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坚定不移党风建设,驰而不息纠正“四风”

2017-12-28 11:46 作者:紫气东来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文章反映的情况,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再次表明“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一重要指示一针见血、切中时弊,充分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向全党发出了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改进作风的行动号令。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殊作用。为此,无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还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党中央牢牢抓住作风建设这个“牛鼻子”,中央政治局更是以作风建设开局,向全党传递出强烈信号,那就是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风问题无小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在基层,各种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树倒根存,值得全党上下警惕。

新华社的文章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开始,全党上下纠正“四风”取得重大成效,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如:一些领导干部调研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调研现场成了“秀场”;一些单位“门好进、脸好看”,就是“事难办”;一些地方注重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有的地方层层重复开会,用会议落实会议;部分地区写材料、制文件机械照抄,出台制度决策“依葫芦画瓢”;一些干部办事拖沓敷衍、懒政庸政怠政,把责任往上推;一些地方不重实效重包装,把精力放在“材料美化”上,搞“材料出政绩”;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将责任下移,“履责”变“推责”;有的干部知情不报、听之任之,态度漠然;有的干部说一套做一套、台上台下两个样。新华社文章揭露的“四风”的十种新表现,值得我们高度警惕。那些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对“面子工程”乐此不疲的党员领导干部,说到底是不愿干、不肯干甚至是不会干、干不了,根子还在于理想信念不坚定,党性不强,思想不正,作风不纯,这与人民公仆的形象格格不入,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背道而驰,危害极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各级单位就老问题谋划出新对策,让党的作风建设下狠招。严查深究,以强调求真务实破除形式主义。正如俗话说“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要破除形式主义,就要从求真务实出发,检查标准精准化多维度化,引导干部以实干出政绩。追责问责,以推动效能革命破除官僚主义。只有在工作上推动效能革命,压实干部“两个责任”,做到有权必有责,失责要追究;思想上监督干部摆正人民公仆身份,真正把群众的“表情包”作检验工作的“晴表”,才能让官僚主义无处遁形。不忘初心,以坚持群众路线破除享乐主义。警钟长鸣,以宣传上行下效遏制奢靡之风。遏制奢靡之风,第一要务是发挥好领导干部“头雁作用”,加强对主要领导人的思想教育,树立标杆,领导班子建设好了,队伍自然就会有方向有纪律。

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时至今日,广大群众最担心的,就是问题的反弹、“四风”的回潮,最盼望的,就是常抓不懈、保持长效。习近平的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摆摆表现,找找差距,抓住主要矛盾,特别要针对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拿出过硬措施,扎扎实实地改。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接续奋斗。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54657/

坚定不移党风建设,驰而不息纠正“四风”的评论 (共 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