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趣味百话》(连载)四十一、花卉造型
《花卉趣味百话》(连载)
陈宣章陈珑玥编著
四十一、花卉造型
造型植物指不同于常规生长,配合有特异形状的造景植株。园艺师选用种类不同、形态色彩各异的植物,用独具匠心的构思和巧妙的技艺,采用科学的造型设计、栽培修剪、搭架攀扎、镶嵌管理等技巧,使植株形状或整体景观新颖别致,创造出美妙的艺术形象。
一、发展概况:古罗马时期西方盛行灌木修剪艺术,乔木成行有序排列,有时刻意修剪成各种几何形,甚至动物或人物形象。公元1世纪时,欧洲私人别墅的规则式庭园中已出现修剪成几何形的树木。16世纪初,树木造型在欧洲园林中广泛应用,法国凡尔赛宫中就有大量造型树。18世纪50年代后,随着人们对规则式庭园兴趣减弱,造型树也逐渐减少。
厄瓜多尔的图尔坎是举世闻名的绿雕之城。园艺师们用松柏修成拱门、亭阁、怪面人像等多种造型,吸引大批游人。美国则把集中栽植造型树的园林局部叫做意大利园或罗马园。日本庭园中的树木造型出现于17世纪初,迄今应用仍较广泛。树木造型在中国也有悠久历史。北魏时即有栽种榆、柳作篱并编扎成房屋或龙、蛇、鸟兽形状的记载。(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随着东西方文化的渗透交融,东方也兴起了植物造型造景,不仅将植物修剪成几何形体,还将植物结合绑扎修剪成动物、植物、人体等各种造型。河南鄢陵、潢川及淮阳一带,很早就用木本植物进行造型,其形态各异,植物种类丰富。
我国对园林绿化标准规定:“城市绿化以绿为主,以美取胜。提倡植物造型,要求造型植物、攀缘植物和绿篱,保持造型美观。绿地中的造型花篮、动物形态、彩色组字等,保持完整,绚丽鲜明。”它包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艺术精华,融园艺、雕塑、文学、美学、建筑学于一体,体现并满足人们对美好环境及崇尚自然的追求。园林植物造型具有图案美、季相美、色彩美、组合美、几何美,给人们提供了文明、健康、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二、植物造型的类型:造型植物具有生长旺盛、萌发力强、叶片小而紧密和耐修剪的特点,大多是灌木或小乔木,可单植或群植,作立体式园林植物造型;也可用花草作平面式园林植物造型。植物造型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可分为:植物雕塑、植物建筑、植物图案等,其主要作用:①具有独特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常摆放在大型广场、公园入口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起着强调主题,烘托气氛的作用。②一些大型的植物造型(如:用绿篱做成的墙),可作为园林小品的背景同时又起着分隔空间、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③可做成植物造型专类园,增强园林景观趣味性。④结合道路、地形等周围环境和其他植物的应用方式,组成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园林景观。以草本植物栽植为主要装饰材料的立体花坛造型艺术有了较好较快的发展,而以木本植物为材料,经修剪、绑扎成立体造型的艺术在我国尚未普及推广。
木本植物造型的类型有:
1。规整式:常选用枝叶生长茂密的植物,如:桧柏、黄杨、映山红、多行松等树种,经修剪、绑扎成各种规整的几何形体。如:方形、球形、伞形、塔形、拱门、园柱形、半球形、椭圆型、螺旋体、多边型、圆锥体和曲线型等。常有较明显的规则或对称的轮廓线,多用于规则式园林,在欧洲园林中运用较普遍。适于这类造型的树木要求枝叶茂密、萌芽力强、耐修剪或易于编扎,如:圆柏、红豆杉、黄杨、枳、五角枫等。
2。篱垣式:通过修剪或编扎等手段使列植的树木形成高矮、形状不同的篱垣。常见的绿篱、树墙均属此类。树篱在园林中常植于建筑、草坪、喷泉、雕塑等的周围,起分隔景区或背景的作用。这类造型一般要求枝叶茂密、耐修剪、生长偏慢的树种。
3。仿建筑、鸟兽式:选用侧枝茂密、枝条柔软、叶片细小且耐修剪的木本植物,如:桧柏、龙柏、紫薇等,经过扭曲、绑扎、修剪成各种艺术造型。如:亭台楼阁塔、飞禽走兽、人物屋宇、字体器械、旗帜帆船、花瓶蘑菇、汽车飞机等等,常被称为“绿雕”。
4。桩景式:应用缩微手法,典型再现古木奇树神韵的园林艺术品。多用于露地园林重要景点或花台。大型树桩即属此类。适于这类造型的树种要求树干低矮苍劲拙朴,如:罗汉松、金柑、贴梗海棠等。
5。绿雕组合造景:先经立意构思,将多株木本植物定植、绑扎、修剪和造景,如:“园亭”造型,用几株桧柏按一定距离定植,以树干作亭柱,将上部枝叶搭接缚扎,形成四个翘角的园亭。又如:带圆洞门的“龙墙”造型,对一行定植的桧柏进行整体设计、精心绑扎、修剪,艺术加工而成的。再如:用成行栽植的多株树木绑扎而成的长龙等。
三、木本植物造型艺术的东西方差异:西方是整理自然、征服自然,布局上力求整齐有序,艺术手法讲究轮廓线对称而规则,即使是拱门或怪面人像的轮廓线也较分明,表现出对称、美丽、端庄、严肃的气氛。而中国是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布局上力求整齐与自然相结合,艺术手法讲究自然生动,外形上不刻意追求精雕细琢,在风格上表现简洁、精致、严谨的审美特色,兼有植物和雕塑两方面的特点,富有特殊的神韵和情趣。
四、木本植物造型的要求:
1。根据设计意图(即造型或造景的构图意境)来进行造型。
2。根据树木生长特性来进行造型,不论是绑扎,还是修剪,必须与每个树种固有的、特定的自然形态特征,植物枝条的韧性,植物的萌蘖情况和枝叶生长情况和耐修剪程度相吻合的时候,绑扎、修剪造型,才能获得完美的艺术效果。
3。造型植物的布置要和周围环境相协调。
五、造型植物的选择:基本条件是枝叶茂盛,分枝点低,结构紧密,萌蘖性强,较耐修剪的乔灌木树种。有的可绑扎,有的可修剪,有的兼而有之。如:蜀桧、河南桧、龙柏、紫薇、红花杅木、胡颓子、牛奶子、构骨、法青、桂花、小叶女贞、火棘、石楠、蚊母、海桐、大叶黄杨、瓜子黄杨等,还有厚皮香、长柱小檗、伞房决明、金焰绣线菊、金山绣线菊、布什绣线菊等花、叶、果兼美,病虫害少,适应性强,繁殖容易的新优造型植物。
彩叶造型苗木不仅丰富了园林景观的色彩,还体现出强烈的形式美感和视觉冲击,让人们很直观地感受到园林色彩与形态的双重美感。它有力推进园林绿化向“多层次彩化”发展(植物色彩丰富化、植物形态多样化、景观风格多元化)。
六、植物造型园:利用植物进行造园的独特手法,小至低矮的草本植物大至数米高的大树,都可用来造型,观赏价值很高,被称为“无笔的画”、“无言的诗”,是“绿色的植物雕塑”。1997年6月26日朱镕基总理在淮阳视察工作时,对“满园皆造型,处处有芳菲”的太昊陵植物造型园倍加赞赏,并在青龙戏珠桧柏造型处与大家合影留念,并夸赞:“这样的造型园绝无仅有!”原新华通讯社社长穆青在这里挥笔写下“淮阳独秀”四个大字。
这是河南园林工作者独创,融民间艺术、传统绘画、木雕石雕于一身的综合技艺。这种技艺通常以四季常青且耐修剪的松柏树木为材料,按照塑造物的大小、形状,把树木有计划地组合栽植在一起。比如“六角凉亭”需要规划一个正六边形,每个角栽一棵树;“蒙古包”是沿一个圆密植若干棵树;而一条“长龙”则需要按游走的路线弯弯曲曲栽植许多树,这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程。无论哪种造型,栽的树成活后就需要搭架、绑扎、整形,修剪造型,随着树木生长,不断及时修剪绑扎,使树叶覆盖整个骨架,逐年培养,便成为活脱脱的绿色长龙,或展翅欲飞的凤凰,或憨态可掬的大象,或宏伟壮观的城楼,或妙趣横生的猴子等……四季常青的桧柏被修剪成屋宇、松亭、松塔、飞机、火车、坦克、孔雀、青龙、大象、骏马,还有熊猫滚球、卧龙、青蛇、仙鹤、和平鸽、金鸡报晓、长颈鹿、虎、羊、狗、猫等。各种造型风姿独特,形象逼真,俨然是绿色动物园,并迎来了一批批中外游人。
开封龙亭公园的大面积桧柏造型,与太昊陵园有异曲同工之妙,不但造型品种更多,更有创新。如: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组合造型、猛虎下山扑羊组合造型,惟妙惟肖,深受游人喜爱。植物造型取材十分广泛,各种观赏花木的根、干、枝、叶、花、果、藤、须作造型素材。许多造型以剪取线,以枝为骨,以叶取色,利用自然界树木枝叶形态的长短粗细、曲直顿挫、虚实疏密、强弱刚柔,由造型者施行艺术加工美化,塑造出不同形式的景物。其程序是:命题-选材-设计-制作-成景。艺术上讲究神形兼备的外观视觉效果及整体效果,制作出或简洁,或飘逸,或雍雅,或粗犷的不同景物,达到情景相融,从而叩开人们的心扉,使之神思飞驰,浮想联翩。园林艺术家熟悉花木生态习性、生长规律、植物特性,在长期园林实践中,吸取了民间艺术的精髓,和现代绘画、雕塑、建筑等学科内容,以艺术眼光和一双巧手,胸有千姿百态,开剪见精神,形神有个性。无论那种造型,或飞禽走兽,或人物、屋宇、器械,他们都能做到美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随树作型,取舍得体,超凡脱俗,妙在一个“美”字,精在一个“动”字,巧在一个“形”字,好在一个“神”字。使景物形象具有新、奇、巧的艺术效果,体现了自然风景与人工造园艺术的高度和谐。
园林艺术家还塑造别具特色的卡通造型植物、逼真的小动物、可爱的卡通人。园林植物造型艺术的发展,既能在园林建设中做大文章,又能在住宅小区、机关、学校、厂房见缝插绿,用一株一盆的修剪造型来丰富城市景观,给人们创造赏心悦目、静谧幽香、消除疲劳的美好环境,使我国真正成为世界东方的大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