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沈江平随笔

2012-04-15 15:37 作者:沈江平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题毕业合影

风尘仆仆聚羚城,相识相知建深情。

寒窗四载将别离,惆怅满腹泪濡襟。

诸君今后多努力,任重道远知难进。

路漫漫兮其修远,自强不息宏业兴。

1995年10月于碌曲(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岩上松

在飞衔叼着的嘴里,不慎遗落下一颗松之果实,于是,在醴陵般的滋润下,在阳光无私的温暖抚慰中,贫瘠的岩崖缝隙中,一个崭新的生命在厄磨中萌芽了。

那峻峭坚硬的岩石之隙,是何等的狭窄,但为了生的欲望,这嫩弱之躯便在岩隙中苦苦挣扎,挺过料峭寒风的萧瑟,显出了抗争的本色,在春风的吹拂下,在雨露的润泽下,小小的种子便生发出了幼嫩的黄芽,随着天气的变暖,时间的流逝,小芽终于露出了岩缝。逝者如斯,风物依旧,去春来,缺土少水的小芽一天天艰难成长,茁壮拔高。

日月如梭,斗转星移,时间只能考验历史,却难以扼杀一个抗争向上的生命,孱弱的幼苗渐渐长成了小树,时间一天天的在延续,岁月一年年地在流逝,历经了多少风吹雨打,挺过了多少艳阳炙烤,小树经过顽强的抗争,在血与泪的洗礼中,在苦与难的抗争中,终于长成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松。春天,它在雨露的浇洒下,青翠欲滴,生机勃勃;天,在烈日炎炎的炙烤下,钢针般的松叶始终保持着刚直不阿的秉性,毫无屈曲之势;秋天,大多数草木早已经不住风霜的考验而卸下了绿装,此时此刻,只有你,视肆无忌惮的风霜雨不屑一顾,仍然绿的出奇,绿的动人;冬天,无情的严寒侵袭着大地,寒霜暴雪忘乎所以的向高高生长在空中的你猛烈袭来,你却在风霜雪雨的洗礼下愈发气宇轩昂,伟岸高洁。

啊,伟哉,岩上松!只因你如此的坚强不屈,奋发向上,才成为丹青妙手写生作画的壮观奇景。只因你历经缺水和贫瘠的磨难,艰难的成长历程中浸透了抗争的汗水和血泪,因此你成为文人墨客讴歌礼赞的偶像。你的成长历程,印证了岁月的流逝,见证了四季的更替,你的粗糙如鳞的皮壳,记载着年轮的沧桑,书写了生命的悲壮!在摄影家独具灵感的视觉中,你被他们摄入绝妙的佳景,而你却喜怒无色、默默无闻…… 你的这种品格,不正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备受屈辱而坚强不屈的伟大精神吗?

有感于此,随兴赋一蹩脚绝句歌以咏之:扎根立地岩缝中,任尔风雪严寒侵。屹立云霄坚如鼎,高风亮节生意隆。风中莫作墙头草,雪中应如岩上松。

1996年4月3日于碌曲县玛艾乡

根之赋

树木花草,都有蕴藏在地层下的根须,虬虬曲曲,粗细不匀,深深地吸吮着枝干需要的水土养分。生机蓬勃的春天,树木花草争先恐后地吐露出碧玉般的绿色,给明媚的春光平添了不少秀色。夏天,花卉争奇斗艳,姹紫嫣红,树木峥嵘,绿荫如盖。秋天,在深沉的季节中,霜天红叶,层林尽染,果树缀满了累累硕果;冬天,在萧瑟寒风中,草木萧瑟,顽强的树木伫立在空旷的原野上,坚如磐石……

所有这些,无不与根息息相关,丝丝连牵。为了生命,为了绿色,为了鲜花,为了硕果,那地层的根须在竭尽全力为花蕊、树冠的芬芳和繁茂即使干枯也在所不惜。这种乐于奉献的精神,使怀有一颗善良之心的人激动的无不为之动容。

在贫瘠的土壤中,些许树木花草之根在雨水的冲击中裸露出来,还有一些,横穿于路基之下,地久天长,便也被行人踩踏的褪掉皮后显露于地面。此时,他们历经的磨难不言而喻,何等艰辛而悲壮……但为了树干的繁荣和茂盛,费尽气力地汲取地下的有机成分,久而久之,便在沧桑岁月中干枯的如嶙峋之骨骸。不信,你细看一些干枯的树,其根因过早耗尽了气力而伊始干枯腐朽了。

在山洪的冲击中,树干因根须深深地扎于土层深处而未被冲垮倒下;在风沙肆虐的沙漠中,树木因根须牢固坺地而纹丝不动地抵挡住飞沙走石……

但是,惯于注重外在美的人们,又有谁曾会想起根之默默无闻的贡献呢?聪明的人啊,当你在为万木峥嵘的春天、烈日炎炎的盛夏、硕果累累的秋天、白雪皑皑的严冬书写四季赞歌时,千万别忘记在大地的母体里,蕴藏在地层深处的脉脉根之经络,它们也在为大地变绿,为树木花草的勃勃生机和四季的不同变换景致付出了拳拳心!

1996年4月4日(清明)于碌曲县玛艾乡

关于清明的断想

布谷鸟的翅声划破了天空的宁静,鸟儿叽喳地欢呼起来,煦暖的阳光慈祥地照射着萧瑟了一冬的大地,高原的原野不再是冰天雪地了。

四月渐至,严冬期间一贯阴霾的天空不在绷着堪陋的面孔,湛蓝色替代了昔日的苍白,大地展现出一派风和日丽、春和景明之象。向阳处的原野上,小草黯然滋长起来了,竞相吐出了那抹淡淡的绿色。

在通往烈士陵园的城郊小路上,一簇簇老少男女诸色人等,合力擎举着写有“奠”字的扎将精致的花圈,缓缓地前移着,陵园内,早到的人们,已将花圈敬献在一排排墓碑前,肃静地伫立着,哀悼着。县城各所学校的中小学生,也在老师的带领下站在了队伍的后边。各单位领导手执铁锨为墓冢培填着新土,此时的场面,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了似地格外肃静。

清明节相传是在很早时候,人们为纪念功臣伍子胥而遗传下来的,也曾叫“寒食节”。传说这一天不见炊烟,人们以“凉食”充腹。随着语言的演绎,如今用“清明”一词也可作为各级官员的律己名言,即为官须“两袖清风,磊落光明”。但是,在今日的个别地方,偶见报载,一些肩负造福一方父老乡亲重任的领导趁度假过节之际,大搞筵宴,喝他个痛快,吃他个铺天盖地,这种恶风,闻之让人深恶痛绝,如次作剧,使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们在九泉之下也难以安息。无数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经过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才赢得了和平盛世,它使我们永远铭记当今的和平环境来之不易,唯有不忘先烈遗志,把每年清明节期间对革命先烈的哀思化作满腔热情辛勤工作、鞠躬尽瘁,努力做出应有的成绩,才使这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彰显出它应有的涵义,唯有这样,春秋战国历史上的功臣伍老也会为当今之炎黄子孙感到无比的欣慰。

湛蓝如洗的万里碧空静的出奇,它在这特殊的节日里为英雄的忠魂默哀着、沉思着……

1996年4月5日于碌曲县玛艾乡

且说“精品”和“名著”

时下,大至书店,小至书摊,不论是摆着涉及哪个领域和门类的书目,都是集综合性于一店,聚专著类于一隅,仅有关文学艺术的“精品”,就大让人目不暇接。

因为书目繁多,其他方面笔者几无拜读,由于对文学情有独钟之原因,故而常常留神于“文学艺术”之类,在不少书店书摊上摆的新近出版之书,本为一般之书籍,但其封面装帧大都格外精致,随之标价也高的离谱,观之无不让人瞠目结舌。莫说吾等工薪微薄之辈,就是收入优高丰厚之先生,也不观之望洋兴叹,望尘莫及。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今商海中,其他商品都有讨价还价之权利和自由,唯独书籍,在封底上明码标价后除非打折,就一定成死。

暂且不计上举司空见惯之例,仅从“名著”、“精品”之多谈起,也够累人的。原本是当代一般作家之作品,譬如散文类选编,偏要加上一个“当代散文精品”的雅名饰其封面;偏是小说中的《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金瓶梅》等等一般性的东西,硬要加上一个“名著系列丛书”之美名来促销,这不是专掏读书人的腰包吗?君须知,名著之美誉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的,精品也不是在封面上印有此类字样便成之为“精品”的。这两者大多都经过时间之考验,历代专家学者之公认才冠以此名的,如此这般滥用“精品”、“名著”,会使名副其实的“精品”、“名著”之成名作家和文界泰斗在九泉之下也难以心安的。

出版界之弊病除之以外,还有一个把种类略同之书篡改原名后堂而皇之出版的问题,什么“二十一世纪散文名篇精选”、“名家散文大观”等等,细阅内文,也就是普通作家的东西而已,几种版本都选自同一个作家的文章,但撰写“序”、“跋”者大多又为文坛知名人士,这种胡编暖凑的行为和坑蒙拐骗的目的让人细阅后气愤不已。如此这般大搞书籍畅销的编者和出版社,竟厚颜无耻地作出了抬价哄喊之吆喝,其良心何在你?其目的不外乎一个字,“钱”!

呜呼!在人类文明发展史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之时,仅有为“蝇头小利”绞尽脑汁、算尽心机的利欲熏心之大名作家和出版集团,此乃“文明盛世”文化事业之大不幸也!

1996年4月6日于碌曲县玛艾乡

试从“流行”谈起

历史向前发展,时代在异常迅速的进步之中,社会在两者的共同推动之下,处在日新月异和瞬息万变之中。随之,各类名目的时髦、摩登的流行东西,也如雨后春笋般时兴涌出,层出不穷,就在笔者执笔赘述之时,又有新的流行雏形在酝酿之中了。

郭富城、叶倩文、刘德华等歌星曾在一九九四年风靡神州大地之后,接着不知哪个新秀演唱的《祝你平安》又红爆起来,至今不衰。还有服装之类,八十年代喇叭裤曾一度独领风骚,而至九十年代时,“老板裤”、“超短服又独占鳌头,哎,几乎在各个领域都有其流行的东西,真是枚不胜举,多不堪言!

不知何故,在笔者看来,流行的东西都经不住时间的考验,事实也确实这般,这或许如果一旦长久流行下去,新的流行“绅士”便无颜出台登上大雅之堂了吧!最善捕捉流行色的,莫过于妙龄小姐们和视流行同生命的“阔少年”们了。他(她)们关注的焦点常能伴着流行色曲调和谐运行。为了赶时髦,追流行,常在衣着、发型上大费心思,为了尽快知道谁是最流行的影星、歌星,大花时间、精力“追星”亟不可待。且常以早知流行自诩为荣而居。否则,便有愧于流行的东西了。只是,追星嗅觉再灵的,再紧迫的“先驱”者,对一贯莅临大驾的“流行”感冒,也是闻风丧胆,唯恐躲之不及。好像这个“流行”如同黑旋风李逵重生,祸患无穷,早早避之方为上策。

为了赶流行而绞尽脑汁,枉费心机,这种精神是好是坏姑且不论。可君须知,流行到底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福音,我们要用实用、经久来衡量新生事物,而不能良莠不分统统视之为“高品位”的东西,这流行也常常与形式主义结伴而行,形式主义对工作的危害委实不浅,同理,流行与“经久”有时候也是貌合神离的。一旦考验起来,它便“东郭先生”般溜之大吉。

“流行”先生,希望多多保重自己,以免不失身份!

1996年4月7日于碌曲县玛艾乡

为生命而高歌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的一生短暂的如同空中恍然闪过的流星。如果你心安理得、无所事事、逍遥自在、得过且过、不以为然的活着,那倒也平静得多;而一旦你在夜阑人静、辗转反侧、苦思冥想中回首自己曾经走过的道路时,你一定苦恼重重,心意烦烦。

朋友过去属于死神,未来有待于们去开拓。既然过去平庸无奇,没有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苦苦奋斗一番,没有轰轰烈烈地干一番自己应该干的事业,那将宏图与壮志付与充满憧憬和希望的未来吧,不要以为为时已晚,结局已定。其实,只要你从悔悟之时起振奋精神,脚踏实地,从头再来,不虚度光阴,不蹉跎时光,认真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努力地干好自己应该干的事业,拥有充实、“闪亮”的每一个“今天”,那你已把握住了弥足珍贵的机遇,正在挽回失去的东西。青春韶华时光荏苒,年轻时代稍纵即逝,当一个人迈过20岁的门槛后,时间似乎加速般地愈发超快奔跑起来。纵然在此时,你精力充沛,风华正茂,激情满怀,但若不珍惜光阴,不钟爱事业,也对逝者如斯的时光除了感慨以外,别无他法。

一个欲被病魔吞噬的人,在弥留之际,才会感到生活在人世间是多么的温暖、多么的壮丽,只有在此时,才会大发感慨自己在有生之年未能珍惜光阴,未能做好事业,未能让自己的人生辉煌灿烂。其实,只要你仔细屈指数算,人的一生又何其匆匆,即使一个人能活到一百岁,时间也只有三万六千五百天。我们与其让时间在无声无息地逝去,碌碌无为过一生,还不如寸阴必争,扎扎实实勤奋一生。这样,临终弥留之际,即使没有硕果桂冠,但也在活着的每一天都为曾经扎扎实实地努力过,最起码未虚度光阴而无憾,只要每一天的日子都过的充实,才是人生的欣慰。一个双耳失明的盲人,一旦与光明永别后,他才感慨自己在耳聪目明之时未能加以保护和诊治,没有听取医生的良言,最后落得每天在黑暗中茫然度日懊悔不已,这时才深感光明是多么的宝贵啊。一些舞文弄墨者以及潇洒一时的歌星在活得空虚无聊之后,肆意发挥,为原本美好的生活涂上了一层摸之不去的阴影。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轻轻松松过一生”、“我拿青春赌明天”等,其实,每时每刻提示自己保持最清醒的状态,都会难免纰漏不出,岂敢浑浑噩噩,醉对人生。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高智、高尚和弱智、卑鄙者参差不齐,三教九流混于一体,天天保持清醒的大脑都难以保证差错不出,哪能留一半醉呢?果真照上所做,那我们这个社会还不知会乱成什么样子?

聪明的朋友!在我们拥有金色年华时,务必倍加珍惜,千万不能蹉跎,只有每天热情、高兴、快乐地迎来每一缕晨光,认真、严谨、踏实、负责地目睹着每一缕夕阳落山,热情、这样,我们的人生即使没有太阳照耀大地般的光辉,也会有星光闪烁夜空般的灿烂了!

1996年4月9日于碌曲县玛艾乡

盼望来信

身处异乡他地,难免产生思乡念友之情。于是,在心渴意殷之际,便欣然执笔,给远方的父母和天各一方的挚友写一封信,以此来抚慰干涸寂寞的心。思念是人世间的希望,而鸿雁传书则是思念之升华,也是连结友情的使者。

给父母写信,常常出于礼仪之尊,由于父母识字不多,只能工整匀称的书写,横竖撇捺,丝毫不能马虎。而给挚友写信,则爱一气即兴写成,连打草稿也懒得,这并非懒惰之性,因为这样,最能直抒胸臆,开门见山,豪爽洒脱。至于笔迹,那则草得凌乱不堪,根本讲究不了书法。如不细阅,就会读得前言不搭后语,笑料百出了,这也并非对挚友不尊,而是知此知彼心照不宣之见证。

常常寄出一封信后,边盼望着家中或挚友的佳音。无奈,有时十天半月,仍无音讯,常在邮递员送来单位报刊杂志时,首先关注的便是有没有寄给自己的来信。于是,长此以往,邮递员便知道了我盼望来信的脾性。如若接到一信,便小心翼翼打开,生怕弄皱抚脏信纸,格外轻柔的怀着欲要一目十行一气读完之势,火速粗看一遍之后,再从头到尾逐字逐句斟酌细看起来,直至末尾尚沉浸在欢快喜悦当中,一行行和亲切的话语,一句句温馨的祝福,都给人一种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愉悦感。

四季交替,节气循环,转眼又是一派明媚的春光之景,高原的格桑花在春的怀抱里舒展着纤细的腰肢,南去的大雁开始北归,随着一声声雁鸣,远方朋友给我的来信即将要莅临了吧!

1996年4悦日于碌曲县玛艾乡

自信

是一缕温柔的阳光,

暖慰了一粒绝望的种子;

是一丝温馨的春风,

吹拂得花儿芬芳四溢;

是一双有力的大手,

搀扶起佝偻的身躯昂首挺胸;

是一颗灵丹妙药,

医治了爱患痉挛和软骨症的病人;

是罗丹手中的刻刀,

雕塑了不朽的《沉思》;

是鲁迅手中的巨笔,

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是人类的灵魂和勇气,

教化人类直立行走并顶天立地。

1996年4月9日于碌曲县玛艾

中华颂

巍巍挺拔的珠穆朗玛峰,

是你昂起的头颅;

一顷千里的大兴安岭林海,

天然秀成了你的发髻;

鄱阳湖、青海湖……

是你明丽如波的双眸;

连绵秀丽的天山和逶迤起伏的祁连山,

形成了你微微隆起的鼻梁;

绮丽的长江三峡,

似你微微翕张的双唇;

蜿蜒盘旋的万里长城

是你崛起的脊梁;

那源远流长的长江和黄河,

是你涌动循环的血脉!

啊,壮丽的中华,

那秦岭大地的兵马俑,

戈壁广漠上的敦煌莫高窟,

真是神奇无比巧夺天工明珠般璀璨,

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和橄榄绿岛海南,

如孪生姐妹般风度翩翩……

边陲新疆的柴达木盆地,

无与伦比的富饶广阔。

还有那雄秀奇险的五岳,

堪世无双风光无限……

所有这些,

使我为你感到骄傲和自豪!

1996年4月9日于碌曲县玛艾乡

真诚万岁

人世间最大的渴望莫过于真诚和理解,最大的愿望莫过于辛勤的耕耘和付出能够得到应有的收获和回报。真诚和理解是友谊爱情不可缺少的调和剂,人一旦生活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上,为了工作,为了生活,就注定了这一生要辛勤操劳,苦苦奔波,在没完没了地操劳奔波当中,就必须和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长此以往,便和志同道合者结下了深情厚谊,和情趣不投者相走甚远,而维系这深情厚谊且使之历久弥新的“法宝”只有彼此间以真诚相待。

试想,一个人处在这个纷繁社会中,如果没有几个知心朋友,那将是多么的悲哀!《三字经》中云:“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向远”,其实,并非只有人刚从母腹诞生之时才是纯真善良的,在这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社会中,善良者毕竟是占大多数的,如果大部分人都心胸狭窄,私欲膨胀,利欲熏心,损人利己,为非作歹,那这个世界上还有真情和良知可言吗?在这个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的时代中,那些为了广大民众的幸福和健康默默奉献的人们不就是值得为一位同志可敬的人吗?那些与邪恶和不法分子作坚决斗争的人物不正是正义和善良者的化身吗?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人世间最大的财富莫过于一生有几个知心的朋友。其言可谓一语中的,坦荡明了。

当然,社会上也有以酒肉为重拼凑起来的狐朋狗友之辈,他们为了寻欢作乐,贪图安逸,视真诚于不顾,把善良当软弱,丧失人性,道德沦丧,此等人的灵魂又是何等的丑恶!只有在真诚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友情方可地久天长,四季常青。拥有真诚,即使偶有不足之处,因你以诚待人,胸怀坦荡,也会赢得志友们的宽容和理解。拥有真诚,会使你在生活中左右逢源,道路亨通,人缘极佳。拥有真诚,便拥有了做人的根基,能在艰难之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真诚是天空中那一抹灿烂的阳光,不管风云如何变化,乌云过后,阳光必将更加灿烂……

真诚,似晶莹剔透的水晶石,在白昼和黑夜永葆纯洁无暇,光彩夺目。真诚,似山涧淙淙甘泉,滋润着万木葱茏蓊郁,绿色永驻。真诚,似一块具有磁性的磁铁石,始终用它的南极和北极孕育着强大的引力。真诚,是冬日里的烈火,时刻温暖着漫漫长夜中驱之不去的寒冷……

真诚,祝福你——万岁!

1996年4月10日于碌曲县玛艾乡

第一场雨

阳春已过,时节进入阴历四月中旬了,高原的春天却姗姗迟来,就是万物复苏、草木吐绿的四月过后的五月天里,若果天气一旦阴沉起来,雪也便会如约而至。

今天的天气从早晨开始就不景气,铅灰色的乌云笼罩着莫大的苍穹,以往碧蓝如洗的天空再也看不到了,半空中浅淡色的云块错乱无章地悬浮着,并且越集越多,以至到达黄昏时分时,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光秃颓唐的高原白杨那灰白色的枯枝在微寒的春风中无力地摇曳着,由于叶芽尚未生出,那在风中的尴尬扭动,让人觉得此刻的动与静是那么的不协调。虽然白杨显出伟岸顽强的秉性,然而夹挟着寒意的春风却得意之极,神狂形颠,它的树梢和脆枝还是被动摇了。

伴随着风声呼啸而来的第一声春雷的轰然炸响,它震颤了沉闷了一冬的大地,雷声此起彼伏,惊颤着山川大地,风也被震怒了,在风雨的呼唤和诱导下,如柱的雨珠夹杂着弹丸般的冰雹便在大地上砸将起来,经历了一阵风雨之后,原野上的小草逐渐翕开了那惺忪的睡眼,望着雨露酣笑着,恣意吮吸着甘醴般的雨露,合欢着雷声过后的黄昏前的那一阵寥廓与寂静。不大的一阵时间,地面上便泥泞起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这万物孕育生机之时,这久旱逢霖的及时甘露,给干涸了漫漫冬春的生灵万物注入了琼浆玉液,而这滋润花草树木的雨露却默默地沉寂于沃野阡陌之中,其胸襟是多么的豁达、高尚和至尊啊!

润物雨露,使枯木逢春生机勃勃;滴滴甘霖,让花草竞长、幼枝含蕾。慈母般的情怀,甘于献身的精神,让人的心灵受到了多少感悟和慰藉。

1996年4月12日凌晨于碌曲县玛艾乡

春夜喜雨

寥廓宇穹墨云罩,苍茫大地春雷动。

料峭春风拂杨柳,如珠雨雹九天涌。

滴滴随风潜入地,滋滋润物万木荣。

问君何处绿意浓,笑曰神州满目春。

1996年4月25日于碌曲县玛艾乡

咏宝宝

秋高气爽十月天,宝宝诞生人世间。

细发长长双眸亮,调皮憨笑瞌睡酣。

体态柔嫩似弥勒,吃喝拉撒母难闲。

日出东方照环宇,洁行芳德永康健。

2011年11月30日偶成碌曲

写给妊娠中的爱妻

人生降世磨难多,坎坷成长劳苦经。

生儿育女本天伦,无奈痛苦一人撑。

呕吐难食身憔悴,腹隆体雍步难行。

一朝分娩历艰辛,母仪崇高古今颂。

2012年2月7日晚于碌曲

高原冬雪

大片小片纷纷落,天宇迷茫行人稀。

原驰蜡象景色奇,银装素裹峰峦皑。

江河静静似不前,原野茫茫如白炽。

飞雪化泥润草原,迎春兆丰沃千里。

2012年2月7日晚于碌曲

春节颂

岁月匆匆去,四季更替疾。

树枯叶落中,又是寒冬至。

岁末腊月近,新春悄然抵。

城镇货色多,乡村风俗移。

菜蔬运村头,年货新又奇。

大人忙里外,孩童着新衣。

亲朋好友聚,拜年又贺喜。

划拳猜令中,祝福道吉利。

日落夜暮时,红灯悄挂枝。

翌日天初晴,东方露红日。

草木萧瑟中,春意不觉迟。

平川暖意增,远山白雪皑。

阳光煦暖中,又是一年始。

2012年2月13日上午于碌曲

绝句四首

岩松

虬枝傲展沐山岚,扎根岩缝迎朝阳。

贫瘠雪雨全不怕,只因意志坚如钢。

劲竹

移苗小株植院中,沐浴光露初长成。

不管冬夏与春秋,叶绿节劲景更胜。

白杨

清明取枝路旁栽,培土浇水新芽长。

高原平川不择地,累月经年枝干壮。

洋槐

带刺枝干色显褐,扎根大地不择壤。

不管瘠坡与水塘,枝繁叶茂皆成行。

2012年2月14日偶成于碌曲

杂咏两首

龙江万古流

郎木圣地涌清泉,泽润草原肥羊牛。

川西藏乡沃野多,龙江两岸景色秀。

穿谷击崖浪拍岸,汹涌奔腾不回头。

迭山白水峡谷深,林海松涛任尔游。

百川汇集归大海,千壑百溪成河江。

跌宕起伏穿深谷,千折百回碧波荡。

江畔频频添明珠,截流发电送四方。

曲曲公路沿江行,青青阡陌麦谷香。

舟城多山江面阔,浇灌农田稼禾丰。

藏乡江南植被少,退耕还林万民奋。

龙江两岸秃岭多,综合治理山川兴。

滚滚江水千古流,悠悠历史古传今。

白龙如带绕陇南,水阔江平势如虹。

陇上江南气候润,泽被稼禾千古颂。

龙江出川又入川,汇归嘉陵成一统。

甘南涵水乃宝地,励精图治千秋功。

洮河千古颂

悠悠洮河源西倾,滔滔东流归大海。

高原甘南涵水源,泽被华夏美誉载。

洮水波碧涛声低,润野滋民万世泰。

曲环蜿蜒波涛涌,溉农沃野远山开。

草原壮景美如画,洮河两岸民风朴。

藏家自古崇自然,敬山畏水情意笃。

冬去洮水成流珠,坚冰铺岸美如璞。

春来江水绿如蓝,冰消雪融云影浮。

洮水岸畔藏寨多,古色建筑遗风在。

水丰草茂万木秀,名寺古刹添异彩。

经幡猎猎迎风飘,经声琅琅入耳来。

白塔径旁磕拜忙,转经颂佛虔意怀。

洮水有鱼名石花,形奇唇厚异地罕。

古将洮江誉圣水,禁渔古习今相传。

洮水源头景色秀,草原生息牧民欢。

清清洮水万古流,泽被大地沃陇原。

2012年2月14日夜于碌曲

登舟曲拉尕山观胜景有感

沈江平

陇上舟曲,古称西固,山高水长,谷深沟狭,地貌特殊,气候温和,境内颇多林海草地,深壑高峰。春夏秋冬,四季变幻,河川高山,景色各异,春夏景致尤以为甚,早晨旭日东升,峻山奇峰如沐金光,紫气光华灿然耀目;晌中日升中天,深山幽谷苍松翠柏参天蔽日,沟壑林涧鸟语花香流水潺潺,落英缤纷,花草遍地;薄暮时分,远山衔日,苍山似海,残阳如血,山光水色蔚为壮观,远山近岭巍峨苍茫。县域虽不及三千平方公里,却因高山平川迥异,地形地貌特殊,境内山峰绵延逶迤,河谷平川狭长纵深,地势山形以峻奇险秀著称,深沟峡谷凭静幽秘峭取胜,地貌、气候呈阶梯分布,层次分明,真乃“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也!县内尤以拉尕山、翠峰山、大海沟、大峡沟、大峪沟、黑峪沟、黑水沟等山光水色为胜。去夏与诸友驾车惬意畅登距离县城四十公里处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拉尕山览胜,游毕,诸友对拉尕山之山光水色绝美、风物名胜独特、生态植被完好感叹不已,赞誉连连,吾遂拟成蹩脚诗文歌以咏之。

滚滚龙江似玉带,巍巍青山气势昂。

山路蜿蜒偱谷进,曲环盘旋云雾荡。

赤壁神窟高千仞,飞瀑如练九天降。

高峡嵯峨疑无路,壁回峰转豁开朗。

树木夹道绿荫盖,清泉纵涧叮咚响。

水冽石奇犬牙错,落英缤纷花木香。

格萨神话今犹传,金戈铁马乾坤荡。

古磨悠悠轮回转,汗滴粒粒忆农桑。

古色建筑遗风存,农家旅游回味长。

民风淳朴庭院净,客居藏寨精神爽。

藏乡江南换新颜,拉尕儿女奔小康。

东山顶上白塔矗,佛寺深处经声朗。

近山葱茏有异景,远峰苍茫迎朝阳。

古松翠柏蔽天日,野花奇草吐芬芳。

盘旋山道林荫下,赏景石阶沿坡上。

遥望众山满目翠,近观奇峰叠亦嶂。

山景水色赏心目,湖光云影碧波荡。

逶迤峻山势如龙,钟灵宝地毓秀藏。

桦树坪上有洞天,山阔地坦云海茫。

登高壮观天地间,悠悠山高水又长。

2012年2月于碌曲

邮 编:

通 联:甘肃碌曲县双岔乡党委

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20651/

沈江平随笔的评论 (共 6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