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微腐败”也是干部作风“大问题”
村干部套取救助资金建土地庙,街道办主任违规为女儿申领贫困助学金……日前,江西景德镇市纪委、监察局对多起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发出通报,其中不乏“奇葩案例”。(10月25日新浪网)
和众多少则几千万,多则几个亿的“巨腐”官员比起来,这些涉案1万、几千的金额确实不足为奇。但从本质来看,都是谋取私利、侵害公众乃至集体的利益,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只不过因个人的职权大小不同,在贪腐胃口上有别而矣!无数事实证明,巨额贪腐都是从“小问题”演变而来的,有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把关不牢,“微腐败”也能被养大,同样是作风“大问题”。
庆安社区支部书记、主任洪桂琴利用职务便利,用虚假信息违规为其女儿申报并领取贫困助学金,涉及金额4000元。一个社区主任,手中的权力确实不大,但管着社区范围内一些实实在在的利益分配,比如低保申请、公租房申请、补贴的分配、专款的使用等等,虽是“临时工”身份,却是群众眼中的“肥差”。一旦心思不正,随便在哪个地方想点办法,都可能为自己行方便,捞好处。
其实,腐败不腐败,主要看个人,与官职大小无关系,也经手的资金多少也并无关联。作风过硬,有强烈的纪律意识,能够不为钱财迷失双眼,这样的干部,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不会出问题。反之,党性修养不强,理想信念坍塌,哪怕只有一丁点权力,经手少量资金,都可能出现问题,控制不住伸向公款的“黑手”。
当前,作风建设进入了“深水区”,纠“四风”力度稳中有升,社会总体氛围良好,“不敢腐”的思想自觉初步形成。但不可否认,还有一少部分党员干部不死心,心存侥幸,总认为再查也查不到自己,将“四风”转入地下,甚至穿上“隐身衣”,企图蒙混过关。
查处腐败不能分金额大小,对于那些不知收敛、不收手的顽固分子,理应发现一起严处一起,绝不手下留情,给其喘息的机会。必须进一步落实执纪监督“四种形态”,在抓早抓小方面下功夫,从源头减少腐败的产生。(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