质、还原性糖和树质等物质,是珍贵的中药“血竭”。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很普遍的龙血树,当它受伤会流出紫红色的树脂,在中药里也称“血竭”。南也门索科特拉岛上的“龙血树”,红色树脂被广泛用于医学和美容。(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说来也巧,云南、广东等地还有一种称作胭脂树的树木。如果把它的树枝折断或切开,也会流出像“血”一样的液汁。
英国威尔士有座公元6世纪建成的古建筑物,前院耸立着一株700多岁高7米多的杉树。从树干上一条2米多长的天然裂缝中长年累月流着像血一样的液体。
1984年日本法医山本茂发现植物也有血型。事属偶然:5月12日有个日本妇女夜间在她的居室死去。死者血型为O型,枕头上的血迹为AB型,于是便怀疑他杀,但一直未找到凶手作案的其他佐证。有人随便一说:“枕头里的的荞麦皮会不会是AB型呢?”于是他对荞麦皮进行化验,结果发现荞麦皮真是AB型。
几年前,日本科学家对150多种蔬菜、水果和500多种植物品种分别进行化验,结果发现其中半数为O型,其余为A、B和AB型。研究发现:苹果、葡萄、草莓、南瓜、萝卜、山茶、辛夷、山槭、芜菁、海带、辣椒、卫矛等为O型;桃叶珊瑚、梧桐、玉米、葫芦等为A型;扶芳藤、大黄杨、珊瑚树、罗汉松等为B型;李子、荞麦、桃子、金银花、香蒲、单叶枫、地棉槭等为AB型。更有趣的是,同一植物可有不同血型,如:槭科植物有O型和AB型,叶片黄色的为AB型;红色的为O型。不是每种植物都有血型,土豆、大麦等测不出血型。而且同种植物(葡萄),不同产地(日本与台湾)血型就不同!
人和动物的血液中有红细胞,它表面的特殊抗原物质决定了血型。植物没有红细胞,怎么也有血型呢?所谓植物的“血”是含鞣质、糖和树胶一类的体液,没有动物血液的运输养份、携带氧气等复杂生理功能。植物“血型”实际上是体液细胞外膜结构的差异性,应该是“植物体液类型”,是一类糖蛋白或称凝集素。有的植物糖基恰好同人类血型糖基相似。不同的血型糖决定不同血型:O型血是岩藻糖,A型血是N-乙酰-D-半乳糖,B型血是D-半乳糖。大多数植物的种子和果实都含血型物质。它们在果实成熟和发育过程中,从无到有逐渐增多,发育成熟后便达到最高点。植物的血型物质,以红色果实的植物中含量最多。
蚊子等低等动物无红血球,而用血清素输送氧气。所以蚊子吸血后,不会因血型不同而死亡。植物虽无红血球,但它们的血型物质也能与人体血液、抗原、抗体等起同样反应。
血型物质对植物本身有何意义呢?山本茂认为:当糖链合成达到一定长度时,尖端会形成血型物质,然后合成就停止。血型物质起信号作用,正是这时候才检验出植物的血型。血型物质除了贮藏植物能量,由于粘性大,似乎还担负着保护植物体的任务。
人类血型常指血液中红血球细胞膜表面分子结构的型别,常用的是ABO型,还有MN型、RH型等。到1995年,共发现23个红细胞血型系统。1958年又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到1995年已公布112种HLA特异性表型,HLA等位基因已达503个。此外,血小板血型抗原也在1957年后陆续被发现。
植物体液循环也担负运输养料、排出废物的任务。植物血型就是体液细胞膜表面不同分子结构的型别。但植物体内的血型物质是怎样形成的,至今还没有弄清其原因。
那么,研究植物血型有什么用途呢?
1。目前已将研究成果用于侦破案件。不久前,日本某县发生一次车祸,撞伤一名儿童,而肇事司机却逃逸。警察找到肇事汽车后,车轮上除粘有被撞伤者的O型血外,还验出了A型和B型血。当时警察认为:这辆车先后撞了三个人,但司机不承认。后来确定A型和B型是植物血型,这样才使案件得到正确处理。此外,植物血型还能帮助破案。比如:根据遇害者胃内食物化验结果,可知死者遇害前吃过什么东西,从而发现破案线索。
2。随着植物血型研究进一步深入,将会揭示其它方面的用途。日常生活中,大部分食物中的血凝素都不至于一下致命。但经过长年累月积聚,即使与你血型相克的血凝素较弱,也会造成各种疾病。机体免疫系统通常会帮助过滤日常饮食中吸收的血凝素,但却至少有5%的血凝素会乘隙溜进血液中,影响或破坏红、白血球。
3。最近,法国科学家发现:玉米、烟草等含有类似人体血红蛋白的基因。这表明植物也有造“血”功能,如加入铁原子,就可制造出人体血红蛋白。由于血红蛋白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易于与氧、CO2结合和分离,所以具有输氧、CO2功能。如能合成人体血红蛋白,将会出现惊人奇迹——利用植物为人类供血,还可避免因血型不同产生排异,也不会给输血者传染艾滋病、肝炎等疾病。所以植物血型极有可能在不久将来成为人类的天然大血库。
4。植物血型的发现还有助于生物学家对细胞融合、品种杂交、种间嫁接等的研究。
对植物血型的探索还刚揭开帷幕。植物体内为什么会存在血型物质?血型物质对植物本身有什么意义?许多问题还未弄清楚。植物血型对植物生理、生殖及遗传等方面的影响,也还待发掘。随着研究工作不断深入发展,人们将会揭示它在其他方面的广泛用途。
植物血型的最近研究又取得新突破:法国科学家克洛德·波亚德发现,在玉米、油菜、烟草等植物体中也有造血功能,如果加入铁离子,就可以制造出人体需要的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