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趣味百话》(连载)九、花色为什么五彩缤纷
《花卉趣味百话》(连载)
陈宣章陈珑玥编著
九、花色为什么五彩缤纷
人们常常惊叹:花儿色彩为什么那么多?
从进化观点考察,它有个发展过程。裸子植物的花是原始形态,都带绿色,花药和花粉呈黄色。在光谱里,红橙黄绿青蓝紫,绿在中间。长波一端是红橙黄,短波一端是青蓝紫。花色以绿为起点,向长波一端发展,由黄而橙,最后出现红色;向短波一端发展,由青、蓝到紫。红色出现最晚,在进化途中居于顶峰,最鲜艳、耀眼。
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看,昆虫起到重要作用。亿万年前出现裸子植物时,昆虫不多。花色素淡,传粉授精靠风力,全是风媒花。被子植物出现后,昆虫多起来。被子植物的花有花被保护雌雄蕊和吸引昆虫传粉,并分化为花萼和花冠(花瓣)。花瓣不再是绿色,而是显眼的黄、白或其他颜色。形状也大了,有的还有蜜腺并散发芳香,成为虫媒花。除了“蜂争粉蕊蝶分香”,蚂蚁、蜻蜓等昆虫也给花传粉。昆虫有个习性,经常只采同种植物的花朵,有利于同种植物异花传粉,可固定物种特征,包括花色。同一种红花植物,其中红色显著的花朵容易受昆虫注意,传粉机会较多,经自然选择造就出纯一、显著、鲜艳的红花。昆虫参与自然选择作用,造成各种不同植物鲜艳夺目的不同花色。(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自然界里,任何现象都有物质原因。花色是因为花瓣(花萼、树叶同样)细胞含有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等物质。类胡萝卜素有80多种,分布于细胞的杂色体中,能使花在红橙黄之间变化。细胞含黄酮色素或黄色油滴,也使花瓣呈黄色。花青素由葡萄糖变成,能使花在红蓝紫之间变化。白花是因细胞液里不含色素。花青素是一种有机色素,会随温度、酸碱度而变化。它在细胞液酸性时呈红色,酸性愈强愈红;碱性时呈蓝色,碱性较强成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中性时呈紫色。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耍把戏”。紫色牵牛花在一天中,因为早晨和中午温度不同,颜色也会发生变化。
有些白花(如:菊花),萎谢之前微染红色,此时也含少量花青素。复色花在不同部位含不同色素,或花瓣由含不同色素的细胞镶嵌而成。变色的一个特例是添色木芙蓉:早晨初开白色,中午淡红,下午深红,一日三变,愈开愈美丽。又如八仙花,初开白色微绿,经过几天变成淡红或带微蓝。一般的花,大多初开时浓艳,后渐淡褪。
利用花青素的化学特点,可培育新的品种。1。让花变红:用粉牡丹、杜鹃、蟹爪兰、菊和山茶等试验,在PH值6的土壤中花呈粉色;栽在PH值4-4。2的微酸土壤中,花色加深变成浅红或橙红、玫瑰红。因酸性土壤使花青素起了变化。在开花前喷350至400倍稀释的食醋液(9、10、12、1、2月各喷一次)或400倍稀释的的磷酸二氢钾液(8、9、1、2月的下旬各喷一次),能使花青素起变化,粉色花变浅红、红色、橙红、大红、玫瑰红。在土壤中少施一点过磷酸钙和硝酸磷,也能使花色加深。2。让花变紫:白色茶花或菊花、粉色杜鹃,栽在中性土壤中,花青素起变化,花色变紫。粉色茶花瓣也会变藕色或紫色。白色菊花经阳光照8-10小时,可变紫色或白中串紫、红紫色。白色大丽花在阳光下,也可变红或紫色。白色的赤龙卧雪杜鹃花可通过光照变成紫色。每天光照8小时以上,红条加宽,能出现紫条斑的变种。3。让花变黄:胡萝卜煮熟,放在水中沤制20-30天,充分腐烂腐熟,加水25-30倍,浇在花盆内。每月浇一次,连浇5-8次,粉红色茶花、杜鹃可变成桔黄、桔红。4。让花变蓝:白色杜鹃用茶叶水经常浇,可出现蓝色或蓝条变种。
花色还要用物理学原理来解释。太阳光折射,会分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红光波长,紫光波短。酸性的花青素会反射红光,我们便看到红花。中性的花青素反射紫光波,碱性的花青素反射蓝光。类胡萝卜素有不同的成分,分别反射黄光波或橙光。白花不含色素,但组织内含空气,把光波全部反射出来。有的花瓣,表面有较多细微而整齐的玻璃球状突起,看起来好像丝绒,能像金刚石那样强烈反射光线,色彩就更鲜艳,如:某些月季花。
花色还有生理需要。光波长短不同,所含热量也不同:红、橙、黄光波长,含热量多;蓝、紫光波短,含热量少。花的组织(尤其是花瓣)都比较柔嫩。在野生状态,红、橙、黄花都生长在阳光强烈的地方,反射了长光波,不致引起灼伤,有保护作用。蓝花都生长在树林下、草丛间,反射短光波,吸收微弱的长光波,对它的生理作用有利。白花也多阴性植物,有的夜间开放,反射全部光波是另一种适应。自然界少有黑色的花,少数花偶有黑色斑点,因为黑花吸收全部光波,热量过多,容易受到伤害。
自然界绿花被子植物也少见。绿牡丹、绿月季、绿兰花、绿菊花、绿萼梅等都罕见。
《花卉趣味百话》(连载)九、花色为什么五彩缤纷的评论 (共 6 条)
- 海虹 审核通过并说 欣赏美文!问候朋友!欢迎来我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