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舟中看霞荷花池的回眸

2012-09-14 11:55 作者:舟中看霞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姹紫嫣红的天匆匆走过,短促的日也在阵阵秋中停歇了炙热的肆虐。仿佛在一间,秋风霁月聚齐江城。在三峡宜昌城区中心处,有一座名为荷花池的公园。每到夏天,千姿百态的荷花,在方圆数里的荷花池里亭亭玉立,迎风摆动。真是美极了!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老人、孩子都流连在池塘边,看鱼儿在荷叶里游来游去,这份景致带给人们的是宁静、闲适的心境。

荷花历来是文人雅客赞美的对象。荷花品质高洁,真真出污泥而不染,小时候,我们家乡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荷花池这个公园了,宁静的夏日里,荷花伸开那阿娜多姿的枝叶,捧出白色的、粉色的、紫色的荷花。荷叶浮在水面,滴滴晶莹的水珠随风滚动。再过一段时间,莲藕也从荷叶里探出脑袋,好像一个个小精灵,在打探这神奇的世界。我们一些顽童趁着巡园人不注意,跳进荷花池,去挖那还未成熟的莲藕。……

记得我们还在晨曦微露的时分,夹着小提琴进入公园,来到池塘边练琴。那个时候,没有音乐老师启蒙辅导,也没有网络这些便捷的工具,琴谱也只能是相互传抄。每天晨练都是枯燥的《开塞练习曲》,夏日的荷花池,蛙声一片,此起彼伏。像是与我们还不成调的琴声比试着音量。以后,我们约了一些好乐器和唱歌的朋友时常到荷花池来练歌。其中有一位面目清瘦身材高高的小伙子加入进来。他的名字叫泉儿。无论是刮风下雨,盛夏严寒,泉儿每个周末都赶了来,参加我们的音乐Party。以后我逐渐得知,泉儿的家住偏僻的三江西坝岛上。他父亲早逝,母亲多病。家境不好,算得上是一贫如洗。他年幼的妹妹也因家里困难,无钱上学。泉儿早早地就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经常能看到他在江边码头上挑沙搬运,下苦力。生活的挫折磨练了他倔强的脾气,苦水里泡大的他从不向困难低头,也从来不泄气。工人们有时干活累了,就要泉儿唱唱歌解解乏,泉儿也不讲客气,扯开嗓子就是一曲《船工号子》,或者《人家的船儿浆成双》。为大家带来了阵阵欢笑,驱走了不快和晦气。有时碰到周末,泉儿在我们这里玩晚了,就和我抵足而眠。他比我见识多,阅历广,是我踏上社会的第一任老师。泉儿和我经常谈到:世事多复杂人生多坎坷,成长很艰辛,奋斗也不易。生存很严酷,有时也无奈。惟有生性乐观顽强进取,才能活的有价值,活的有乐趣。打那以后,我和泉儿经常参加市里文化宫、群艺馆里举行的文艺调演。泉儿的生活有积淀,嗓子又干净,特别是演唱的时候很投入,引吭有激情。我拉着手风琴为他尽情伴奏,尽量找准感觉,我和泉儿的配合可以说是天衣无缝,十分默契。我们的演出经常是大受欢迎。在市里夺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调演奖,争得了不少的荣誉。

参加工作以后,我再来荷花池的机会很少了。记得还是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带着孩子来荷花池看荷花,可惜面目全非,这里已经改建成水上乐园。荷花池也由当时的国家政协主席邓颖超题词改名为“儿童公园”。儿时眼里的满塘荷花再也看不到了。再以后,荷花池改成收费的公园了。于是,我在数十年里再没有踏进这个印象最深的地方。直到近几年,城市建设发展,儿童公园免费开放。于是晨练的、晚上休闲散步的,都汇集在这个城区公园。晚上,我在电大带课,来回都要穿过这绿树成荫、语花香的地方,寻找儿时的足迹。现在的荷花池,又恢复几十年前的模样,池塘里一到夏季,尽是各色各样鲜艳的荷花。清晨有老人们晨练的身影。晚上,池塘边人影憧憧,恋人们在这里品味着爱情的芬芳。

荷花池,那里有我青春的影子和童年,亦是宜昌人最难忘的地方!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87929/

舟中看霞荷花池的回眸的评论 (共 4 条)

  • 暗雪
  • 流年#转逝
  • 毕欣苗
  • 风语
    风语 推荐阅读并说 好文!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