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官赴任动静小”体现了换届新作风

2016-12-28 09:09 作者:紫气东来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人民日报12月5日报道,“到新地方当领导了,也不说一声,给你送个行。”“现在要求更严,越简单越好。”眼下,许多地方领导班子集中换届,不少干部职务调整,过去新官赴任“动静大”,这次换届新官赴任不折腾,专心履职。日前,一篇题为“动静小”的报道引起了舆论的强大反响。在全国各地陆续进入换届时间的节点,“新官赴任动静小”展示出了换届的新作风、新气象。请客吃饭、迎来送往少了,旧车照样使用、旧办公室依然入驻的多了,在不少地方,“不从原单位带人带钱,不到新单位换车换房”正成为换届之际的新动向。

领导干部,作为公众人物,向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今年是地方领导班子集中换届之年,更是落实中央全面从严治党重大决策部署、检验党的十八大之后党风政风建设是否取得明显成效的关键之年。换届之年,必然涉及到干部调整。而干部职务调整后,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方式赴任履新,所造成的“动静大小”,折射的是作风转变效果以及规矩意识、为民宗旨理念践行的力度和程度。

领导干部也要交友,但要把好度、守规矩。老李是一个县的县委办主任,已经历过两任书记。“过去来个新书记,迎来送往要折腾一个月。原来工作的地方争着安排送行饭,多得排不过来。到新地方后,接风酒更多,有的自掏腰包,有的用公款……”老李感叹,“这次换新书记,市里派人开会宣布,新书记当天就留下来上班。也有新同事、老朋友想尽地主之谊,新书记都婉拒了。”淡化官念转作风。风正好扬帆。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而作风正不正、纯不纯,关键看思想对不对、牢不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员干部来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没拧紧,不能正确处理公私关系,缺乏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了。干部,作为一项职业、一种身份,不是“当官做老爷”,而是责任与担当。

党员干部,特别是履新干部,不能把追求享受、贪图安逸、耍特权、搞特殊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根本,必须端正观念,淡化官念,坚决摒弃官本位思想,坚决反对“四风”问题。集体交接送行,悄悄赴任开工;旧车照样使用,拼车已很寻常;不追求新不新,只担心超不超,如此等等的新官赴任“动静小”的新气象,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作风建设新成效,同时也让干部更好地修正思想、祛除邪念,从思想上正本清源、立根固本,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严守规矩成常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会议讲话还是考察调研,“规矩”一词被习近平总书记一再提及,并且明确提出“要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排在首要位置”。他不止一次提出明确要求:“领导干部要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对党忠诚老实,对群众忠诚老实,做到台上台下一种表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越轨。”履职为民见真章。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无论身在何处、担任何职,都要始终做到履职尽责、俯身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见一叶而知秋,窥一斑而知全豹。换届之年,新官赴任“动静小”,从表面上看,是一部分干部的行为方式、作风表现,但折射和映照的是整个党的作风,更是党和人民事业得以继往开来、兴旺发达的重要保障。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一个节点接着一个节点抓,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打通,党的肌体必将越来越健康,从而汇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的强大力量。(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87511/

“新官赴任动静小”体现了换届新作风的评论 (共 11 条)

  • 雪中傲梅
  • 鲁振中
  • 绝响
  • 风撩衣
  • 清澈的蓝
  • 于正祥
  • 襄阳游子
  • 梦殇
  • 纱小萌
  • 雨袂独舞
  • 浪子狐
    浪子狐 推荐阅读并说 :欣赏佳作,荐读,问好!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