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思绪纷飞
初春的季节,却俨然是寒冬的肃杀。汽车小心翼翼地行驶在云雾缭绕的山路上,漫山的冰雪装点着秋天的风景。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的同时,我却担心一个偶然就真的见不到明天的太阳。这并非是杞人忧天,凝冻了的山路,蜿蜒崎岖看不清方向。与其说汽车在山间行驶,还不如说是在冰雪上滑行来得恰当。
本来大可不必冒这险的,但春节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始终是心里一个打不开的结。家乡,一个让人无限向往与怀念的名词,加上春节的点缀,怎叫人不魂牵梦萦?我今年是搭乘汽车回家的,虽然一路风景如幻,却是少了几分欣赏的兴致,多了几分感动与回忆。那是四年前的春节,也是凝冻的天气,背井离乡的我们本来说好不回家过年了。老家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是叔伯们在催促回家团聚。爸爸心一横,不顾妈妈的坚决反对,叫上我和他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初春的风夹杂着蒙蒙细雨,仿佛要冷到骨头里去。我们是骑摩托车去的,同样的路,同样的风景,现在回想,只有一路坚持的鼓励。在这海拔一千多米的山上,我和父亲两个人自己站稳都很困难,却还要拖扯着两三百斤的车前行,其中艰辛可想而知。但正如真理所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事实证明,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我们就这样走完了几公里的山路。经过一天的舟车劳顿,终于在傍晚时分安全抵达。看着父亲疲惫的眼神,我知道他是幸福的。
家似乎从古自今都是经久不衰的磁场,以它无穷的力量吸引着每一个人。对于外出奋斗多年的父亲来说,家的意义尤其重要。所以,他会冒着风雪回家,就只为和家里人吃一顿饭,说一会儿话。但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是重温童年的记忆。
我的童年是在老家农村度过的,那里有太多关于幸福的诠释。记忆大多随着岁月的交替而逐渐模糊,但回忆却充满温馨。依稀记得,在刚上学的年纪,有一次放学回家就迫不及待地到田里看父母劳作,其实是想要向父母炫耀刚学到的知识,以赢得赞许。“爸爸,我们老师说了,你们都是老板姓!”他们先是一愣,随后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爸爸抱起我,在我鼻子上点了一下,笑着说:“小鬼,以后要专心听课哟!”后来才知道,原来我把老百姓说成了老板姓。每每说起此事,家里总免不了一阵欢笑。
看着沉睡的父亲,不知何时让皱纹占据了他坚毅的脸庞,让风霜染白了一头青丝。岁月的刀剑呀,你如何忍心转眼就让少年变老人?两年前,父亲换上了心肌梗塞,险些离我们而去。我不记得自己当时如何的天旋地转,只是一个人悄悄流泪。从那之后,他的身体便一直不好,但还是必须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奔波,还要笑着对我们说他没事。但我们谁又不知道他所受的苦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阵铃声,将我纷飞的思绪拉回现实,父亲问我是否安全到达。原来已经过了危险的山路,熟悉的景色映入眼帘,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想来,我算不得一个孝顺的女儿,会为一点小事和父母怄气,会厌烦母亲关怀的唠叨,也会几个星期忘记打电话回家问候。尽管这样,父母还是给了我所有的关爱,他们却从来没有要求我回报什么,甚至是一句简单的问候。突然想起曾经看到的一句话:“我们往往对陌生人很仁慈,却毫无顾忌地伤害自己最亲的人。”是的,也许是知道亲人不会背离自己,所以才肆无忌惮?我向来是不怎么喜欢谈论亲情的,总觉得那些文章太煽情。但在读了季羡林先生的《永久的悔》之后,我知道我错了,亲情是最无私的奉献,是人类最感人至深的情感。父母恩,比天高,比海深,说的一点都不错。好在我及时发现了,没有重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与悔恨。
窗外,是温暖的阳。我知道,我到家了。这片养育我的土地,这片我永远牵挂的土地。她没有秀丽的山川,也没有奔腾的河流,却养育了世世代代淳朴的子孙,载满了太多人间的骨肉亲情。午夜十二点的钟声准时敲响,灿烂的焰火照亮了半边天空,也照亮了亲情的来时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