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公民心灵修养——八德之礼义廉耻

2016-12-23 12:28 作者:老庄黑色闪电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1、礼:《礼记》是儒家五经之一。《礼记*曲礼》:礼者,毋不敬。《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中庸》中说:“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婚礼、吉礼、丧礼、军礼、宾礼……工作生活中,无处不“礼”。

周朝初年,周公制定周礼,规范天下,文明社会,影响中国几千年,是孔子最崇敬的圣人之一。

一次他儿子伯禽来看他,被他打了出去。过了几天,伯禽又来看望父亲,又被打了出去。伯禽不解,去问老臣商子,商子就带他到后山上,先让他看背着太阳的一面山,只见树木细高,少经风;又带他看迎着太阳那一面山,只见树木粗壮结实,并不很高。看完后商子问伯禽,你现在知道父亲为何打你了吗?伯禽回答知道了。待第三次去见父亲,伯禽躬身微步,进退有度,问答有礼,父亲终于和他说话,并逐加教导。可见周礼,之微,可治家;之大,可顺天下。

汉朝张良,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堪称天下无敌的项羽就是被他的“四面楚歌”之计斗败的。人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张良年轻时路遇一个叫黄石公的老者,坐在桥头,道骨仙风,修髯伟貌,即上前施礼。黄石公脚一抖,把鞋子故意抖掉到桥下。张良下河把鞋子捡上来欲递给黄石公,公说:帮我穿上。张良心想做好事做到底,就帮老人把鞋穿上了。刚穿上,黄石公脚一抖,又把另一只鞋抖掉到桥下。张良并未生气,又跑到桥下把鞋子捡上来帮他穿上。黄石公叫他明天早上五更来这里会面,有重要东西给他。第二天一大早,张良按时来到桥头,黄石公早就在那里等候。看见张良走来,就说:你来晚了,明早又来吧,说完回头走了。第二天早上,张良四更天就去桥头,黄石公早就在那里等着他了,看见张良过来,转头就走,边走边说:明天来早一点。当天晚上,张良天黑就去桥头等着他。到三更天,黄石公来了,看见张良在那里等着他,交给张良一部兵书——《太公兵法》,嘱咐他用它来匡扶正义,解救天下百姓。张良的礼和对长者的恭敬心、耐心,成就了后来的一番伟大事业。

2、义:说到义,首先要提到的是大名鼎鼎的桃园结义。刘、关、张意气相投,结为生死之交,在后来数十年的实践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张飞为关羽死,刘备为关张二兄弟死,义——到了极致。

关羽被曹操大军围困,又带着刘备的两个妻子(甘夫人和糜夫人),无法突围。曹操看中关羽,想收服归己所用,故围而不攻,派人劝降。关羽顾及刘备妻子,与曹操约法三章:第一,降汉不降曹;第二,不得伤害刘备家眷;第三,一旦知道刘备消息,立刻离开曹营去投奔大哥刘备。曹操应允。心想,在财、色、名利面前,不怕你不归降。故封关羽汉寿亭侯,还送来十个美女,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关羽不为所动,把美女交给刘备夫人管理使用,把大印和金银封存不动。后来打听到刘备还活着,过五关斩六将,行程千里,终于找到刘备,完成兄弟盟约。此为义薄云天也!(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盾权力太大,屠岸贾在晋国君晋灵公的默许下发兵突袭赵府,杀了赵家三百多口人。赵家唯一血脉,三个月大的婴孩赵氏孤儿(赵武)在第一次屠杀中幸免于难,其母把孤儿托付给一位经常出入驸马府的民间医生程婴,为了消除程婴对于泄密的担忧,自己立即自缢身死;程婴把赵氏孤儿藏在药箱里,企图带出宫外,被守门将军韩厥搜出,没料到韩厥也深明大义,韩厥让程婴把婴儿带了出去,为不连累其他人和保守秘密,自己则拔剑自刎;屠岸贾得知赵氏孤儿逃出,竟然下令杀光全国一月以上、半岁以下的婴儿,违抗者杀全家诛九族;程婴为了拯救赵氏孤儿,决定献出自己的独子,以代替赵氏孤儿,并由自己承担“窝藏”的罪名,一起赴死;原晋国大夫公孙杵臼硬以年迈之躯代替程婴承担隐藏赵氏孤儿的罪名,然后撞阶而死……20年后,程婴把真相告诉了赵武。元朝文人把它编成感人肺腑的历史戏剧《赵氏孤儿》,搬上舞台,演绎至今。

鲁义姑姊是春秋时期鲁国人。齐国进攻鲁国,她抱着一个小儿子,拉着一个大儿子一起逃跑,躲避兵祸。眼看齐国兵就要追上,此时只能保一个。她丢下抱着的小儿子,拉起站着的大一点的儿子就跑,也不管小儿子哭叫。追兵追上了她,问他为何这样做?他告诉齐国兵说,丢下的是自己的儿子,拉着跑的是哥哥的儿子。哥哥只有此独子,不能让哥没了后人。齐将听后说:鲁国还有这么有仁义的妇人,我们不该进攻这样的国家,说罢即退兵。鲁义姑的行为,不但救了两个孩子,还为自己的国家避免了一场战争。

最感人至深的义是春秋时期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范蠡的一生。范蠡是越王勾践的谋士,越国被强大的吴国灭掉了,越王勾践被俘虏,但吴王夫差暂时没有杀他。范蠡为了救自己的君王,恢复被灭亡的国家,收集大量金银珠宝贿赂吴王的一个宠臣,还在越国境内遍访美女,送给吴王夫差,其中就包括自己心的妻子西施。西施来到吴王身边,得到夫差的宠爱,成了越国的卧底,范蠡的眼线,夫差的一举一动都在越国谋臣的掌握之中。后来勾践被夫差放回了越国,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日操练兵马,最后以三千越甲灭了吴国,报了家仇国恨。

战争结束后,范蠡对另一个谋士文仲说:勾践这个人只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享乐,现在天下太平了,已经不需要我们了,留在这里恐有杀身之祸。文仲说怎么会呢?我们是功臣啊,此时正是享受荣华富贵的时候。范蠡说:你没听说过吗,飞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文仲不听,范蠡带着西施悄悄离开了越国,改名陶朱公。勾践稳定政权后,果然大开杀戒,文仲等很多功臣都被杀了,只有范蠡逃掉了。范蠡带着西施来到一个地方做起了小生意,由于他做生意诚实厚道,很讲信用,很有先见之明,加之经营有方,不用多久就从小生意做成了大生意,赚了很多钱。他把这些钱全部分散发给当地的穷人,又到另外一个地方白手起家,又赚了大钱,再次散财,再到另一个地方,赚钱,散财,就这样三聚三散。范蠡的义才是胸怀天下的大义。为了救国家把自己心爱的女人都献出去了,为了救穷人,把自己辛苦赚来的钱财全部施舍出去了,并且无怨无悔,做的快乐,做的欢喜,给天下做出了义的榜样!

3、廉:杨震拒财的故事史料中有详细记载,而其中警句在民间广为流传。杨震:东汉时期的一个太尉。他提拔了一个年轻人为官,一次他路过昌邑,受提拔的这个官员为了感谢他,深夜拿着金银,悄悄来到他的住处要送给他,杨震拒绝。该官员说:现在夜深人静,又没人看见,你就收了吧。杨震正言道:还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可说无人知晓呢?举头三尺有神明啊。该下官惭愧而别。这就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句话的来历。

明朝于谦因为一首《石灰吟》而名闻天下。明朝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入侵,明英宗皇帝听从佞臣之言轻率亲征,被瓦剌军在土木堡俘虏。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破瓦剌军,赢得和谈筹码,英宗后被放回。于谦一生忧国忘身,所居仅蔽风雨,口不言功,清正廉洁,自奉俭约,性固刚直,不避奸臣,后遭奸臣诬陷被杀。抄家时无物可抄。数年后明宪宗为于谦平反,忠臣终于得以沉冤昭。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其著名诗句《石灰吟》:“千锤万凿出身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道出了于谦高尚的人格品质。于谦一生清贫廉洁,他的品格正如他的诗句一样。

宋朝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范仲淹,以忠诚爱国,正直清廉,心系百姓著称。他官至副宰相,可谓富贵容身,但他和他的家人生活却十分清贫。他不允许家人穿绫罗绸缎,全部穿粗布衣服,吃简单的伙食,他把节约下来的钱拿来买义田,包给村民耕种,收来的租金用来资助家乡读不起书的贫困子弟。在他去世时,家里穷得连发丧都困难,清贫到了极致。他的座右铭:“居庙堂之高当思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为后世广泛流传。他作的《岳阳楼记》写入历代教科书。其中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流传千古。

清朝抗毒英雄、著名的“虎门销烟”指挥者林则徐也是正直清廉的代表。他一向主张为做人要清清白白,为官要廉洁奉公。虎门销烟前,很多烟商和王爷拿着大把金钱来贿赂他。甚至威逼利诱他也不动摇,坚决彻底地打击了洋毒贩们的嚣张气焰,振奋了民族的信心。他在对待金钱和遗产处理问题上告诫后人说:“子孙超过我,留钱干什么?子孙不如我,留钱干什么?”正如宋朝历史学家司马光说:“留财给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留书给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于冥冥之中留阴德给子孙。”有祖先阴德庇佑,子孙就能走正道,奋发上进,自强不息;就能遇到贵人帮助。

我的老师给我经过一个真实例子。他的老师是国民党的一个高级官员,抗战胜利后,国家为老师家里配备了电话和轿车,但老师从不占公家一分钱的便宜。他告诫家人,轿车和电话只有上班和公事才能使用,出去办私事就去坐公交车。家里电话的使用,私事只可以接听不可以打出(接听不产生电话费),私事要打电话就到外面公用电话亭。老师一生清廉高洁,受大众敬仰爱戴,直至九十五岁无疾而终。

4、耻:在“、悌、忠、信、礼、义、廉、耻”中,耻,是道德的最低底线,也是社会的最低底线。古代人最知耻,就连原始社会的原始人也还知道弄一块兽皮遮住下体。但我们现代的所谓文明人对“耻”的意义是怎样理解的呢?

2000年武汉某市商家为了促销,在大街上公开宣传,那个美女要能脱掉衣服就当场奖励一台笔记本电脑。一会,果然有一戴墨镜姑娘稀里哗啦脱了一地,只剩下胸罩和内裤,毫无羞耻地抱起电脑大摇大摆地走了。

前几年经常有新闻报道某市又有某商家为了推销产品搞宣传,让美女在大街上洗澡促销浴缸,引来千人围观。洗澡的人不知耻,看的人也不知耻,就连电视台也津津乐道地播放,这都是价值观颠倒造成的。人要没有廉耻,连鬼都害怕!

由于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颠倒,从官员到百姓,一切都向钱看。不管这个钱是开鸡窝来的还是贩毒来的,还是贪污受贿来的,都受人羡慕,甚至尊敬。“耻”这个字早就没人理睬了。就连请朋友吃饭都要点一大桌子菜,管它吃得完还是吃不完都要剩着,剩的越多越有面子,根本不知道节约是光荣,浪费是可耻。做食品的添加苏丹红、白吊块;做牛奶的添加三聚氰胺;搞养殖的添加瘦肉精……

好在现在以习近平主席为首的新政府加大力度打击这些不知耻的违法行为,电视台也在报道正能量的新闻,隐恶扬善,引导民众以真善美为荣,以假丑恶为耻,社会风气得到了一定的好转。

古人云:知耻而后勇。越王勾践不忘亡国之耻,真诚悔过,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终于以三千越甲灭了吴国,报了家仇国恨。

成语“负荆请罪”的主人公廉颇是赵国的大将军,廉颇资格老,权位高;蔺相如是赵国的上卿,属文官。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后,蔺相如受到赵王重用,官位排在了廉颇前面,廉颇感觉不爽,遂处处为难相如。相如从不计较,为了赵国大业,保持将相和睦,不予敌国有可乘之机,处处让着廉颇。后来廉颇知道了蔺相如的用意和心量后,深感后悔,遂自己脱掉上衣,把荆条捆在背上,来到相如府请罪。后两人谅解和好,成为刎颈之交,共同辅佐赵王治理国家,使赵国在纷乱的战国争霸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廉颇老将军“知耻”的自明与美德,也是这两位君子的人格与气量。

五代十国时,燕山有个叫窦禹钧的浪荡子,怎天只知道吃喝玩乐,不思进取。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见他的祖父呵斥他,教育他要做一个有用的人,有作为的人,不能这样浪荡下去了;要行善布施,积功累德。他醒来后,认真地思考反省,回想这些年来自己的所作所为,羞愧难当,从此他发誓断恶修善,发奋努力学习,捐资助学,修桥补路,用心教育子女。后来五个儿子有三个考上进士,两个考上举人。故《三字经》有言赞曰:“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三字经》所赞的“苏老泉,二十七。勤发奋,读书籍”。也是“知耻”的典范。苏洵,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辙和苏轼的父亲。苏洵年轻时不爱读书,游手好闲。二十七岁那年,突然想到自己应该读书学习,不应该浪费光阴了。他就对妻子说,从今天起开始学习,将来去考功名,为祖先争光,妻子非常支持他。经过知耻改过,发奋努力学习。他发誓仿效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彻底改掉以往不良习气,通过努力学习最后考起了功名,为祖先争了光。后来他的两个儿子苏辙和苏轼也考起了功名,特别是苏轼的名气更大,就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86482/

公民心灵修养——八德之礼义廉耻的评论 (共 10 条)

  • 雪中傲梅
  • 鲁振中
  • 雨袂独舞
  • 老党
  • 心静如水
  • 醉雨轩
  • 倚石老人
  • 浪子狐
    浪子狐 推荐阅读并说 欣赏,荐阅,圣诞快乐!
  • 老庄黑色闪电

    老庄黑色闪电谢谢漫舞洛城给予推荐!谢谢浪子狐给予推荐!谢谢各位版主审核通过!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