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们在瑶里

2017-07-14 10:01 作者:天地飞鸿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文/严忠贵

2017年7月8日上午,在瑶里游客接待中心,我们下了车,合了张影。第一排蹲着的女同学,展开一条写着“三十年聚会”等字的横幅。班长向梅同学授了旗,火红的旗子迎风招展,上书几个大字:“向快乐出发”。

第一站。我们一行四十多人,身着统一的红色T恤,像一簇簇火焰,蜿蜒连绵,在身材苗条、脸庞清秀的年轻导游的引导下,漫步瑶河两岸。天公作美,没有阳光暴晒,亦没有噼啪作响的点,欲暗乍明,清风徐徐。我们先由左岸,逆瑶河而上。清澈的时而白花花的河水,倒映着青山、古屋;几座桥横跨两岸,有石桥,有廊桥,更有一座水渠桥凌空飞跃,记录着几十年前瑶里人建设新中国的激情和魄力。沿着青石板路,走过一幢又一幢徽式民居,五岳朝天,四水归堂这些抽象的建筑理念,被瑶里人诠释得淋漓尽致。千年古镇,房子老了,街道旧了,习习古风拂面,依依古韵沁心。我们看到了“高际禅林寺”,导游介绍,寺名是宋朝杨万里题写的。我们进入了“狮冈胜览”,这幢建于清代的中西合璧徽派合院式民居,梁、门、窗上有一百多幅精美木雕,题材均取材于中国古代名著和戏文,正如导游所说,精美绝伦,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廊桥,建筑式样古朴,黑瓦飞檐倒映波光粼粼的水面。我们穿过廊桥,沿瑶河右岸继续逆河而上。河边的绿化、亭阁的设置,颇具匠心,再加上参天古木的映衬,似在园林穿行。我们参观了“博物馆”,了解了瑶里的民风民俗:瑶里在文化上,更接近于徽商源地——古徽州,秉承了徽文化的特点,但亦有本土文化特色;村落大多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瑶里非常讲究饮食,食料皆取自自然,香菇、木耳、竹笋、苦槠豆腐、碱水粑、干腌菜等特产远近闻名。

第二站,我们参观了绕南陶瓷主题园区。沿着水泥路面或石板小道漫步,绿意氤氲,清凉慰心,山光水色,令人目不暇给。我们目睹了古水碓,古陶瓷作坊,据导游介绍这里是景德镇古代三大窑区之一,烧造年代在十三世纪七十年代至十六世纪中叶之间,“得尔坝”瓷矿石举世闻名。利用丰富的瓷石、树木和水力资源,以简易的龙窑烧制民用瓷,其产品多以风格自由奔放的青花为饰,充分体现一种力度、速度、节奏之美。我们参观了建在斜坡上的一号龙窑遗址,据说是南宋时期的斜坡式龙窑,分为火膛、窑床和烟口三部分,建址结构清楚,烧造规模大。木架顶棚沿坡而上,在寂寞中坚守着呵护龙窑窑火腾腾的过往。一片碧绿中,沿一条石板小道,我们登上了一个木制草顶的圆形阁楼,却意外地发现是二号龙窑遗址。

(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中午,我们去了梅岭山庄,饭后在客房午休。梅岭有雄伟壮丽的张氏宗祠和千年古樟群,有电影《闪闪红星》里的“潘子”走过的红军桥。梅岭山庄地处瑶里腹地,空气清新如置身于自然氧吧;徽州古道直通汪胡原始森林,木屋、竹楼、景观房、别墅区的吊脚楼,飞檐翘角,令人流连忘返。

下午,我们驱车去了汪胡。在停车场,摄影师独出心裁、别具匠心,让大家盘腿坐在水泥地上,摆了“八44”的造型,而他在众人的托举下,攀上高坡,给大家拍照摄影,真是敬业可嘉。进入原始森林,物种繁多,林间栖息生长着百余种野生动物和植物。红豆杉、苦槠树等古木粗壮挺拔,耸入云空,一条小道起伏回旋,穿梭于密林之中,浓荫匝地,湿凉的空气浸润着我们的肌肤。走在山谷,脚踏水泥浇筑的栈道,手扶水泥浇筑的仿树枝、仿竹竿的护栏,望着脚下深深的峡谷。水流轰然而下,白花花的亮眼,水花四溅、水雾蒸腾;水潭深陷,水在回旋激荡,那崖壁是那么光滑,似乎经人工细细打磨,令人惊叹涧水的伟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南山瀑布就在前面,高耸云天,飞流直下,宛如玉带悬空,飞虹高挂,疑是银河落九天。徽州古道蜿蜒曲折,至今已有千年历史,见证着昔日的繁华。

我们乘车盘旋而上,越过崇山峻岭,进入了安徽休宁地界,为的是去看一看右龙瀑布。大巴过了一个大石桥,通过车窗往右看,有个瀑布,水花四溅,似乎微不足道。我心想:这不会就是右龙瀑布吧?结果还真是,失望油然而生。下了车,沿一条折来扭去的台阶下去,可惜不能下到涧底,下面成了断崖,大概原有的石阶已被山洪冲毁。我蓦然抬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石拱,如飞虹高悬,石拱的背后,一条瀑布倾泻而下,轰然如雷,水沫横飞,颇为震撼!许多勇敢的同学,身手敏捷地缘壁而下,下到涧底,我想他们仰头瞻望,壮观的感受更具冲击力吧。

晚会在梅岭山庄的会议大厅举行。桌椅有序排列,桌上摆满了水果,说是班主任宁老师从广东空运过来的,吃在嘴里,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主席台上的背景,图文并茂,我们844的毕业合影,再加上醒目的文字:“30年同学聚会”“重温校园,共叙同学情”,留白的地方,是让同学签名的。右侧一块大屏幕,滚动播放三十年前的老照片、近几年聚会的留影。两位主持人,台风稳重,气场充沛,字正腔圆,激情洋溢,开场白精彩!一曲大合唱《让世界充满》,整个会场充盈着真挚深沉而浓烈的师生情、同学情。首先是班长用朴实的语言简介筹备聚会的过程,家乡腔调浓郁的普通话,让大家忍俊不禁,但他付出的辛劳,大家心中有数、心存感激。班长代表大家向班主任献花,掌声经久不息。班主任宁老师致词,温婉大气、娓娓道来,眼里闪着深情,字字句句满是牵挂与关爱。她对大家提出了三点建议:健康、存在的价值、平和的心态,精辟实在,入情入理,语重心长!让我们有醍醐灌顶、豁然醒悟的感受。

第一组表演,组长胡同学藏而不露,组员直到上台,也不知带她葫芦里卖的啥药。游戏规则一宣布,组员清楚了,玩得不亦乐乎,童心未泯,活力四射。之后从学号1开始,自我介绍,表演才艺。1号徐同学,感慨万端,回首往昔,动情地讲述着同学的友情、老师的关爱。同学们依序上台,或简介自己三十年的经历,或讲述自己千方百计要来参加聚会的心意,或畅谈人生的感受,为师生送上美好的祝愿。才艺表演,那是精彩纷呈,不少男同学的歌,唱得波澜壮阔、气冲斗牛,令人热血沸腾、荡气回肠;女同学的歌,细腻委婉,情意绵绵,令人心弦震颤,内心柔软如水。梅同学的放松、诙谐,一番话曲尺兴波、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沸腾了气氛,让大家笑得多么开心。吴同学、冯同学、徐同学的诗歌朗诵,自然真诚,展示了深厚的文学素养,营造了诗画意境,令人深思玩味,令人感动陶醉。喜乐的吴同学多次被邀上台,与同学合唱;段同学多次不请自上,动情伴唱。那画面,那情景,感人至深。尤其是穿插其间的第二组、第三组的集体诗朗诵,作品由同学自己创作,那默契的配合,那深情的叙述,那燃烧的抒情,让现场同学不断响起热烈的掌声,那份感动直抵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让灵魂为之震颤,久久挥之不去。

本来预定10点半结束,直到近12点,大家依然意犹未尽,台上依然精彩不断。最后一曲大合唱《明天会更好》,大家唱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美好的祝愿尽在歌声里。程同学、叶同学两位主持人的结束语,既有个性的张扬、独特魅力的显现,又有完美的配合,相互映衬,相得益彰,给晚会画上了浓墨重彩的句号。

2017年7月9日上午,去看荷塘的路上,梅同学应邀给大家上了一堂伦理道德课,果然不同凡响。他首先吓得我们半死,继续开讲,大家才知道他是“欲扬先抑”,为了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他解析了何为“五福”:仁者寿、富贵、乐和、好德、善终,道理剖析,再加上事例佐证,很有说服力。木云同学介绍了自己身体“自救”的经历,也让大家颇受启发。

登高一望,田野一片连连荷叶,像绿波漫漾开去。沿着蜿蜒伸展的木板桥,我们进入到荷塘深处,回头看,俊男美女,像条游龙游弋在荷叶碧波之上。那高擎的碧叶,似亭亭玉立的身姿,迎风摇曳;那绽放的荷花,白里透红,像一张张俊美的脸庞;那含苞欲放的花蕾,羞涩腼腆,而又渴望绽放美丽;那铃铛似的莲蓬,伸展到我们的鼻端,诱惑着我们的舌尖。女同学,纷纷依着荷叶,手抚荷花,擎着花蕾,拍照留影,真是“人面荷花相映红”啊。放眼一望,不由吟诵起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宁老师真有心,买了一些莲蓬带上车,让大家分享。抠出莲子,剥去绿衣,在嘴里啃咬咀嚼,苦涩中带有清芬,且慢慢苦涩散尽,唯有清香留于唇齿间,甚至弥漫心灵深处。

中午,欢聚县城“得月楼”。班委同学还真不错,请来了三十年前五位任课教师。老师陆续到来,同学们纷纷上前握手、寒暄。看着当年英俊潇洒、年轻秀美的老师们,或白了头发,或沧桑了容颜,依稀还能辨认当年的模样,不由感慨不已。分别的太久,想说的话千言万语,这儿一伙,那儿一桌,聊得不亦乐乎。在门口,师生合影前,几位女同学鱼贯而上,给老师们送花。我们用双眼,用心灵记录了这令人动容的一幕。

饭桌上,那份放松,那份真诚,那份喧闹,气氛热烈。师生互敬,同学同喝,喝得爽快,说得深情。尤其是酒过三巡,大家情绪高涨,对着敬酒的老师、同学,一口同声地喊着:某某某,我们爱你!被爱者笑脸如花、一脸灿烂;几位男同学,酒壮英雄胆,上前给当年暗恋的对象献花,众目睽睽,得到大家的见证。大家纷纷捧着手机,微信群里红包似漫天花,纷纷扬扬,大家欢声不断,笑语喧哗。舍不得散场啊!

最后,感谢所有参加聚会的老师、同学!这两天,给了我刻骨铭心的美好记忆!(2017、7、10)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29621/

我们在瑶里的评论 (共 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