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永远风行的挂旗船(7)

2018-01-18 15:35 作者:宜昌石头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永远风行的挂旗船(7)

那个看似勤政节俭、却鲜有作为;看似平庸、却十分多疑的道光皇帝(1782-1850年)在位期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1840年鸦片战争,成为了中国历史的分水岭、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而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也正式敲响了大清帝国的丧钟。到了咸丰皇帝(1831-1861年)上台以后,他企图重振纲纪,除了重用曾国藩等汉臣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大力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试图开启洋务运动,但此时的大清帝国早已是内忧外患不断,国库空虚,无奈之下不得不巧立名目,听取手下人的教唆,创办以“厘金税”为主体的各种苛捐杂税,但最后依然以更为屈辱的签定了一系列新的不平等条约而收场。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急剧激化。不堪忍受清王朝残酷压榨和外国侵略者疯狂掠夺的各地人民群众,纷纷组织起来进行英勇顽强的抗争。到了咸丰三年(1853年),提出解决生产资料与产品分配的田亩制设想,体现农民阶级要求废除旧有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的太平天国运动席卷江南,清王朝不得不派兵讨伐。 咸丰皇帝刚上台时,国库里还有存银800万两,打了两年多就只剩29万两了。朝廷只好削减俸禄、卖官鬻爵、发行纸钞,但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依然是国库空虚、捉襟见肘。也就在这个时候,刑部侍郎雷以諴(1795-1884年)奉旨到扬州的江北大营帮办军务,其实也就是为包围太平天国天京(南京)的数万清军找钱。

雷以諴身边的一个幕僚钱江发现,扬州正位于富饶的长江下游,是南北商贸往来要冲,加上商业活动频繁,灵机一动,就建议雷以諴以钦差的身份,命令各级衙门在水陆要冲设置关卡,对过往货物按货值多少强行派捐;同时在扬州城内派人巡视,对开店的商人按销售额强行派捐。由于捐率都是1%,即1厘,因而前者称为“行厘”,后者称为“坐厘”,两者统称“厘捐”。当然会有一纸文书,对那些赞助了军饷的以资鼓励,不过和历朝捐纳一样,也就是一纸空文而已。

正在为军饷发愁的雷以諴决定一试。先是向扬州附近乡镇的米行强行派厘,标准是每石米捐50文。可是没想到,仅仅半年之间,竟收了2万串钱(每串1000文)。大喜所望的雷以諴马上向朝廷上奏表功,称赞这种做法既不扰民、又不累商,“细水长流,源源不竭,于军需实有裨益”;并建议江苏巡抚、江南河道总督也在各自辖区“一律劝办”。那位很差钱的咸丰和他身边的那些为了钱绞尽脑汁的大臣们都觉得“厘捐”跟其他类型的捐纳没什么区别,于是在谕旨里同意继续施行。

这道“上谕”被奉旨搞钱的雷以諴当做“尚方宝剑”,除了在扬州全面实行的同时,也大张旗鼓地在另一交通要道中心的泰州设立分局,把厘捐的征收范围从大米扩大到各类粮食、禽畜、油盐酱醋、糖茶布匹、锅碗瓢盆、纸张药材、丝绸白酒、钱庄票号。也就是说,所有的商人贩运所有的商品、所有的店铺售卖所有的商品都要缴纳厘捐,概莫能外。而江苏巡抚、江南河道总督见雷以諴尝到了甜头,也起而效仿,在各自防区征收厘捐。据史料记载:“只一年功夫,捐局就遍布大江南北。”(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56919/

永远风行的挂旗船(7)的评论 (共 8 条)

  • 程汝明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雪
  • 墨白
  • 鲁振中
  • 淡了红颜
  • 王平如是说
  • 心静如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