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圆明园废墟

2016-10-24 11:55 作者:舟自撗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北京的晚秋,阴霾遮日,寒冷的风沙灰蒙蒙地刮起满地的落叶,香山的枫叶却红于二月花。我和同事从香山游玩返回途经清华大学,才知道圆明园就在附近。我心情忽然凝重起来,坚持下车要到圆明园去参观,同事却不愿意。

“那有什么看的,现在一片废墟,据说人大代表提议重建圆明园,到那时还可以感受一下华丽和壮观。”同事坚持去了颐和园。我则下了公交车,漫步到圆明园进口处,掏钱买了一张门票进了圆明园,步履沉重地漫步在圆明园,满目残墙断壁处杂草丛生,完全毫无目的散步式游览,用心去感受昔日的金碧辉煌圆明园。

北京的西郊连绵不断的西山秀峰等低矮丘陵地形,自流泉在低洼处汇成大大小小的湖泊池沼。玉泉山水自西向东顺山势注入昆明湖,成为西郊最大的水面。圆明园与颐和园紧相毗邻,由圆明园、长园、万春园三园组成。清代封建帝王在一百五十余年间,耗费血膏民脂建造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集中了中西建筑和园林艺术的精华,藏有无数极为珍贵的珍宝、典籍和历史文物,是一座罕见的文化宝库。

在圆明园漫长建造过程中,不知多少贪官污吏借机中饱私囊。清朝五朝皇帝长年居住在圆明园游玩享乐,过着奢侈糜烂的灯红酒绿的生活,它与紫禁城故宫同为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称为“御园”。就是这样奢侈豪华的“御园”,在中国近代史上,两次被西方外来侵略者焚烧,圆明园见证了中国近代耻辱史。

清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圆明园。英法联军气高趾扬举着洋枪走了进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海自尽。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礼等囚于圆明园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英军再次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三百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英法联军不仅抢走了文物,还要放一把火烧了。西方列强想告诉这泱泱的大清帝国该清醒了,死守着老祖宗腐朽的封建专制,早晚要做亡国奴。

郁郁孤行圆明园,北方寒风像刀子刮在在脸上,心情凝重地穿梭在废墟断壁之中,颓败轮廓倒映在清波如镜的湖面,天空灰蒙蒙的,秋风萧瑟,荒凉寂静的遗址没有多少人游览,偶尔擦肩而过的游人,表情冷峻。四周景色显得尤为荒凉冷寂,独自抚摸斑驳的残墙断壁,思绪才渐渐地清晰起来,回顾历史,是为了瞻仰未来,为了民族的悲剧不再重演。(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历史是一面镜子,中国近代史准确来说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翻开中国近代史用八个字来概括:闭关自守,腐败盛行。封闭使得古老民族思想僵化,固步自封。腐败使得民不聊生,官逼民反。西方列强的大炮才让中华民族从睡梦中惊醒。

有一年参观虎门炮台,放眼辽阔的大海,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睁睛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积极主张严禁鸦片,抵抗外来侵略。虎门销烟,震惊中外。英国殖民者不肯放弃罪恶的鸦片贸易,而且蓄谋要用武力侵略中国。林则徐在广东一边禁烟,一边积极备战修建炮台,招募五千多渔民编成水勇,屡败英军的挑衅。鸦片战争爆发后,定海失陷,道光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到广州,与林则徐反其道而行之。在英侵略者威胁利诱下,擅自签定割让香港,赔偿烟价六百万元的《穿鼻草约》。琦善却把这一切都归罪于林则徐,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卖国贼的诬陷,被道光帝革职发往伊犁效力赎罪。林则徐的悲剧,实质是那个时代悲剧,封建专制不推翻,没有法制和民主,谁也挽救不中华民族被挨打瓜分的命运。

中国近代史,其实就是一部屈辱的历史,清朝末年,官吏腐败,官场买官卖官成风,军队毫无战斗力。贪污腐败成本又转嫁老百姓身上,中国人民深受封建社会官僚和地主、西方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已经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社会和民族矛盾一触即发。早在十九世纪,欧美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就宣布了清王朝寿终正寝。中华民族近百年来,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以及风起云涌辛亥革命。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王朝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郁郁孤行在废墟断壁,目光缓缓飘荡在明净如镜的湖水,这湖宁静的碧波,当年一定映红了火烧圆明园的壮观的场面,大火烧了数日不灭,使这座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的园林成为一片废墟。

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又一次火烧圆明园,据第一次火烧圆明园不到四十年。慈禧挟光绪出逃西安,圆明园再一次遭到焚烧和劫掠。慈禧颁布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无耻政策,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那拉氏慈禧是个顽固维护封建专制的代表人物,慈禧垂帘听政,连续三任皇帝都是以孩童之身继位,没有行使过执政之权。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古国,沦落为列强的半殖民地。慈禧“垂帘听政”卖国求荣干尽了坏事,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把百日维新抹杀在摇篮里,中国在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下就从没有安宁过。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大地饱受战火创伤,生灵涂炭,尸骨遍野。在慈禧死后仅三年,辛亥革命一声炮响,清王朝才土崩瓦解,中华大地才结束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慈禧寝陵后来被军阀孙殿英炸了陵墓暴了尸,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漫无目的流连在废墟断壁之中,依稀拾回了往日的繁华和尊严,当年外国使者跪拜在地上,虔诚向至高无上的皇上高呼万岁的情景,那红颜粉黛的宫女翩翩起舞,这一切都已经化为废墟,那残存的精雕细琢的石柱,仿佛是个巨大的惊叹号!这一切成为历史过去,仿佛告诉子孙后代,皇帝的宝座并不是“万岁”。落后是要挨打的,法制和民主的进步,才是一个时代发展的文明标志。

中国在百余年间,几代人试图重建圆明园的计划也在争议声中几经波折,从修复园中古建,到异地“重造”圆明园,每个计划出台都能挑动中国人最敏感的历史神经,掀起新一轮“修”与“存”的论辩,并逐渐形成“废墟派”和“重建派”两大阵营,辩论旷日持久,然而始终没有形成定论。“废墟派”主张历史不容抹杀,应保留圆明园遭焚毁后的残迹以警示国民勿忘国耻,而重建恐有劳民伤财之嫌;“重建派”则主张,重建或修复圆明园可以恢复民族往日荣光,抚平这段历史创伤,目前已经具备这样的财力和技术水平。

天色渐浓,日落斜晖中的废墟轮廓,夕阳苍劲勾勒出一道深沉悲凉的阴影,硝烟似笼罩在断垣残墙,满目残墙断柱苍凉地罗列在空旷的大地,剑一样投向废墟,暮色忽暗忽明,饱经风霜废墟呈现出一种苍凉之美,这种美转化成一种蓬勃向上力量。

我独行踽踽在瓦砾碎石荒草之中,认为重建圆明园不是明智之举,应该保留这一片废墟,永远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警钟长鸣;永远激励中华儿女不断自强不息。一个时代领导者的政绩,并不是建立所谓形象工程,应该让百姓休养生息,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即使建造一个宏伟壮丽的宫殿,装修奢侈豪华的办公场所,劳民伤财,竭泽而渔,社会不稳定,也许还会化作一片废墟。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73124/

圆明园废墟的评论 (共 1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