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荒凉地带

2012-09-07 07:22 作者:公民话语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荒凉地带

大凡被称为荒凉的地方,都是人迹罕至,荒芜破败,缺乏生气。有时还会暗藏阴森和充满杀机。

在影视作品中,有描写发生在危机重重、险象环生的大漠风沙中的故事《新龙门客栈》,更有山高必有怪,洞深却生精的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久传不衰的妖魔鬼怪的故事。这些离奇的故事中,无不体现着凡是荒凉的地方,都是妖魔鬼怪横行的世界,到处乌烟瘴气,暴力、无序、寡廉鲜耻等等现象充斥其间。

荒凉地带,的确让人望而却步,但也会使人感到神秘和好奇。

因为职业所在,我也曾走进过一些可以称为荒凉地带的一些地方,也碰到过一些离奇的事情。只是不像艺术作品中的故事那样丰满和有趣,而是现实中残酷一面的真实映衬。

砂矿的遭遇(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2006年10月,P市L县的某乡某村众村民反映:他们那里至今却还存在着一股势力强大的黑社会团伙,这些人横行乡里,做着绑架、投毒、打砸、威胁、毁坏耕地、侵占农民承包的砂矿等等恶劣的行径,致使当地百姓人身、财产安全保障丧失殆尽。为此,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向上级反映情况,却连遭报复,甚至灭顶之灾。

我陪同省电视台一位中层领导前往该地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让人不可思议的场景竟在记者的眼皮底下相继发生……”这是我当时写的稿子中的一句话。这次是我按照时间顺序写得最具体的一篇新闻稿件。此稿件被台领导转到省公安厅进行处理了。

……,时近中午,记者赶到了某村。在村民的指引下,首先采访了含冤上访的村民D。他说:“在今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晚八点,来到我家里三个人,自称是市公安局的,进到屋里却二话不说,把我家的冰柜、彩电、洗衣机、挂钟、墙上的四扇屏、两个大穿衣镜等家俱全部砸坏,之后,便上了他们来时开的小汽车扬长而去。我们报警后,乡派出所、县公安局的人都来调查过,可至今还没有结果。”记者问他们是谁干的,有线索没有,D及其家人异口同声地说:“肯定是H指使人干的!”

记者又采访了另一个村民S,他把我们带到该村东北角的一个大水坑旁边,指着说:“这是我家承包的鱼塘,可现在一条鱼也没有,原因是在今年八月份全被H下药毒死了,H还唆使很多人把鱼全部打捞走了。这是我家已经承包了三年的鱼塘,直接经济损失达16万元。”记者问S,H为何毒抢他养的鱼,他说:“那天,我和另一村民等四个人去接客人,走到半路上,被H带着两车人莫名其妙地拦截、殴打,又把我们绑架到了某镇,在被绑架的同时还不断遭到人身攻击。被绑架的时间足有三个小时。另一村民的妻子G向110报警,打了几十次电话,却始终没有一个警察过来。下午就发生了鱼塘被投毒的事件。”

该村的很多村民都向记者反映,H是外村人,具体情况不了解,他于今年六月份经该村党支部同意进入该村,强占了其他村民正在承包的砂石矿,毁坏了大面积的耕地,对反映问题的村民进行过多次威胁、恐吓、绑架、打骂、抄家等等,使用了多种残忍的手段。他网罗了一大批社会闲杂人员、地痞、无赖、劳改释放分子等,在该村及该村砂矿范围内耀武扬威,不可一世。村民们说:自从H来了之后,该村就没安宁过,村民遭到袭击后,多次向110报警,都没人来管。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马上会遭到报复。为此,村民只有忍气吞声,听任摆布。

有几个上年纪的村民更是哭诉道:“我们虽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却好像与政府脱轨了,没人管我们的死活了。”

记者一行提出到砂矿去实地查看,村民们都大喊不可,个个露出惊恐、惧怕的神情,再三劝阻记者千万不要去,说那可是H的地盘,去了会有危险的。

记者不信,就开车沿着乡间小路赶到了该村西北角的砂矿前,下车一看:好大的面积!遍地砂堆如山,有几台大型的推土机和采砂机正在工作着。记者又开车顺着车道往砂场里走,迎面过来十几个气势汹汹的壮年汉子,一个个对记者虎视眈眈。和记者的采访车相近时,这伙人横着把路拦住,记者的采访车被迫停下。这伙人中有个满脸横肉的走上前来,用力拍打车窗,高声命令记者开窗,对他的质问,记者十分小心地好言解释,才被放行。但他们却紧随车后,到了砂场上一座房子前才停下。房子前有两辆白色轿车,通过电话向群众了解,原来那就是H的车。

此时,有一伙胆大一点的村民站在离砂场约300米处观看。

记者从这座房子往西走了约300米,下车进行拍照,突然从刚才那伙人那里飞奔过来一辆摩托车,直冲到记者跟前,欲阻拦记者拍照、抢夺摄像机,记者忙打电话报警,这两人才悻悻地离开,但往西没走多远(约200米)又停下,监视着记者。过后经了解,带头的那个青年叫Z,本身有一个轻伤案在身。

这时已至中午12时,记者又对面前被大量砍伐的防沙林进行了拍照。据群众反映,这里原有大面积的防沙林,现在却遭到了严重砍伐,全部用于砂矿开发,只剩下寥寥无几难以起到防沙作用。

到12:20时,记者在对另一处毁林取砂现场进行拍照时,群众打来电话,说刚才拦车的那帮人都带有枪支,土造的,长短枪都有。在骑摩托车的两个青年前去阻拦记者时,这帮人都拿枪对记者瞄着。记者们一听,顿时感到一阵紧张。

据村民反映,这片砂场有2000多亩,由好几个砂矿组成,中间有一条东南——西北走向的河流穿过。结合当时的情况,记者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空旷、肃杀和阴森的气氛。

到12:27时,记者还没有完全离开这片砂场,又接到村民电话,说H带着一帮人用大型推土机正在毁坏一村民承包的耕地,这块耕地已种植了小麦。

犯罪行为正在进行,矛盾正在激化……

记者马上拨打110报警,替村民反映了这个突发情况。

到了下午1时,村民又来电话说,在H毁坏耕地的现场,被毁耕地的承包人家的两名妇女对推土机进行阻拦,遭到黄延军及其打手的一阵暴打,这两名妇女已被打得躺在地上站不起来了。村民又说已拨打了110,同时请记者也打110督促一下。

记者立即向110打电话,说明群众的意思,请求快速出警。

接着记者又连续打了好几次电话进行督促。可直到下午3:30记者离开时,仍未见到出警人员到达现场。而从记者开始报警到此时已足足经历了三个小时。

到晚上9时,记者返回省城,又接到群众电话,说被打伤的两个人住进医院后,在晚上还遭到H等人的骚扰。

……

这篇稿子的原标题是“黑社会势力猖獗,民不聊生;派出所执法不力,民无所依。”也许网上还能找出来。

从这篇稿子中可以看出,这个地方,村庄稀落,围绕着一个大砂矿,村庄则成了砂矿的依附。而这个辽阔的砂矿,空旷萧条,足有两千多亩的面积。黑社会横行其间,公安打击不力,害死几个人不被人发现是不成问题的。所以,不但周围村民畏之如虎,就是记者碰到这样肃杀、具有严重生命之忧的惊心动魄的场景,过后也是冷汗淋漓。

西北大漠之旅

2011年5月份,我接到滑县一名老乡的投诉,称她的儿子在十六年前被害,这些年她一直奔波,可始终没有查清楚儿子的死亡真相。但在处理儿子的后事的问题上及一些人的一些反常表现,却是疑点重重。我根据老乡提供的诸多疑点,准备做一次细致的调查。就这样,坐上了西去奔驰的列车……。

我当时概括的文章的导读是:一名风华正茂的青年,在新疆吐哈油田鄯善指挥部做合同工,于1995年3月份神秘失踪,之后死尸被发现,家属却在数月后才得知。围绕此案中的尸体埋葬地、死亡证明、死亡时间、死亡真相等问题,死者的母亲数千里往返奔波十几年,至今却还是一无所知。这中间涉及的一些人和公安机关的解释,也是矛盾纷纷,各方都难以自圆其说……

围绕这些问题,一步步的调查下去,结果证明反映的情况完全属实。

调查的过程,就是在大漠深处的一次旅行。我写了几天的日记,乍一看就是旅游,实际上却是做一系列十分艰难的工作,只是内容不便公开而已!

茫茫大漠,本就漫无边际,再有血红色的夕阳的余晖覆盖,地、云、天虽有边界可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显得博大和深邃;死者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处在沙漠的包围之中,只能是一种附从和点缀,更显得不成比例和神秘莫测。死者何时被杀害无人知晓;死者的尸体是当地公安局的一名法医一手埋葬的,却自己还指认不出;单位领导的指认却又和法医指定的地点相距甚远。十六年后,死者的母亲站在砂石遍地的广袤的地面上呼喊着儿子的名字,灰黑色的地面上连一点回声都没有,好像立即沉入地下,没有任何痕迹,所以只能靠母子之间的心灵感应了。

因为我的调查活动,一定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所以,除了视线所及的好像静止的巨大空间不很适应但也不能说是和我作对之外,所到之处全都是谎言和敌视的目光。从那些毫不遮盖的敌意中,明显可以看出暗藏着暴力倾向。那几天,我虽然表面沉着冷静,对人对事交谈自如,而内心则是无时无刻不是提心吊胆,随时准备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危险的发生……

写着写着,又不想写了,恐怕一不小心会涉及一些敏感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也许还会有无数个神秘的事件等待着我的渉足。但不管所到之处有多么的荒凉,不管有多么的危险,我则还是会一如既往、义不容辞地走到最前沿……

2012年2月29日下午完稿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84503/

荒凉地带的评论 (共 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