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山的记忆——抖墙屋

2016-11-05 23:32 作者:草根作家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资兴的抖墙屋主要分布在一些偏远林区或有瑶族居住的乡镇,比较集中连片的主要有团结、连坪、龙溪、东坪、黄草、汤溪几个乡镇。

抖墙屋,它的洋名叫生土建筑,是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居住区的一种建房方式,特别是南方的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的少数民族居住区较多,福建的围屋就是典型的生土建筑。

抖墙屋的建筑工艺及结构

山里人用泥巴建造抖墙屋其实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如果把日历翻回200多年前,你会发现,那个时代的崇山峻岭,森林茂密,山势险要、群峦叠嶂。交通闭塞。聚居的山民一辈子都走不出大山,更不知道山外的世界。森林土壤多石,无法烧制砖瓦,连建造抖墙屋的黄土都十分难找。因此,先民们并创造了一种原始自然的民居样式——抖墙屋。

今年二月,郴州新闻网发表了黄伍林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大概说清楚了对抖墙屋建造工艺的描述:“有所谓抖墙屋,就是房屋的墙体材料全部由泥土夯实而成,不用砖块,也不用砂浆。建造抖墙屋的泥土,一般就地取材,用料简单,成本低廉,因而被先民们广泛采用。它是那个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反映,也是人们勤劳智慧的结晶。现在,在我们的眼中,抖墙屋已然成了山里原始古老的标志之一。

建造抖墙屋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模夹板和抖棰。模夹板由两块2×0.5米左右的长方形侧板,两块0.3×0.4米的端板,八根起固定定位作用的横杆组成。首先,在石块垒砌的基础之上,架好侧板和端板,把八根横杆分为两组,装拼在模板的左右两端,把模板固定,用吊锤墨线校正垂直和水平。其次,把取好的泥土用撮箕装填在模板所形成的长方体空间里面,装填一层,就用抖棰夯实一层,直到泥土夯满模板为止。为了使墙体牢固和稳定,还要取一些长条树棍枝条夹杂在墙体里面做墙筋。抖棰用直径0.1米、长度1.5米左右的圆木,加工成中间小,两头大的纺锤形状。每夯完一段,再取下模板,夯下一段。同时,在抖墙夯土的过程当中,把门窗架以及房梁等安装固定在设计位置,这样一段一段、一层一层抖夯,完成四周以及隔墙墙体,直到达到房屋所需要的高度。(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抖墙用的泥土,一般选用比较细有一定粘性的含沙比例在30%左右的黄土。为了使泥土能够粘合良好,还要洒水补缺,站在墙顶用木抦拍(泥巴掌)拍打,保持墙面光滑和垂直。建屋需要水,然而抖墙屋致命的缺陷也是怕水。因此,房屋建好后,要深挖排水沟,做好排水处理。否则经过水的浸泡,墙体泥土就会变松变软,失去结构力,导致房屋倒塌。为了防风防雨,在迎风迎雨面一般要用石灰粉刷,条件允许的话,把低矮的附属杂房建造在迎雨面,或者在迎雨面种植常青树,用以抵挡风雨的侵袭。

抖墙屋全部由泥土夯垒而成,为了美观,先民们想到了用石灰加稻灰粉刷墙面,再在墙面画上横竖错落的直条,俨然成青砖砌就的模样。

如果没有夯筑隔墙,山里木材资源丰富,把木材锯割成一定尺寸的圆木和木板,经过拼装组合当做隔墙,把房屋分隔成独立的不同功能的小间。楼板也使用木板拼接完成。抖墙屋的墙体厚度约0.3米,墙体比砖墙要厚6—7公分。

抖墙屋凉,保温效果好,结构厚实,可以使用上百年而不倒塌。”

抖墙屋普遍分住宅、谷仓、柴寮等三种类型。住宅大部分是二层楼房(称吊脚楼)和平房。层高一般在2.4——2.8米之间。一般以三间为一单元,楼底堆放木柴、杂物或饲养牲畜。抖墙屋以十几至二十几平方米的面积为一间。在一套三间或两间的单元里,安大门的中间房为厅屋,厅的正中墙上设有神龛,里面安放祖先神位。厅屋不住人,放犁耙、猎枪等农具。左右两间为卧室、厨房。这两间房都用木板分别隔开,使一间成为两间,外间大里间小,外间堆放农具家具、里间住人。住人房最多10平方米,放一张床之后,什么也放不下。过去,抖墙屋的房子框窗很少,只有住房有个小窗,二尺见方,光线不足。楼上一般不住人,堆放玉米、花生、南瓜等农副产品。厨房颇具特色,墙角设一火炉塘,约1.5平方米,深挖20公分,中间放一个“三脚猫”(三只脚顶着一个圆铁圈),可置锅头、鼎锅做饭煮菜。火炉塘侧边放火缸、桌子、案板等,十分拥挤。由于吊脚楼下、门口过道空地颇宽,居民便在走廊建猪栏、鸡窝、冲凉房,如此成一体,各家各户莫不如此。

抖墙屋除了住宅和谷仓外,每家还在村外建一间柴寮,以六条树简为柱,搭成金字塔架,盖上茅草或杉皮,以木条或竹片为墙,堆放柴草,以防万一失火祸及村邻。

山民居住的最大特点,就是靠山,“大分散、小聚居”。三五户一村,10余户一寨,鳞次栉比,房屋建筑一家一户”分布在山沟坡地上。

抖墙屋形成了资兴瑶族同胞独特的过山瑶文化

资兴市团结瑶族乡二峰村《过山根图》载:“瑶人原于南京七宝洞会稽山,李氏三娘分下一十三姓瑶人,游船漂海。十三姓又被流民灭瑶一姓。……后分在广东潮州、雷化高州。……”由此可见,资兴的瑶族属过山瑶,属广东岭南瑶的一支,俗称勉瑶。于隋唐年间从江浙大地度海求生的彼岸! 其迁徙路线是浙江会稽山—→闽南、广东南海岸—→韶州府,这是过山瑶举族生还与迁徙之路!

依据风俗,遵循祖训,瑶民祖祖辈辈世居深山。名曰过山瑶。在深山老林刀耕火种,形成了“南岭无山不有瑶”的居住状况。瑶寨多建于海拔较高的森林沟壑峡谷坡地,房屋依山傍坡,密密匝匝,挤在一起。房屋极其简陋,大多数是抖墙屋,往往是前面的房子的屋顶和后面房子的地面平高。筑土为墙,上面盖以茅草、稻草、杉木皮或竹皮,屋小而阴湿。极少有砖瓦屋,屋顶正中有三叠瓦堆或品字形,两侧的人字墙,前高后低用石灰粉成龙头状别具一格。俗称“千个柱头下地”。就地取材,以石铺路,把各家各户串连起来,形成瑶寨的村落。这些房屋建筑一律为生土外墙内为木质结构的吊脚楼,里面还有火炉塘、灶台、石槽、澡盆、等生产生活用具。

瑶族为什么要世居深山?据说是为了躲避长期以来的封建统治者的民族迫害和汉民族的追杀和岐视,况且,瑶族一般住在半山腰,易守难攻。瑶族同胞在历史上曾依靠山势险要数次成功地抵挡汉民和其它敌对势力的进攻。形成了游耕游猎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成就了多姿多彩的勉瑶文化。

东坪乡新坳村的抖墙屋村落

其实,抖墙屋并非瑶家人的专利。如果你去东坪新坳村走一走,你会觉得仿佛进入了历史的时光隧道,怀古之情油然而生,让人感受到古代山民的勤劳和智慧,形成了历史悠久的山居建筑文化,让你能清晰地感受到先民古老的生产生活习俗。古朴别致的吊脚楼,凌空高架、纵横交错的竹水笕,烧柴火的灶台,油光发亮的火熏腊肉。下作牛栏上作储粮的杂房,还有原始的酒坊、豆腐坊、榨油坊。一砖一瓦,一门一户,无不朴素地展现着山居汉民族几百年前的生存状态。一不留神,眼前仿佛呈现出几百年前的那个深山老林的傍晚,看见先民穿着草鞋走在弯弯曲曲的长满青苔的石板路上,自然淳朴。一步一风景。古老的抖墙屋和山峦叠嶂的风景绝妙地融合在一起,叫蝉鸣,空气清新,古朴而秀丽。夕阳在土墙、杉皮、古木间投射下来,照着地上的青苔、石板、野草……清新中带有一点孤寂。古村内还有两百多年的宗氏祠堂、千年古树,小桥流水、石拱桥、蜂窝等。处处遗留着明显的历史年代痕迹。先民在宋代修建的石板路、石拱桥、古庙祠堂,以及明清时期直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抖墙屋等,虽历经几朝几代风雨,至今仍风范犹存。

你站在对面的小山坡上,可以看到古村雄伟而苍凉的全貌。山民在高山陡坡种上竹林果木,营造出一片又一片的森林。有水源的地方,他们依山开垦梯田,种植水稻玉米等五谷杂粮。竹篱笆围栏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一直通向远方的森林。抖墙屋吊脚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旮旯里,几棵古树依偎在村旁,仿佛是古村的见证者和守护者,漫步古村,干净整洁。顿有恍如隔世的感觉。数百年前山民浓郁的民俗风情画面一下子展现在眼前。吊脚楼冒出的袅袅炊烟让你能闻到一股乡愁的味道。万赖俱寂。森林里静得连蝉儿煽动翅膀的"嗡嗡"声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仰望远山,只见那巍峨黛绿的群山,满山葱茏的树木与湛蓝的天空形成鲜明的对比,缥缈的几缕云雾在山腰蒸腾,恰好在崇山峻岭中构筑成一幅 “天人合一”的大自然画卷。

据有关资料记载,东坪乡新坳村抖墙屋古民居的主体建筑有些始建于宋代(如宗氏祠堂),因南宋胡氏先祖忠简公隐居于此而兴建。整个古民居群落布局有序,主要由廖家坪、老屋组、坳头组、邵家组等八九个自然村组成,以胡、周二姓居多。村落沿东坪河两岸呈“S”形分布,居住200多户村民,600多口人,民房200多栋,其中抖墙屋就有100多栋,约占全村房屋总面积的五分之三。

据史载新坳村历代人才辈出,先后有忠简公于宋高宗时位居公紫光禄大夫,户部尚书;胡性聪为明朝进士,历任四川重庆府长寿县知县,胡璇为明朝举人,任太平府同知诰命奉政大夫,胡凯,胡方仲,胡元葵,先后考取举人,清朝道光年间胡正元被授予武魁,胡康凤被授予进士。另一大姓为周姓,是理学鼻祖周敦颐直系后裔,进士周公国枢因考取进士好行善积德,被赐予德重乡邦牌匾及盛朝人瑞牌匾,建濂溪世第,积善堂两座祖祠。

(徐堂忠)

2016年5月31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75982/

大山的记忆——抖墙屋的评论 (共 11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