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县西河,澄城人的母亲河

2017-11-20 10:41 作者:李剑锋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澄城地处渭北旱塬,沟壑峁塬起伏交错,造就澄城人质朴诚信和果敢强毅。在县城以西有条沟壑,沟壑之底有条河静静地流淌,这就是澄城人口中所说的县西河,西河发源于赵庄乡崖畔寨,沿途有千眼泉,泉水孜孜泛涌,是条名符其实的泉水河,这条河顺着沟壑流淌,穿越大半个澄城县,流淌出澄城这片土地言不尽的内涵和摄人心魄的风采。

河流、文明、风景和遗址从来就密不可分。西河流过的地方多是沟深,流出的是文明,让渭北旱塬熠熠生辉。我曾翻阅澄城旧县志,里面记载澄城八景,在西河岸畔就有六处,它们分别是荒陵暮(魏征墓)、古寨寒烟(亲邻寨)、洗肠故地(洗肠泉)、避暑行宫(隋公泉)、云门素练(云门谷)和罗谷丹霞(红罗谷),西河从深沟流过,不急不缓,不争不退,汲取了北方草原的雄浑与南方湖泊的绮丽,让荒僻苦焦的渭北旱塬缘与水涌出绮丽的风光。

在西河上游,前些年发现的良周秦汉宫殿,给这条河蒙上神秘的面孔,也印证了西河岸畔曾是秦皇汉武青睐的地方,在当地至今还流传着洪拳击鼓,这些铿锵表演尽现了汉秦战士的威武激昂。离西河不远有个镇子叫赵庄,每年庙会热闹非凡,庙会上社火表演和威风锣鼓,将古代战争金戈铁马的壮阔声势与关中汉子的淳朴率直表现得淋漓尽致。

走在西河东畔,多次听到老辈人还讲着秋晋襄公伐秦攻取新城和魏国将领吴起镇守西河抗拒秦韩的故事,沿河村庄有车盖村、教场村,亲邻村、上马店和下马店,这些村名都与古时屯兵密不可分,印证了西河岸畔曾经屯兵备战,在春秋战国,西河成了秦韩魏必争之地。

在西河中游,有座水库是五一水库,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成为澄城县城居民生活的主要水源。与水库隔河相望,便是瑞云观。这座古刹坐北朝南,衬托着尚书故里的“遮路遗址”灵气,为官清廉政的尚书潘友直是本乡本土澄城人,至今在遮路村,迎面仍能感受到潘尚书解甲归田、怡然自得的生活气息。

五一水库下游是永内水库,以下河道,河床裸露,河水渐渐断流,艳阳下芦苇杂草丛生,葱葱翠翠迸发着生机。县城八里老虎岭,这里沟深河清,光沟岔子就有二十多个,是逃难避乱之人杂居的地方,其中有座沟势突兀似虎头,恰半沟处有两座土窑似虎眼,老虎乃王中王,住在老虎头,让逃难避乱之人有了主心骨。这一带沿河聚焦起来村子就有四五个,人数不是很多,但姓氏极杂,多达四五十个,被人们称为“九州十八县”。(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因水聚在一起,靠水生活,听老虎岭八十岁的杨全定老人讲,上世纪七十年代,西河水旺,河面宽一到两米,河水清澈,常流不断,回到家中翻开县志,西河水年径流达到两千万方以上。老人指着不远处沟岔,说那里曾经驻扎着一个团,部队常饮西河水,兵娃子多为南方人,他年轻时偶尔见到兵娃子在河里戏水,而今部队撤走,远处那一排排窑洞,向岁月诉说着曾经的辉煌。老人指着门前沟岔,说在沟底曾驻有一个机枪连,说他现在居住的窑洞曾是连部,老人居住的窑洞已有百年,是他父亲年轻时箍的窑洞,窑洞建在半沟,与周边已凝成一体,历经风雨更加坚实。而今老人左邻右舍都搬到塬上,他仍固守在半沟窑洞之中,问起老人的固守,他说祖辈们心疼塬上肥沃土地,居住在半沟,他心疼父辈产业,舍不得离开,老人矍铄的面孔上透着坚毅与乐观。

老人讲,在沟底曾经有过水磨子和油磨子,以水流为动力进行榨油磨面,榨出来的油发着沉香,比现在用机器榨出来的油吃起来更带味。谈起泉眼,老人说沟底泉眼无数,泉眼涌出的水温热,每到清明,村里老一辈人仍下到沟底,用泉水洗目,洗后眼清目秀,一年心底都是亮堂。

西河就是这么神奇,一路清浅地流下来,没有其它河流补充,河道上却有数不清的泉眼,即使上游河道断流,但河道遍处是泉眼,泉水仍孜孜流出,又汇流成溪。西河流过的塬上,机井遍布,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河道泉眼出水量比以前越来越少,但是勤劳的西河人,在河道上淘洗泉眼,泉眼出水是愈来愈旺,他们将这些泉水拦聚,修建泵站,将细弱河水抽上塬,浇灌着周边的农田,与旱魔进行着顽强地抗争。

西河从县城边流过,那段河道被开发成水生态风景区,每天清晨黄昏,坡道上人来人往,络绎成群,多是到西河岸畔锻练之人,每每风和日丽,徜徉在西河岸畔,这里桥亭堤坝相连,十亩鉴塘影濯濯,千眼冒泉水汩汩,芦苇风中飘动,颇有洽川美景之韵。

西河因泉熠熠生辉。上游有处泉眼名叫隋公泉,泉形如匮,名曰匮谷泉,其水清澈可。据县志载:“隋公泉,隋文帝避暑时,宫娃曾浴于此,故名。水清澈可爱.两岸石山壁立形如匮,故名匮谷”。我似穿越在大隋,这里静时分,岸畔月光如练,行宫内妃嫔喧笑撒落在河面,她们走进清凉河水中,晚风中送来温馨脂香,飘散在星光点点的夜空之中,一切如境,美仑美奂,妩媚妙曼。

澄泉是西河最有“身份”的泉眼。澄城县制设于北魏太平真君七年,改汉徵县为澄城,选“澄”主要来缘“澄泉”。澄泉位于西河老桥南侧,直径不到1米,泉下及四周为石,泉水源源不断,甘甜纯美如酒。《春秋要纂》:“酒泉,周邑。今陕西澄城县西有甘泉水,俗呼县西河,出匮谷中,造酒尤美,名酒泉。”

西河有处泉眼更为神奇,是澄城人口中的“搠枪泉”。传言东汉光武帝与匈奴作战时,兵败至西河,士兵焦渴难忍,满怀希望奔至河边,哪料河床干涸,光武帝随手把长枪扎在地上,一股泉水顺着枪杆喷薄而出,士兵们喝饱后挥戈冲杀,转败为胜,一眼泉水拯救了一个王朝,后来光武帝在此修有殿台楼阁,成为行宫胜地。明末《澄城县志》载:“规模颇壮”。而现在搠枪泉已湮没于层层淤泥中,过往传说让西河更加雄伟与壮丽。

澄泉不远处是洗肠泉,泉沿四周围石,方方不到一米,常有油花浮于水面,据传通于海底。听老辈人讲一代高僧佛图澄来到西河边修行,佛图澄是酒肉穿肠过,进庙时他以西河水开肋洗肠,让清清河水除尽身上尘垢与污秽,心中是非与凡念,洗尽痛苦忧伤,干干净净进庙修行,虽然这是个美丽传言,但洗肠寄托着澄城人崇尚纯洁、向善向美的良好愿望,洗肠心愿就像经年不息的河水,成就了澄城老歌的美名。

经过西河老桥,桥正身上刻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万岁,中间是颗红五角星,桥侧身写着: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桥有些沉旧,但时代感极强,走在桥上,我心底更多是对历史缅怀,不由得想起那个风云激荡岁月,在世纪四五十年代,这里寺庙林立,香火旺盛,在红卫兵“破四旧”的棍棒下,昔日繁华成为过眼云烟。西河岸畔有条向南的小路,顺路不远处有四栋窑洞大小的普济寺,坐北向南,院内有口金代大铁钟,站在普济寺,我眼前窗棂纳万山,栏槛俯群木,眺望远去的西河,依约可以看出过去寺庙的兴盛之况。

在西河下游,是与景德镇官窑齐名的尧头民窑,西河水的纯朴和着尧头泥土,烧制出浓厚的黑釉,被外面的人称为“黑珍珠”,它以典雅朴实和遒劲雄浑的风格,映出了渭北高原上的历史生活原貌和时代气息。澄城艺人的厚重与勤劳在那灵巧的双手间,刻制出传神花纹,让动人的历史故事和栩栩如生的花走兽跃然瓷身,在炉火锻烧中寄托着底层群众的情感。在澄城这块大地,乃至周边区县,多少百姓家庭都以使用、摆放、收藏尧头窑瓷器为荣。

行走在西河岸畔,河水清清濯我足,幕色中传来了归鸟吟唱,离西河岸畔三五里,有座城隍庙在城外,而其它县城的城隍庙则在城内,缘何在城外,我想多是城隍渴饮西河水,或羡慕西河美景,天黑时未能进城,才有在城外落脚之故。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49923/

县西河,澄城人的母亲河的评论 (共 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