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秦岭行记,三

2016-09-03 10:16 作者:白鸟群群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2013,,11,30 甘肃 徽县——两当县——陕西凤县

晨,8时,乘甘肃徽县开往陕西宝鸡的汽车,到途经的陕西凤县,价25元,出县入山,秦岭高迈,山高路转,不断盘山急弯,一小时余,达两当县,此地为甘肃、陕西、四川交界,山城,山有塔,传此县为道家传说的“八仙”之一张果老的出处,街市多有汉中米皮、汉中小吃一类。见一“铡面”店。

著名徒步旅行家余纯顺说,汉中,是中华小吃最为繁多之地,东西南北的小吃在这里汇合。

两当的汽车站旧陋,厕所收费5角,厕所墙上刷有售卖迷药枪支窃听器的黑广告,而且标明手机号,不知真伪,为什么不管?无人问津。两当县车站,同行的孙记者说,是最旧陋的车站,小,内有3个椅子,有的破了,一台插卡电话看来不能用,门前的汤圆小吃等十分的热火,米皮等蒸汽腾腾,两当停车10分钟。

此一带甘、陕交界,多有穆斯林面店,可知回民饮食的传播广大(甘肃北部更多)。

秦岭的山区公路边,以多种植树木,有的已经长高,可防止水土流失及车辆滑下峡谷,好,这就是精心管理!时见村落闪过于谷底,种植麦的梯田旋转于山坡。今接到诗友w的短信,告知我要注意每天留下记录文字,不然回去想不起,谢谢,w曾孤身驾车行于此一带。(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两个半小时,达陕西境内的凤县,终于入了陕西,山城,温暖,虽有冬凉,繁华,说此县为旅游县,未进城远远看见公路边耸立一座金色飞凤雕塑,很优美(这个雕塑与本城名字丝丝入扣)街路上处处有凤凰造型。见路边所售金红色川橘。凤县,名字实美啊(陕西还有叫麟游的地方),具古典味。

来路车途经张果老庙,此地为他的故居,传历史确有其人在此修道成仙,山深幽多古木。

据说凤县留迹有王勃、王维、苏轼、陆游等诗篇,时间匆促未及查。

本县山深,产中草药很多,特产还有腊肉、洋芋煎饼等。

此县虽居深谷,但距离古代长安并不远,且自古有路相通,路决定了地方历史。凤县已经开辟的旅游线路不少,有古羌文化园、消灾寺、凤凰山等,还有的山谷漂流森林水瀑等属于季节性或自驾游游项目。

录看到的凤县小吃(亦应属于汉中小吃系列):臊子面、扯面皮、豆花泡馍、麻食、炒面……

市场见所售拐子果、银杏果、塌塌菜、胡萝卜比北方大而粗,色更鲜艳,水果亦多,香蕉很便宜一元七角。

丰禾寺,位于城中山巅顶,言,已经有2000年历史,入内,竟见满寺庙纷飞鸽子,怡然自得,为施主所送来,这里既供有弥勒佛,也供有阎罗殿。山头可眺嘉陵江流过本县 。

“西上太白山,

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

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

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日,

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

何时复更还“(李白《登太白山诗》,太白山,为秦岭主峰)

在凤县,在秦岭无尽山脉中,替李白再远眺一回东方的千峰万峰。秦岭被称为中华父亲山——与中华母亲河黄河对应,形容其大,其广博,其地跨南北,其对国土影响深广,历史上秦岭为道家的重要渊源地之一。

晚,喝一两太白酒,陕西眉县产,纪念李太白,和永远高耸入云太白主峰,谁说诗人对世界影响不深远?1300年前的唐朝我们记住了几个商人?今天的商人,再过1300年也没人拿他名字当酒的名牌。

-

-

2013,,12,1 陕西凤县

-

一别果老去,

天上人间殊。

上午,乘6路公车去消灾寺。车资2元,并有座,不拥挤,县小,真好。分路登攀,拜张果老洞于左山崖,爬消灾寺于右山巅。

出果老洞,山廻路迷,两过消灾寺,三遇同一老僧。

“你喜欢就有缘,你不喜欢就没缘”(在消灾寺前与老僧攀谈中,记他的话)。

消灾寺,建于唐代,在豆积山上,“安史之乱”中唐玄宗曾逃避兵祸于此山,后建寺纪念,寺名由唐玄宗所题。寺其高,其陡,俯视嘉陵江如一细线蜿行(此江发源于秦岭主峰一带),在消灾寺焚香祈祷,(免费供香烛)祈己,祈家,祈亲友,祈国胞,消灾免难,吉祥永远。

所经国内寺庙不少,但“消灾”名的寺只此一家。走登秦岭千峰万壑,胸次觉渐宽去窄。寺中有泥塑,栩栩如生。

凤城虽同处于山区,但空气较好,气候较暖,秦岭山中,有时真是“十里不同天”,差别迥异,有温,有寒。寺中求得几本佛家小册,一入寺幼童顽皮悄语催我:“要给钱”,照办捐几。

录消灾寺中所求《太上感应篇》中句:

“见他荣贵,

愿他流贬”

“见他富有,

愿他破败”(指会受到报应的恶心肠)

,与孙记者谈及,长篇小说《征途》应是第一部知青小说,出版于1971或1972年左右,为黑龙江作家郭先红著,是一个非知青所写,后来的知青作品,几乎全是出于知青手笔,前边的人渐渐消逝,后边的人都忘记了。

晚,于城中吃一盘川菜小炒,入味。谈及书法、诗歌,全在“味”,只差一点,却天上地下。谈,今诗歌的功能主要在于不断激发美的力量。

谈及风景,今看风景,最好骑自行车,在车中已经看不全(括汽车),风景只在县城外20公里或更远乡下僻处,小路边,就是小县城里也没有,车暄,污染,哪里还有什么风景?大中城市已具备彻底消灭“自然”的功能,只有人工(但城乡自行车的路也正迅速消失)。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62773/

秦岭行记,三的评论 (共 10 条)

  • 荷塘月色
  • 襄阳游子
  • 绝响
  • 心静如水
  • 雪灵
  • 清澈的蓝
  • 江南风
  • 雨袂独舞
  • 箫韵草堂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