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张说《论语》·连载82、83

2018-03-28 04:36 作者:张关林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张说《论语》·连载82

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注释——喻:明白,懂得。义:合乎正义和道义的事情。利:私利,财利。)

(白话文)孔子说:“君子是根据是否符合道义来行事的,小人是根据是否有利来行事的。”

(张说)再次强调一下,孔子说的“君子与小人”,不是指两类人,而是指两种品行。如果把人分为君子与小人两类,就进入误区,因为堪称君子和小人的人大概只占人口1%左右,99%的人都程度不同地具有君子与小人的品行。我们只有把孔子的君子论用于个人身上两种品行的抑扬,才是有意义的。

首先,我们认识到君子与小人是同居在自己身上的,只是比例不等而已。其次,所谓修炼,就是压制或驱逐身上的小人品性,加强君子品行,这样我们就会经常用义利等君子尺度来检查自己,有意识地自律,才能使人品得以逐渐纯化,。(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前面说的“放于利而行,多怨”,是从功利角度来指出行事不能利益至上。本节从高尚与卑鄙的角度来指明,利益至上是人格低下的表现。

张说《论语》·连载83

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白话文)孔子说:“看见贤德之人,要想怎样来向他看齐,见到缺乏道德的人,就该告诫自己不要像他那样。”

(张说)这是孔子提倡的道德修炼的一个方法。用现在话说,就是与人交往,要有意识地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并以别人过失为鉴,不重蹈覆辙。如果坚持这样做,人品提升是非常快的。不过这个要求如今早成奢望,只能供有缘者参考了。孔子理论的精髓是自责,而如今人心在朝“自大”的方向迅奔。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64388/

张说《论语》·连载82、83的评论 (共 11 条)

  • 淡了红颜
  • 听雨轩儿
  • 心静如水
  • 春暖花开
  • 倪(蔡美军)
  • 浪子狐
  • 雪儿
  • 江南风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襄阳游子
  • 程汝明
    程汝明 推荐阅读并说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