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烈李必蕃将军

李必蕃(1892年-1938年5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抗日烈士;字子祺,湖南省嘉禾县人。
1914年,李必蕃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工兵科,1925年入黄埔军校任训练处长。后在国民革命军中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参谋长、副师长,1934年升任陆军第23师代理师长,1936年任第23师师长。
抗日战争初期,李必蕃率部由临潼开赴山东德州守备,先后辗转于津浦、平汉、陇海各线,卓有战功。
1938年徐州会战期间,由于国军战略决策失误,被迫奉命转进菏泽。日军以强大兵力和猛烈炮火,逼临菏泽城下;他率领师部直属队迎战冲杀,与敌反复肉搏,不幸,一颗子弹击中他的腹部,血流不止。部下急将他抬下战线,行至城南王庄时,伤势恶化。
李将军勉强支持坐起,临终前用军用地图反盖于胸,地图上提笔书下遗言:“误国之罪,死何足惜,愿我同胞,努力杀敌。”尔后,随即自戕身亡,壮烈殉国。终年46岁。(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李必蕃之死,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把他誉为抗日的一面旗帜,部属抢运其遗体至开封就殓,连续公祭3天。鄂、湘各界分别于武汉、长沙召开追悼李必蕃大会,八路军总部领导人献了花圈,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中将。《新华日报》报道其殉国经过,赞扬他坚持抗战的爱国精神,并送“民族之光”金字大匾。
1938年5月29日,武汉各界为李必蕃举行追悼大会,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代表吴玉章、罗炳辉等参加了追悼会,并送了花圈,中共中央在武汉的机关报《新华日报》还连续报道了李必蕃殉难经过及抗战以来的英勇事迹。
198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追认李必蕃将军为抗日烈士。
抗战英烈李必蕃将军的评论 (共 14 条)
- 心静如水 推荐阅读并说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