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招商引资的一点思考

这几天有事跟人跑了城东工业区和经济开发区,循环产业园几个地方。这些招商引资的绝大数工厂企业,机器不转圈,烟筒不冒烟。几十亩、一百多亩的厂区,看不到几个人影,荒草野蒿长得一人深。还有一些工厂企业圈很大的地盘,建到中途停下,现场狼藉,田地荒芜,成为半拉子工程。
大家心知肚白,这些工厂企业,没有几个真正具备能力投资扩建新厂区的。只是在各级政府大力发展经济,以GDP考核政绩的形势下,用优惠政策和给各职能部门下任务方式,从外地引进过来的。外地企业看中的优惠政策和土地,政府要的块头和GDP,各取所需,一拍即合。力度不够地,又鼓励本土中小企业也招商引资名义或从银行贷款,重新圈地新建扩建。
这些所谓的招商引资项目,本身就先天性不足,遇到当前经济下行,普遍半死不活,停产关门。有些已资不抵债,频临倒闭。但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和稳定,不让破产。这种现象是全国性的。因为,全家发展经济、工业化,城镇化政策是一样的,前些到处都在红红火火招商引资,省与省比,地市与地市比,县与县比,甚至乡与乡之间也在攀比。一时间神州大地之上,兴建的科技园,工厂园,经济园遍地开花。可以说是一次工业化的大跃进。
一个县是一个国家的缩影。招商引资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繁荣了市场。但也要看到它带来的不可小看的负面影响。一是大量耕地被占用,失地农民,微薄的补助,难以维持他们的生活,年轻人可以学手艺,外出务工,岁数大的则生存艰难。13亿人口每年粮食不够吃,不得不从国外进口,花外汇还无法保证粮食安全。二是有些引商项目,鱼目混珠,泥沙俱下,本身就是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污染高耗能的淘汰项目,被地方政府饥不择食的心里和急功近利的政绩冲动下,换汤不换药地也引进过来,内地原来山青水秀的环境被污染,被破坏,宝贵的资源也被浪费。三从全国来看,蜂拥式的、无序的、盲目的招商引资竞争,导致很多项目重复建设,同类产品到处上马,造成产能严重过剩,产品大量积压,过一段时间,又成为淘汰品和废品,造成一种巨大资源和社会浪费。
中国当前的经济状况,应当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与深思,并及时作出恰当的决断。各级政府,用李克强总理话说,要自我革命,大刀阔斧地与市场作出切割,管住宏观,放开微观,通过市场公平竞争,实现资原优化配置,产能和价格的市场调节。经济发展有其规律。若违背它必然会受到其惩罚。上世纪五十代的大跃进,给我们的惨痛教训无比深刻。只有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积极作为,而不是拔苗助长,才能使中国经济少走弯路,逐步走向正确和健康的发展之路。
对招商引资的一点思考的评论 (共 10 条)
- 独步 推荐阅读并说 喜欢拜读,推荐阅读问好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