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回忆外婆家的院子

2017-07-05 08:36 作者:向日葵般つ微笑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离去的人终究是离去了,再回忆,萦绕在心头的情愫是无法释怀的。思念越深越知道今生不可能再见那张熟悉的脸庞,也再不能与之说一句压在心里好久的话,再去敬上一份心。唯有遗憾两行泪......

日的空气里难免有些清新而又熟悉的味道。我现所居住的城乡结合处,橙红色的夕阳下阵阵饭香,若有若无烧柴做饭的柴火味赋予了从小生长在农村的我亲切感,好一番惬意。闲暇时间读了读铁凝的随笔自选,其中一篇《想象胡同》讲述一段寄居在外婆家胡同里的生活。小时候我的暑假也都是在外婆家渡过的,此时回忆如汹涌的洪水,倾倒而来。而外婆家的四合院此时格外清晰起来……

方方正正的院落,在我们这个地方是很常见的。而我,独外婆家的,至今也记忆深刻。通往外婆家的路没有郁郁葱葱,干渴的土路被人走的多了便也沉闷起来,突兀在两排屋宇之间。由于路高屋矮的缘故,沿一条30度的斜坡下去便是外婆家的院子。打开已经脱落了油漆看不出本来面目的木门,一番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映入眼帘。

院子正上方是坐北朝南的“上房子”。西北角是“火房”,紧挨着正西方向的“西屋”。院东面是整个“窗栏”,所谓窗栏也便是用几个木头柱子撑起搭的一个棚,平时搁置些农用工具,夏日里一家人可以吃着西瓜坐在窗栏底下乘凉。

上房子门前种着芍药花,记得日里舅舅会用塑料蒙在上面压上土怕冻着了。经过冬天的精心呵护所以每每我端午去我都能看见鲜艳夺目的芍药花。白色的高冷,粉色的温柔,白里透粉的不争不抢静静开放着,一些开败了的便谦逊的包裹着种子变成一个毛茸茸的骨朵。无论哪一个,都是小院里的一道风景。如诗、如画、更像是外婆那慈祥的脸庞,看到芍药便能想起外婆来。

西屋门前是一颗松树,头顶伸出房檐高大而挺拔。四季常青的针叶,壮硕的枝桠像个卫士一样守护着芍药,就像舅舅守护着外婆一样温暖而和谐。院子中间种着韭菜、芫荽、葱、还有一些黄花菜。黄花菜竖起枝杆将一朵小黄花衬托的宛如争宠的美人一般。(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东南角则是一颗桃树,枝桠形态各异,其中一条如碗口般粗细横着长出来,舅舅便在那里用麻绳给我栓了一个秋千。东北角坐落一颗苹果树,结的苹果每个上面都有疤痕,样子难看,但是那个甜味道至今难忘。故外婆起名,曰:花牛苹果。其实那时我们并不知道天水一带本来就盛产一种名叫“花牛”的苹果。在那贫困水果匮乏的小时候,便觉得外婆家就是我心中的殿堂。所以那时候一听去外婆家头一天就会兴奋的睡不着觉,妈妈说又不是上北京去,至于这样啊!当然,惦记的不仅仅是那颗桃树上的桃子和舅舅的果园,更重要的是又能见到外婆了。

父母总是忙于奔波生活,打理经营惨淡的小铺子来供我们姊妹三人上学,无暇顾及生活里的恬静。无疑,外婆家这个“世外桃源之地”满足了我小时候对生活热爱的那颗幼小的心。屋内永远窗明几净,院子里整整齐齐没有一点杂物。窗栏下面也没有寻常百姓家那样杂乱的农具,都是被收纳起来放到后院去了。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赏心悦目,舒适极了。这也是得益于舅妈无论农忙还闲每天必须早起扫院子的习惯。

舅妈走了,最后一次见得时候肚子肿的像水缸一样,躺在上房子的炕上,人已经是昏迷的。几天后,她就彻底离开了这个温馨而又温暖的家,那也是一个暑假。

次年,暖花开之时,外婆也走了。毫无征兆,我赶回去的时候外婆也是躺在上房子的炕上,人也是昏迷无意识的。遗憾,再多的遗憾用语言描述出来都是苍白的。那张慈祥的音容上面沟沟壑壑的皱纹像是老人家一生的坎坎坷坷。抗日战争时期出生,中年丧子、丧女、丧夫,后来白发苍苍送走儿媳妇。中年的痛使外婆几经哭瞎眼睛,但是她还是坚强的走了过来。外婆坚韧的性格也时刻鞭策着遇到困难会迎难而上的我,再苦也没有外婆苦,再难也没有外婆难!一生都是爱干净利索,走时也没有给儿女子孙留一点麻烦,干干净净走的。老人家德高望重,前来哀悼的人站满了院子,在一片哭声和思念声中走的。

再到那个院子时,也是几年后。院子里换了女主人,也就是被称为的后舅妈。一切都变了,没有了外婆做饭时的柴火味。没有了坐在火房门口,和外婆一起品尝刚出锅的馒头麦芽香甜时的祥和。芍药没了,黄花菜没了、松树没了、桃树苹果树都没了。院落里干涸的走一脚都能带起尘土来,空荡荡的。上房子的家具破旧了,原来干净整齐的炕上也改变了面貌……我是失望的、更是怀念的,渗透到骨髓里的怀念。怀念有外婆气息的生活,怀念院里的一草一木。

蝉鸣、蛙叫、狗吠、花香、还有院门前外婆常常坐在上面,翘首期盼儿女子孙归来的大石头,一切那么近又那么远……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25759/

回忆外婆家的院子的评论 (共 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