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尽其能才尽其用
入冬后一个寒风凛冽的夜晚,还是那条熟悉的街道,此时美丽的霓虹灯无处不炫耀着流光异彩的魅力,然而在这灯火阑珊的光海中,这里曾经的喧闹繁华景象已经被寒冷的狂风吹走了似的,路人一时间不在那么从容淡定悠然自得的在美丽的街道上闲逛了,寥寥无几的路人缩头缩脑裹紧衣衫,猫腰缩着脖子加快了往家赶路匆匆地步伐,街上冷冷清清的。
只有路旁那些做生意的个体户,为把剩下的货赶紧售卖掉不得不冒着严寒站立在风中向急匆匆往家赶路的人们吆喝着自己平板车上、担子里、地摊上的货物。喉咙里发出了那种乞求的声音:便宜了,便宜了。小贩们能忍受这样寒冷是因为提前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已经穿得厚厚实实,她们这些人也曾经是有岗位的工作人员,却在改革的大潮中因为单位不景气提前下岗走上了自主创业的新的人生道路。这些人的文化底蕴和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在各行各业兴起的创业中,人人可以当老板,但不是每个创业者都能成功,一时间有能力的人有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大好机会,知识改变命运的说法比较盛行,也就是说知识加上努力一定会有收获的,文凭热的学习潮流盛极一时并且愈演愈烈,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体现了文凭在各行各业的重要性,如就业、升迁、居住等等什么事情都拿文凭来说事无疑在生活中无处不体现着文凭进入各行各业的工作门槛的价值观,没有文凭又何谈人生的未来。
鼓励年轻人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是社会的潮流与趋势,此时从印刷业的兴旺发达就可以感受到掀起的读书热潮,出现了买书人与卖书人带动了这个行业的崛起,路边随处可以看到摆地摊售书的个体户的摊位,有正版的盗版的各路书籍,其中迎合高考的书籍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辅导教材,此时是颇受推崇的,读书学习是寒门学子改变人生命运的最好途径,知识改变命运可以让贫穷落后地区的乡下人走出穷乡僻壤的唯一成材之路,只有参加高考是最佳的路径于是天下父母不惜一切代价在智力上进行望子成龙的投资,可又谁知道大多数用心良苦的结果的个人命运又将是如何呢?
一时间粗放型的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图书市场也渐渐地繁荣了漂亮的图书封面名不见经传的书价格并不算贵,然而购买图书人的热情没有持久下去,似乎过了一阵子也就无人问津那些知识的图书了,人们一下子意识到了书不能教人吃饭只有参加高考的知识才是唯一的出路,考上好的学校才能找到好的工作,才是学习的目的。
我是那种比较幸运的人又赶上了当兵热的年代,退伍就能随父母单位分配了革命工作的好年代自然有了旱涝保收的工作,自然我没有怎么努力就有了工作是非常幸运的,每天上下班的路程需要二十多分钟,也喜欢一路上观察周围的事物,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悠然自得的我真的是命好运气也好。
一天忽然在我身后听到了放学的学生们像放飞的鸟一样自由自在地发出了快乐无比的嘻嘻哈哈的轻松的说笑声,一个个无所顾忌叽叽喳喳地说着内心深处对学习的感受:“我的学习很认真,却怎么也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另一个学生也坦诚地交流着学习中的体会和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我也是一样的不知道怎么搞的,无论我付出多么大的努力总也追赶不上班内的那些个尖子生。”我向说话的学生们投去了一瞥她们并不在意我注视的眼神,这些下学骑着自行车的孩子们各个都背着沉甸甸的书包显得兴致勃勃,看不出彼此之间将来会有什么样明显的人生的差距,孩子们无意间的话语却让我陷入了深思,这些孩子们都要经历人生的高考,正如人们说的千军万马要过独木桥的。但我觉得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我认为这些孩子可以通过培养教育就可以成为各行各业的人才,所以无需所有的人都需要成为科学工作者式的人才。(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如果理想的话社会能否在教育上另辟蹊径地去培养人才,能不能忽略文凭式的人才教育就会让社会上做到人尽其用,而不需要所有的人都成为文凭的实践者,更不应该把文凭在市场中分为三六九等,更何况生活与工作中的分工不同,体现的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路上我却在一直思考这样无聊的问题也自有一份担心,我这样没有文凭的人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对于像我这样没有文凭人的人生结局一定是平庸的事实上也是平庸的人不过人生最终的结局都是一样的衰老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