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青台抒怀

2012-10-04 18:39 作者:瑶台望月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青台,于我是一种情结。无论走多远,却永远走不出那份恋土恋乡的愁情。

青台,对我是一种记忆。无论身在何方,都是藏在心底的那份难以割舍的惆怅。

青台,一座高耸的方形夯土高台,奠基在曾经繁华的“华第一城——大禹故都”。

青台之名因何而起?也许岁月久远,难以考究。但古人言:东方谓之青。这不正暗含了青台位于禹王古城的东方吗?“青”字寓意生命之树常青。一个“青”字,好生了得!

青台之形缘何为方呢?也许正是古人所称道的“天圆地方”的理念之所在吧!

夏县人惯称其为“禹庙疙瘩”。规模宏大的禹庙已消失在无情的战火之中,徒留堆满古砖瓦砾、长满岁月沧桑的夯土废墟。层层夯土,静默无声,但却珍藏历史的积淀,雕琢远古的情怀,记忆岁月的年轮。当年的禹都古城,一定是绿地蓝天、日照清流;一定是商铺林立、车水马龙……一处处遗迹,一种种文物,重见天日,复原着曾经的大禹故都。青台上的残砖碎瓦上依稀可见:“长乐未央”、“千秋万岁”、“海内皆臣岁丰登熟毋饥人”等字样,记载着它的荣华与漫长,就像一部古城岁月的风云史,静静的镶嵌在那些斑斑驳驳的痕迹中,好像是在倾诉,又好像是在追忆。时光如梭,岁月沧桑,沉默的古城也有着它独特的浪漫和超凡的魅力,它静静地仰视着参天的日月星辰,俯视着人世间的苦难和美丽,好像一个坐化的高僧,在细细的端详着那段兴衰荣辱。(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直上青云,平地楼台。远远望去,浑厚而沉稳,俨然一副帝王之尊,孤傲地耸立在一马平川的旷野上,千百年来,承载了太多的纷扰喧嚣、离愁别恨,依旧心怀慈,俯身守护这方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历史。也正是青台的这种博大和善解,才使人们千百年来聚拢其周,刀耕火种,繁衍生命。在夏县人的精神世界,青台就是无声的碑,任斗转星移,任乾坤变幻,一样的淡定,一样的深邃!

对青台的眷恋是无需遮掩的,沿其走一圈,你就可以很快让这座古台的面貌清晰起来。《山西郡县释名》中这样记载:“县城北十五里有夏城,传禹所筑。今谓之禹王城。城内有(望水势的)青台,高百丈。”《山海经·涑水》中这样写道:“禹取涂山女,思恋本国,筑台以望之。”

青台是古禹都夏县历史上的八景之一,“青台晨雾”陶醉着多少文人墨客,也涤荡着多少世世代代以黄土为生的人们的心灵。一首小诗这样写道:“漫天疏乱山低,独驾小舟过小溪。是处铿锵响琼玉,悬雾落在禹城西。”

遗址是岁月的记忆,废墟是历史的院落。它像一本教材,又像一面镜子,告诉你昔日发生的一切;它像一道谜语,又像一组密码,启迪着你由古及今的思维。

青台,究竟上演过怎样的悲欢离合?相传,青台系大禹之妻涂山娇女思夫所建,又称“望夫台”。一曲穿越千年风雨沧桑的爱情绝唱,在青台时代回荡,感人、凄美而又不失浪漫。

遥想远古,洪水肆虐,泛滥成灾,民无安身之所,物无萌生之地。那水不是静水流深,也不是平湖秋月,而是波涛汹涌,惊涛骇浪。禹的父亲鲧,以他的实在,他的勤奋,他的努力,踏踏实实以“堵”的方式,奔波于洪水之间。但最终,水没有堵住,他的一条命,最后被堵在黄泉路上。大禹,万众敬仰的部落联盟首领,背负着父亲鲧治水殒命的沉痛,受任于危难之际,奉舜帝之命,解苍生之苦,治理洪灾之滥。大禹从父亲身上继承的,是不屈不挠的精神,摒弃的是顽固不化的保守。在公愤与亲情的纠结中,只身一人,随身携带的,只有那把挖土或铲土的木锸,还有那顶偶尔可以遮挡风雨的草帽。身披锱衣,手执耒锸,凿龙门,涉九州,会诸侯于会稽,劳身焦思,栉风沐雨,开山劈石,疏通河道,引水入海,历经秋13载,跨越坎坷数万里,平息了所谓“名川三百,支流三千,小者无数”的水患,令水行其道,使民得陆处。从此,九州大地,风和日丽,歌舞升平。满脸乱须,疲惫而苍老的大禹,在眉宇之间,浮出淡淡的笑容。

禹是值得歌颂的。历史不会忘记伟人的大爱大德,有联为赞:“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疏通江淮河汉。”他没有时间,的确没有时间!百姓的死活,国家的安危都让他时刻不能停下脚步……不是他不想回头,而是他不敢回头,他怕回头的那一瞬间,无法抑制自己情感,或潸然泪下,或号淘大哭,半生的努力,一生的打拼,或许就在这一刻,前功尽弃。他只能迈着这样坚定的步伐,义无反顾,走向更远的远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一幅伤感别离图。我仿佛看到:娇女正倚在家门口,远望着夫君远去的背影。想弱弱地一声把他喊回来,却不敢。男人有男人的事业,儿女情长,会毁了他的一生。那个孤单远去的背影,带走了夫人山高水长的张望,是夫人永远的恨,也是夫人永远的爱。

涂山娇女,仪容端秀的江南女子,只因爱慕为民治水的英雄,与年逾三十而未娶的大禹,情定终身,千里相随到禹都。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新婚仅四天,娇女就别情依依送君远足治水。巍巍青台,见证了娇女思念夫君的浓浓爱意;碧碧芳草,吮吸了娇女盼夫归来的点点泪滴。娇女用虔诚祈祷支持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业。山峦叠嶂,河海纵横,又怎能遮挡住娇女那忠贞的日吟唱:“等待你呀,多么长久!”历史的风雨洗不掉这心心相印;禹都的云烟,氤氲着这千古的绝唱。于是,十三个春秋的交替,大禹依然如初的忙碌,女娇义无反顾的等待;大禹扮演着一个负心汉,女娇演绎了一个痴情女;大禹成为了全天下的英雄,女娇则成为了英雄背后伟大的女人。当多少情深意重已成往事,爱与恨悠悠,人生事太匆匆,春秋飘流,青台成了某种召唤、某种见证,他们的分离、他们的相望、他们的情意,他们的……丝丝缕缕全在那高台之上了……

青台,挺立在弥漫着氤氲气雾的原野上。漫步于青台,脚下是厚重的黄土,头顶是高远的天空。我似乎看见了霜染鬓发、凝视远方的娇女。草丛中唧唧虫鸣撩拨起她想念夫君的思绪,于是她从春望到夏,从夏望到,从早望到晚,从夜望到晨。静夜里她纹丝不动,陷入了痛苦的沉思,晓雾里可见她魂幽思,潸然泪下的情景。晨风吹来,灌丛中传来噼噼啪啪之声,似乎就是夫君归来的足步,吹燃了娇女心中的喜焰,于是不停地手舞足蹈,欢喜若狂。风小了,那叶片发出沙沙声,又像是她不见夫君归来而发出的充满哀怨的声声叹息,从远古叹息到今……

青台突兀

今人把历史深情地凝望

大禹治水的故事

在老人们的烟袋锅里收藏

远望见屋顶的炊烟

你不曾回头

眺望到妻子的身影

你不曾逗留

倾听到孩子的啼哭

你不曾停留

三过家门而不入

这是世代经典的颂扬

洪水滔滔

吞噬了民众的哭声

英雄的眉头皱起了忧伤

巨斧高擎

牵引洪魔的浪头

疏通疏通

劈开了一个民族的欢腾

青台突兀

涂山女把夫君深情地守望

丈夫治水的壮举

妻子怎能不牵挂心上

新婚燕尔

别离匆匆

八载的寂寞空房

写满相思的泪眼汪汪

自己的骨肉

见到阿却两眼陌生四处躲藏

“候人兮猗”

这是中国的第一首情诗

娇女就是诗中的主人公

痴心的等待

深情的吟唱

青台的草儿绿了又黄

四千个日日夜夜的思念

却换不来你一次回眸

三过家门

依稀又见你远去的背影

不渴求玫瑰的芬芳

不奢求短暂的相拥

哪怕只是一个安慰的眼神

足以温暖我思念的凄惶

去吧,去吧

知道你心里苍生的分量

孤独也罢

寂寞也罢

等你归来

纵然山高水长

爱就是永远的信仰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96451/

青台抒怀的评论 (共 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