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鹏:“先收手机”应成工作暗访“标准动作”
“大家把手机拿出来,由工作人员统一封存保管。”这是国庆最后一天,新任福州市委书记倪岳峰暗访前对随行人员发出的指令。这次暗访,检查路线保密,手机统一封存,参加人员直奔一线核查问题。(10月9日凤凰网)
暗访检查,顾名思义是指在不打招呼,没有什么提示的前提下,对特定工作进行检查的一种方式,目的就是保证检查结果的客观真实性,能够发现真问题,为决策提供可靠参考。这种检查模式,在党委政府部门十分常见,常用于检查工作落实情况。
然现实中暗访也常常流于形式,成为公众诟病的对象之一。有的地方部门开展暗访工作前,习惯于通知一声,打了招呼再行动,被检查对象心领神会,自然会做好准备,暗访结果往往都是皆大欢喜。由于缺少保密意识,违反了暗访工作纪律,这种暗访行动与明访何异?能否发现真问题不得而知,但已如同“鸡肋”,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倪岳峰由省纪委书记兼任神州市委书记,其暗访的保密意识是值得肯定的。他打破了高官带一两个随行的暗访常规,工作人员一个不能少,但在出发前却要求先收手机,以确保暗访的保密性,这种工作纪律是必须也是必要的。否则,一旦有某个随行人员泄露了暗访对象,此次行动基本就能以失败告终,而且还容易混淆视听,给官员造成错觉,影响到决策的施行。
事实证明,做好了保密工作的暗访是能看到真相的,垃圾和杂物堆放在路边,内河水体黑臭,“僵尸车”占道等一系列问题都裸露出来了。要是暗访前打一声招呼,或打一个电话,相关部门“临时抱佛脚”简单处理一下,暗访人员还能看到最真实的场景,督促相关部门马上整改吗?相信你我都心知肚明。
或许,在某些人看来,暗访前收手机是一种不信任的做法,有伤颜面,甚至影响到个人的正常手机联络,但这些都不足以成为理由。既然是暗访工作,就得以保密为根本,必须无条件配合,服从大局意识,懂规矩、守纪律。一次真刀真枪的暗访,可以胜过无数次流于形式的明访,不仅效率提高了,而且效果也明显了,应该成为政府工作的新常态,凡事得动真,不玩花架子。(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