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礼赞民国年间靖远筏子客(原创)

2017-08-24 10:10 作者:李映泉  | 1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礼赞民国年间靖远筏子客(原创

武 永 宝

谚语:甘肃省的靖远县 羊皮筏子赛军舰

民国年间有句谚语云:靖远有三宝,鸦片大板瓜子羔皮祆。民国年间,甘肃省当局广开烟禁,靖远因而形成广种大烟的传统。鸦片给人们带来丰厚收益,同时也给人们带来深重灾祸。此外,靖远当年还大量出产大板瓜子和优质羔皮。这三样东西,号称三宝。除此之外,靖远这块土地在民国年间还盛产筏子客,靖远筏子客以高超的水技、秉性之顽劣乖张和恪守信义曾闻名甘、宁、青、绥四省。当年还曾流行这样两句戏语:甘肃省的靖远县,羊皮筏子赛军舰。由此可见,民国年间靖远筏运业之盛、从事筏运业人员之众。

自汉唐古丝绸之路凋敝之后,明、清、民国三朝,黄河这一水上走廊便成了极端闭塞的陇中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渠道。筏子客将兰州等西北土产如牛羊毛、中药材、水烟、皮张等从兰州启运,沿黄河水道远运至银川、包头一带,然后由陆路商贩再转运到京、津、沪、闽乃至海外抛售。靖远筏子客是这支水运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靖远筏子客从事这水上长途筏运者代不乏人,至民国年间达于鼎盛,常年从业人员有数百人之多。筏子客有着严密的组织体系,有总掌柜,有分支掌柜。车户、脚户之类可称把式,但筏子客忌称把式。也忌称水手。靖远自明代以降,设卫城,号靖虏卫,与河北岸蒙元残余力量相对峙,两厢常年发生战争。靖远人基本系山西、陕西移民与西部如党项、吐蕃、突厥等古少数民族杂融而成的族群,加之地处岩疆险地,因之,靖远人自古以来民风强悍、崇礼尚义。《旧志》载:“靖远虽涉边僻,人多朴实淳厚。”“九边皆推其人勇猛善战,敌号为拾儿军,常避之。然其俗则恂恂循礼度,富者务债储缓急,则出以助饷,贫者安闾里,闻惊则奋勇当先,岂所谓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犹存秦俗之习尚乎!”筏子客职业乃是一项极端危险的行当,在黄河水道从事长途筏运(从兰州至包头达一千五百华里),实际上是在与闫王爷玩着死亡游戏。筏子客多由洗手的大盗、土匪及马家队伍的逃兵、乞儿、弃儿等被世俗社会所鄙视的群体构成,家道殷实的良家子弟鲜有参加者。因此,筏子客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十分低下,是一支典型的贱民部落。民国年间的黄河,水量浩大,加之沿途有狂浪、暗礁、巨漩等险绝处存在(这些险绝处被称为“塞头”。)因此,黄河充分显示了其雄浑狂放、野悍不羁的个性特点。这些“塞头”处常年上演着筏毁人亡的惨剧。自兰州沿黄河东下至包头,中间要经过桑圆峡(号称小峡)、大峡、乌金峡、红山峡、黑山峡、青铜峡等狭峭险荡的峡道,这些峡道中令筏子客闻之色变的险绝“塞头”有:狼舌头、黄崖礁、蛤蟆嘴、米面舌、将军柱、煮人锅、蒸人锅、大撞崖、小撞崖、锅底石、胶泥巴子、棺材石、大照壁、小照壁、月亮石、龙王炕、五雷漩、三兄弟、七姊妹、老两口、白马浪、拦门虎、小观音、双漩子、一窝猪等等。煮人锅,顾名思义就是筏子客行筏至此驾驭失当便有落水被“煮”之险。煮人锅是一个十数丈直径的巨大漩窝,筏子客行此须从其侧仅数米宽的水道擦其背迅速穿过,若操作失误跌入其中,整个筏子连同人一起便会被其吞嚼成一堆漠屑。发生了这惨祸,人们便形象地喻此为被煮人锅“揪了面片子”。再如狼舌头,是黄河右岸峡壁平空向黄河水道中央斜插而下的一块红砂岩巨石,水小时,筏子客们便驾筏小心翼翼地绕其而行,水大时,狼舌头则掀起万丈狂澜,黄河水一时呈立体状从右侧向左侧翻倒,此时,任凭多大胆的筏子客也是不敢冒然闯行的。碰到这种情形,筏子客须揽筏耐心等待水落时再通过。有谚云:狼舌头舔上水,筏子客想见鬼。再如观音崖,黄河在此急转弯,筏子客操筏至此,若是拐弯不及便会一头撞上石崖,被石崖连筏带人一起撕成一堆碎片片,观音至此可绝非福音。还有那一窝猪,其实是无数数丈直径的巨石从峡谷之顶坠落河中形成,远望上去,堆堆巨石掀起一簇簇狂浪,仿佛一群猪豕正在水中戏逐,此处水流落差又极大,筏子客驾筏至此须从群豕中间左冲右突巧妙地绕行方可,稍有不慎,筏子客便有被群猪拱翻之险。总之,黄河筏运这碗饭可不是那么好吃的,用筏子客们的话来形容,即为:吃着阳间饭,走着阴间路;出门不算回家算,有命吃着无命的饭!(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栓筏石桩:羊皮筏子昨日的记忆

羊皮筏子有大、中、小型之分,大者需五百只羊皮胎加上碗口粗的方格白杨木骨架组成,宽五、六米,长二十米左右,载货可达二十吨。中者次之。小者有七八只或十只羊皮胎组成,方格木架亦仅有胳膊样粗细,民间称之为“亮窗子”,主要用于渡口处隔河摆渡过往人员。由兰州发往包头的筏子一般都是大型巨筏。筏子客一般由近二十人组成,大掌柜立于筏首顶端指挥行筏,其余人员则分立两舷扳划板子(桨)。筏子客腋下一般都束着一只尕羊羔皮胎,这是他们落水时的救命之物。同时,他们的腰间还系着一根绳子和筏子联结在一起,以免使自己在河谷浪尖上颠簸时跌落水中。天热又赶上汛期狂浪滔天时,他们都赤身裸体操筏,因为河中水大浪急,随时都会打湿衣服,湿衣服穿在身上反倒成了累赘。行筏专业术语有:开、抓、扳、揽、压、提、里手、外手等等。筏子客行筏禁忌很多:1、在兰州开桨前,筏子客须先洗浴净身,沿途绝对禁止近女色。谁违规,便会被大家绑了扔进黄河喂老鳖。因为这样会被认为给整个筏子客群体带来秽气和厄运。2、起程前还要宰牲祭大禹、河伯并贿赂水妖河怪。筏子客将宰牲的血涂在客际、面颊以避邪。同时要披红放鞭炮。3、筏上捎脚搭乘筏子者须男性才行,忌女性上筏。此外尚有“宁停丧,不迎双”之说。即棺椁及死人可以搭乘筏子,而新婚之人绝对禁止乘筏。4、筏子客和乘客在行筏时忌说破、沉、碰、撞、没、湮、断、折、翻、死等不祥语。5、乘客忌讲淫荤笑话,忌讲《双罗衫》、《江流生》等水贼故事。6、途经“塞头”时,乘客忌问地名。

羊皮筏子产生的历史颇为悠久,《水经注》云:“汉光武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王遣皮船南下。”“皮船”似为羊皮筏之雏形。《后汉书》载:“护羌校尉邓训,缝革囊为船,于青海贵德载兵渡河。”这是羊皮筏子正式见于史书的明确记载。《宋史•王廷德传》载:“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文中所叙情形与后世羊皮筏子已无二致。羊皮筏子形成后除用于民事和商用之外,还屡屡用于军事战争。《清史稿•王进宝传》载:“康熙十二年(1673年),进宝(靖远人,康熙朝名将。官奋威将军、陕西提督、太子太保、左都督等职。授一等子爵,世袭罔替。乾隆朝曾图其像悬紫光阁供人吊仰。为有清一代甘肃籍数一数二的正一品官。陵墓在今平川区西格拉滩,规模宏大,为清将军墓所罕见者。)攻兰州逆贼王辅臣,以革囊结筏,自河北张家湾渡河,破贼皋兰龙尾山,斩首五千级,城遂规复。”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十月二十四日夜,红四方面军三十军政委李先念,在靖远虎豹口古渡口巧施“假筏诱敌”之计,吸引北岸马家军离巢顺河追打,致使敌对岸河防阵地空虚,遂指挥红军战士用羊皮筏子一举抢渡黄河天险成功,为整个西路红军数万人北渡黄河进入河西地区打开了通道。

黄河日出:浪花吟哦最美的诗句

羊皮筏子的制作,先选秋肥羊宰之制成皮胎,再用碱土或硝沤之半月,去毛,使之柔韧即成。使用时用细麻绳紧扎各窍,留一窍先用火皮胎(一种藏人用的简易风囊)灌气,待灌至半饱后,尚须体格健壮的筏子客再用口拼力鼓吹齐实方可。灌气前,还有一道必做的工序是,须给每只羊皮胎里注入一两麻子油和一把花盐沫,这可使羊皮胎保持最佳的柔韧度。这得花去筏子客酬资中一笔不小的开销。清人曾为羊皮筏子的制作赋写过这样一首诗:

陇中畜产羊最多,千百成群山之阿。

食肉寝皮犹未已,更制作筏浮黄河。

其法去毛存羊鞟,紧闭各窍如囊橐。

中鼓以气突宠然,数百联成似艨舸。

巨筏的木质骨架须用碗口粗的白杨木椽制成,骨架的连结一般用马蝗铁钉、粗麻绳等。筹购这些物资的费用都由筏子客自己付出。这些木架漂运至包头后不好再带着返回兰州,筏子客们一般就地拆解予以变卖。而羊皮胎则必须带回兰州,以备下次行筏之用。筏子客将羊疲胎放瘪气凉晒数日,然后折迭起来,雇畜力驮或用人力背,一步步长途跋涉溯河而上返回始发地兰州城。筏子客有句戏言:下去活神仙,回来把驴变。筏子客操筏顺河漂下

筏子客:吹出来的水上人生

时,虽然险阻重重,但费力不多,人显得较为轻松。而返回的路上则备尝辛苦,途中须走二十天左右的时间,若无力出资雇畜力驮运,筏子客自己背着羊皮胎返程,其中所受苦难程度可想而知。秋冬之时返程时,途中还要受冻馁之苦。歇宿处一般是果园房、无主破窑洞之类。果园房的土炕烧着时,前半夜炕不热,冷得睡不倒,后半夜炕热起来时,又要起程赶路,真是苦不堪言。、秋三季是筏子客从事水运业的黄金季节,如果承揽生意顺当,最多可漂运三次。一般二次。生意清淡时,只有一次。每次筏运,二十个筏子客的总体收入大约是一千五百多元法币。纸币贬值后,以现大洋支付酬金,约为将近一千大洋。途中各种开销甚剧(过宁夏时,宁夏省政府主席马鸿逵对筏子客还课以重税),因此,他们的实际收入并不可观。货主在兰州起运时先付给筏子客六成运费,待货物运至包头后,再由接货方付足剩余四成的运费。漂运途中,筏子客负有保护货物免使被土匪所抢、或受损丢失之职责,当出现这类危险时,筏子客必须不惜牺牲生命来保证货物的安全。不讲信用,在筏帮中是无法立足的。这是筏子客严格恪守的规矩之一。筏子客们在兰州接到生意,收受了货主六成的运费时,一个个腰包便鼓起来,人也神气起来。待运货至包头,收取了全部酬资后,他们按例要进行一番狂嫖滥赌,这样花天酒地狂欢几日后,他们遂打迭起放了气凉晒干的羊皮胎往兰州返程,这时他们兜里的酬资已所剩无几,他们的精神状态则显得极委顿沮丧,这种凄惘情形用他们自己的话来形容:羊皮胎的气瘪了,口袋也瘪了,人也蔫了!

筏子客所从事的职业虽然极端危险和艰辛,但他们身上却频频闪现出出生忘死的英雄主义气慨和乐观豪迈的精神。他们生为黄河人,死为黄河鬼。黄河的品格即他们的品格。他们是黄河的精灵。途中失事死亡的筏子客一般都施行水葬,由大掌柜来主祭,要烧纸钱并倾酒于黄河浊波行奠酹之礼。水葬是失事死亡的筏子客最好、最便捷的丧葬方式。黄河是他们生命的起点,也是他们生命的终点。自有黄河筏运业兴崛,筏子客们总有千千万万的生命铺垫于这条水道上。他们活着时,脉管里奔涌着黄河波涛般的激流,他们死后又投身黄河化作一泓河水兴波作歌,他们生生死死和轰轰烈烈的故事都和这条东方圣河紧紧地维系在一起,他们每个人都是黄河这根长长的绳索上记事的一个结。

我黄河上(就)度过了一辈(哈)子,

一(耶)辈(哈)子,

浪尖上我(就)耍花(呀)子呢;

我双手嘛(就)摇起桨杆(哈)子,

桨(呀)杆(哈)子,

好像是(兀些)天空里的鹞(呀)子。

筏子客所唱的这首花儿,将他们在滔天巨浪的黄河里泛筏的机敏自信,技术的娴熟程度,以及豪侠冲天的无畏气慨表现得淋漓尽致。波涛声声、歌声阵阵,筏子客们一路飞驰一路歌,花儿是他们重要的精神食粮,是他们抒解胸中块垒和情绪以及排除路途寂寞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不让他们歌唱几乎是做不到的。他们的歌儿中还有一部分是反映其苦难艰辛和真挚情的。

上了兰州下绥远,

中间(嘛)要过个银川;

身上的尘土脸上的汗,

谁知道筏子客的可怜!

天晴天阴河滩里爬,

筏子客行户苦最大;

冰茬子划下腿肚子痛,

麻鞋带勒者脚肿呢!

羊皮筏子下了绥远了,

想花儿想成黄莲了。

这回的生意做烂了,

把汗衫当给了银川了。

汗衫当了二十个元,

我给花儿扯鞋面。

穷了有个穷心呢,

买不起线了还买个针呢。

抗日战争时期,尕日本的铁老鸦(飞机)频频将靖远城误当作兰州城施以狂轰滥炸,从而给靖远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靖远筏子客怀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怀着卫国保家的坚定信念,毅然决然地参与了给驻军陕坝(今杭锦后旗)与日寇鏖战的傅作义部运送军火的行动。

兰州城(嘛)两头(哈)长,

金龙盘卧者的地(呀)方;

送军火(呀么)打东洋,

宁舍个命,

不舍咱们的家(呀)乡!

整个抗战期间,傅作义部的作战物资和军火几乎全赖这条水上航线补给。靖远筏子客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应有贡献,并为此付出了牺牲数十条鲜活生命的沉重代价。

筏子客:等待惊涛骇浪的启航

1942年,靖远皮筏队由当时的国民政府行政院大员孙越琦组织,还曾从嘉陵江上由广元向重庆运送过大批玉门所产的石油物资。使用羊皮筏子比汽车成本低廉得多,从而为重庆国民政府节约了大笔开支。当年皮筏队抵达山城重庆时,曾引起极大轰动,羊皮筏子的身影以及筏子客所唱的优美、嘹亮的花儿,一时成了陪都各大报刊的压题新闻。中外记者一致将这种异于他方之音的花儿誉为中国的西部国风。花儿这种承载着浓厚甘肃地方特色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在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陪都重庆一出现,便给中国的主流文化注入了一股鲜活血液,带来了一缕清新之风,一时使人们为之神往、迷醉和倾倒。

筏子客,黄河的灵魂!尽管筏子客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随着西(安)兰(州)公路和包(头)兰(州)公路的开通,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他们所做出的业绩和演绎的动人故事却留在了煌煌史册中。当我们漫步黄河之滨,我们仔细地用心去倾听,我们还能听见他们的声音,这种声音像天籁、像黄河的娓娓细语,在我们的心间激起经久不息的振荡,并使我们为之感奋不已和感动不已……

千筏竞发:远方的召唤

注:此文于2006年被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的<<行走大地>>散文卷辑入。

作者简介:武永宝,男,1963年12月出生,甘肃靖远人。中共党员。1985年7月毕业于西北师大历史系,现任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文联主席。

在甘肃《飞天》杂志发表中篇小说《虎豹口》、《赵德存的官场生涯》、《机关单身》等。在云南《大家》杂志发表中篇小说《西部国风》。长篇小说《黄河远上》2010年10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另外在全国和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中篇小说《在网上吗》,中篇纪实文学《李先念将军智渡虎豹口》等等,总计在全国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杂文百余篇(首)。诗歌曾在全国获奖三次。中篇小说《西部国风》获白银市“五个一”工程奖,获白银市首届凤凰文艺奖一等奖,获甘肃省第二届专业文学奖项——黄河文学奖三等奖。

步入中年,文学创作形成鲜明的西部黄河文化的特色,代表作:中篇小说《虎豹口》、《西部国风》和长篇小说《黄河远上》构成了西部黄河文化系列创作的三部曲。从而有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甘肃省作协会员

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

白银市作家协会协副主席

作者与中共中央委员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2005年合影于会宁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39032/

礼赞民国年间靖远筏子客(原创)的评论 (共 17 条)

  • 浪子狐
  • 习爱
  • 学霸
  • 魏兵
  • 东湖聚李胤德
  • 王平如是说
  • 雪儿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鲁振中
  • 雪中傲梅
  • 心静如水
  • 绝响
  • 襄阳游子
  • 晓梦芳菲
  • 倪(蔡美军)
  • 雨润茉莉
    雨润茉莉 推荐阅读并说 根于厚土,参于云天。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