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我想要的
我真正需要什么,也许这个问题在无数人心中划过问号,让他具体地说说,我想很少有人能回答上来。有需要的就有想放弃的,这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具体问题。这不是我们想不想要,是看我们需不需要。这里包含了人生的重大机密,另多少人迷茫在其里,很少能自我醒悟。
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访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因为那两个年龄段的真实可靠性很少有人怀疑。青涩代表蓬勃旺盛的生长期,生长和吸收的欲望没有掩饰的必要。从生长的情况就可知道生存环境和营养状况如何。虽然那个时期自己不能选择,可生长的过程留下了最纯洁的记忆。想要的和需要的统统从记忆里走出来,向自己述说着单纯思维里的冲动,验证每个时期因为不同的需要,燃烧着欲望的火焰。回首一望,原来那个时期一过,生命从需要到想要在不断更换着角色。
不可否认的是,我的青少年时期是需要代替了想要。匮乏的物质供应,基本一个模式的装束,青一色文化宣染,分不清高尚和卑鄙的界限。是非混淆在人们中间,祸从口出已经成为警句。没有人敢大张旗鼓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我生活在一个自然小村里,和小伙伴一起玩,每天要吃饭睡觉成了一种需要。大人们想什么,我不想知道。如果在玩的过程中和小朋友发生冲突,倒想到了父母。自己有理会大胆地去争,自己没理也会在父母面前说慌。说慌的真正意图是怕挨打。单调的生活习惯,就那么几个朋友,几乎没有心理不平的那种感觉,没有羡慕的对象。唯一想要的是身上少几块补钉,过时过节能饱餐一顿。当然,吃饱是关键,质量如何从不怪怨;衣能遮体则可,没有挑剔的条件。想要成了欲望,需要才是真真切切的生活。真实和单纯成为好朋友!
需要是生活必需的东西。想要便成了最不光彩的奢侈行为。在崇尚艰苦朴素的时代里,任何的奢侈意识都会自动化解。但这不等于骨子里没有。有几件事让自己记忆犹新,经常会用泪水去感谢父母。母亲是村里唯一的裁缝,我们姐弟的学费全在她起早贪黑的手上,我的记忆里,她没有按时休息过。记得7岁那年,她给我做了件黑布棉衣,一穿就是7年。续和补的痕迹每年都在变化,初中毕业穿着它还引以为豪!上小学2年级那年,不知看到谁使用了钢笔,非要父亲买,不给买就不吃饭。不知父亲从哪里弄来一支金星笔。我高兴地没心思吃饭,到学校向小伙伴炫耀。从没想过,我想要的别人也想要。第二天,我心爱的金星笔不翼而飞。父亲得知,举起拳头就打,吓得我一星期不敢与他碰面。还有一件是我至今认为吃饭最香的一次。6岁那年,村里驻着部队。训练过后,只留下一群羊和3个兵驻守。当兵衣服打补钉最普遍。他们3个的衣服补钉就落在了母亲的手上,母亲从来不向他们收钱。有一次,母亲让我给叔叔送衣服,进了门,有一个叔叔把门关好,另一个把我抱上炕说给我吃点我没见过的。不一会,香喷喷半碗大米和猪肉丝放在我眼前。贪吃也许是动物的本能,人类致命的弱点就是经不起诱惑。那种香味很特别,想起就想流口水,以后再也找不到那种感觉。从那以后,幼小的心灵萌发了想要的欲望,想只归想,父母没能力给我!
从小习惯简单和单调,到年龄的徒增和财富的积累,已经让需要的和想要的把自己挤进滚滚洪流里,越游越不认识自己。像一个忙忙碌碌的搬运工,每天两手空空地回家。想要的每天在夜里盘算,,需要的还在增加。穿感觉不到舒服,吃正在失去甘甜,那种活蹦乱跳的青涩意识正在退色。成天大腹便便,似乎是一副生活优越的情调,满眼都是满足感。可是心理像污水冲击,罪恶感经常另自己喘不过气来。心理清鳞鳞的意识没有了,因需要变得丰富复杂了。但我很回念那种单调,一身轻松,思维单纯,精力旺盛,有强烈的向往。我不知道人为什么要那么复杂,上船容易下船难的痛苦,把多少人活活折磨死。可要财不要命的人不是减少,而是在增加。
当想要的和需要的渐渐满足时,物质和精神就变成了形式上的需要。用它来支撑门面,装饰自己的优越感,自己被装在虚伪的世界里,缺乏朝气,没有激情,名哲保身。看似幽雅乐观,可自己成了名付其实的消耗机器,所能消化的只是一碗稀食。这个时候开始想,什么是我想要的,细细一思,原来是那样简单。思维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欲望是生命的谗虫,排泄的功能永远大于消化功能,可是眼里永远看着前方,没人推动自己自动会往前走,这是动物特有的本能在驱使!(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那么什么是我想要的,简单快乐,每天有微笑相伴,精力饱满,身体健康,不想奢望其他!
什么是我想要的的评论 (共 2 条)
QUAOHAITANG:对啊其实简单的生活 才是最好的 简单的幸福 好象伸手就可以触摸得到
~雪娃娃de^忧伤☀:不错,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