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的领悟
本来题目是《给姐姐的一封信》,可是却发表不出,只好是这个题目
给姐姐的一封信
姐姐,您知道吗?有许多次,我打开散文网又立即把它关闭;有许多次,不舍的盯着散文网的文章傻傻的发呆;有许多次将从网中复制保存到桌面的文章发给您却又把它删掉。这样做,是怎样一种难舍又纠结的心情。
我累了,姐姐,真的累了,好想好想结束这七个月的散文网之旅。可是能真正回忆的又有多少呢?是一篇篇华丽又抒情的文章,抑或是怎么看也看不懂的那一首首诗歌?或者是那些朴实的真情表述?我不知道,可是,确实没有几篇能让人想得起来,叩击心灵的声音,你在哪里?
我知道就在我这里,我的心里,我的脑海里,可是我确实累了,怎么也寻不到灵感。
第一次加了您的,你就鼓励我多写作,并且还送了我这本您亲自写的《雪山行》。记得您第一次来我家,我便把《心灵的旅程》给您看,您说文采不错,只是描写的景物过于单薄,支撑不起每段的回忆与情感。于是我还是不服,便把《五月雨后荷塘色》打开给您“过目”,您看了,便说比《心》好一点,不过最后感情的升华显得有点突兀,无论我怎么给您看我的文章,你总是能挑出毛病。我虽有点儿泄气,但我从不是个轻易放弃的人,于是,我更加认定,您就是我以后的文章的评论者。(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您的《雪山行》,我粗粗的看了几遍,您告诉我情感的自然表达以及景物描写的层次,我都有略略的看了,确实,您的景物描写是全文最大的亮点,你字里行间的抒情表达得像高山流水一样的亲切自然,如咖啡与牛奶一样,融合得全美无缺。这更增加了我写作的动力。
每次,我发文章给您,您都从结构、情感、逻辑思维、中心、文笔来分析我的文章。一次次的建议,使我收益匪浅,一次次的评价,使我更加信心倍增;一次一次鼓励,使我温暖心间。还记得发许多文章给您,您都不厌其烦一一回复,心里的感动无以言表。回忆着其中的点点滴滴,心中只有无限的歉意与感激之情。
您是一位极其认真负责的女子。你建议我看《舌尖上的中国》、《中国行》、天涯论坛招福的文章,并且多次建议我看,说不要困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要多点发掘更多的题材,开阔眼界与思路,拓展思维,看看别人好在哪里,缺点在哪里,分析别人的文章,对自己也是很有好处的。
招福的文章我看了,是难得一见的好文章。他的文章主要是写乡村野史、帝王传奇为主,这样一个普通的题材,在她的笔下,人物却像活了一样,纷纷跃然于纸上,一件件枯燥的事情,被她写得活色生香,一个个平淡晦涩的历史事件,被她写得通俗易懂。看了开始,再想继续往下看,比看电视还过瘾。
您是一位心中充满爱和宽容的女子。两个多月来,我想,你快被我的连环夺命CALL弄得神经紧张了吧。许多个中午,我写完文章,打电话给您,您马上挂了电话,回信息说你们在睡午觉,叫我下午两点再发给你。有许多次,你在做实验,我又向您发出猛烈的“攻击”,你都接了电话,用温柔的语气解释着您的忙碌。许多次,您在外面办事,我打电话要求您马上回单位看我的文章,你都走得上气不接下气,小声应允了。有一次,您在外地旅游,接到了我的电话,您非常耐心的接听了我的电话,我急匆匆对您提出了过分的要求,您也没有拒绝,爽快的答应了。第二天一大早便找了个网吧,静静坐在那里,细心的评价我的文章。一个小时过去了,我还没有意识到您的朋友在等候您归队,可是当时你却没有说什么,只是事后跟我委婉的提了一下,说明几点钟发给您是最合适的时间。
你是一位善良的女子。当您身体不适的时候,却仍然坚持评论我的文章,每一句话都是那样在理,每一个建议都是那么中肯,每一个鼓励都那样用心良苦。后来,您工作繁忙,一个人都做三个人的工作,而且身体不好,时好时坏,可是你的敬业精神,你在百忙之中,虽然手机调成了静音,可是仍然会在下班后夜色朦胧时打开关了的,接收我传过去的文章,又忘我的分析起来。
写到这里,我心已经渐渐平复了矛盾与不舍,昏暗的情绪也一扫而光,姐姐,虽然,您与我没有血缘关系,可是您的关怀,却使我倍感温暖,不是姐妹却胜似姐妹;虽然,你不比我大几岁,可是,您的敬业与勤恳,您对我长期的支撑与鼓励,使我打消了放弃的念头,不是老师却胜似老师。
文章,对我来说,是一种寄托,更是一种荣耀。可是,当我过于看中荣耀的时候,却忘记了前进的步伐。现在才明白,选择了荣耀就等于选了负担,选择了像姐姐一样对待文章的态度:坚持,改变,求新,发展,才能使我从倒退的不适中寻找一个全新的自我。
谢谢您,姐姐!
祝: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