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醉话:“舌尖上的小丑”
朋友喝高了,话匣子打开了,醉话连篇:
环境,小说体裁的三要素之一,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对于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信大家有切身感受,也耳闻目睹了不少呼吁、宣传。我今天感兴趣想聊的是关于人与生存的群体环境似是而非的零星感受。
人必定生存于一定群体环境中,尤其是有工作的人。回首多年前,我的生活、工作空间只是偏僻的一方小天地。离“闹市区”约有二、三里,一水相隔,背倚青山。开学期间倒书声琅琅,人语鼎沸,身影错杂,颇有生气。一到假日,只剩关窗闭门的教室,空荡荡的走廊,没有绿化美容的裸露空旷的操场。那一排低矮破旧的房子,是教师的宿舍,偶有大人小孩出出进进,其余剩下的是冷清寂寞。
也许是为了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寂,会吆三喝五的上桌打牌。有的纯粹是消遣,来点小意思,往往看得比玩得多,美其名曰“看电影”。喧哗往往要撞开门窗,像雨天雷声在空旷的校园内回旋。有的玩大意思,不容许闲杂人等多嘴骚扰,牌桌如战场,大眼瞪小眼,如同鏖战的公鸡,或沉着或急躁或沮丧,或春风拂面或横眉冷对,颇值赏玩。
经常大伙以某家门口为“聊天室”,男男女女,站着的坐着的,端着饭碗的,有时谈论着报纸杂志上的消息,电视网络上的新闻,倒也妙趣横生、赏心悦耳。可大多时候是谈论附近的奇闻轶事,评判熟人的过错失误,不恰当不合时宜的言行,加以足够的冷嘲热讽,脸上露出甜蜜的笑容。偶有所谓“权威人士”也掺入其中,含蓄遥控,作舆论导向,解散的结果总是大快人心,个个心满意足。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谈论取笑的“主人公”,任人说笑不以为意的大度者倒能和睦相处,其乐融融。自尊心过强、敏感计较的,被娱乐抑或“塑造”时有过激反应的,将有幸终年成为人们舌尖上跳来跳去的小丑,成为众矢之的。
不幸的是,我本是个自卑敏感、迂直冲动、多愁善感的家伙,遭遇可想而知。当年偏激的我总觉得这样的小天地,犹如闻一多《死水》里的一潭死水,不起半点涟漪,水面上横飘着残枝枯叶,只偶尔泛起无奈绝望的泡沫。也许有些过敏,夸大其辞,但当年有这种感受却是真实的。曾在日记里思考过出路:“怎么办呢?要么换个环境,也许会柳暗花明,另有洞天。要么沉浸于名篇佳作中,与古今名士贤人交往,沉浸于工作中不计名利,与纯真活泼的孩子相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今天已时过境迁,呆在花园一般的校园里回首往事,深感当初年轻的我给自己开的药方,书呆子气十足,不够现实不够睿智,没有找到症结所在,过多的夸大的归责于环境,选择了逃避。庆幸的是富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年这种看似幼稚的逃避,却让我的人生大有意外的收获,莫不是歪打正着?如以今天的成熟练达而言,其实真正重要的是调整自我,学会乐观勇敢机智豁达的面对环境,既能融入环境,又不迷失自我。像人们所说的:我们有时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我们有时可能无法左右天气,但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态。
唉!孰是孰非?孰对孰错?
朋友醉话:“舌尖上的小丑”的评论 (共 4 条)
- 墨白 审核通过并说 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