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琴书待你聆听
7月5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遗韵焯烁熠于今朝”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调查湖州琴书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
湖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山水清远,和风细雨,在这样温婉的江南城市琴棋书画发展和兴盛自是在情理之中的。“琴书”也叫“胡琴书”,是湖州本地的一种说唱形式,主要由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用湖州方言音韵来演唱的。文革中,湖州琴书与其他艺术品种一样受到冲击;文革后,湖州琴书艺人严重散失,或年事已高,后继无人,湖州琴书现已处于高度濒危的状态。吴侬软语,低眉轻弹,品一盏香茗,自成一番美景。此等美景却已少有人欣赏,毛笔被鼠标排挤到书架的角落,茶道在中原土地上逐渐失落,琴书也在喧嚣中渐渐噤声。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无数的文化或安静或热烈地兴起,又有无数的文化或沉默或轰动地消亡。而今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姿态存在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应得到重视和珍惜。
细糯委婉的湖州琴书再少有人倾听。在采访湖州琴书传承人邵九佳老师的过程中,我们得知现在的很多年轻人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么一项艺术形式的存在,也很少有人会去学习。她对于琴书的发展现状显出了担心与焦虑,如同其他很多优秀的传统艺术和技艺一样,没有人传承必然面临着消亡。我们不能让这些传统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成为历史,而要努力让它成为未来。
这是我们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传承永驻在心间。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遗韵焯烁熠于今朝”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琚安妮
2017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