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秦岭记,二

2016-09-03 09:56 作者:白鸟群群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2013,11,27 甘肃 西和——成县

上午,从西和乘汽车去往成县,到成县二个多小时,经一座特别高莽的山(不知名),汽车盘旋上下,良久,。这一带已经进入秦岭山脉,过山南,气候转暖,与山北迥然有别,见有油菜、青麦、偶见有花,多绿色,麦子也绿得油亮了起来,气温升了好几度。

成县,古称同谷,是杜甫(杜甫,公元712——770)公元759年从秦州(今甘肃天水)一路南行短暂寓居过的地方,留有遗迹杜甫草堂。杜甫在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天,在“安史之乱”后数年,抛弃了华州司功参军一职,开始他“因人做远游”的艰苦旅程,他当年季偕家眷从山西华州出发,先达秦州(今甘肃天水),后经仇池(今甘肃西和县)等,向四川方向逶迤南行,中途于严时节辗转到达接近蜀地的同谷(今甘肃成县),短期居住,在这里度过他一生中最难堪的困苦时光,这一年杜甫48岁。

大客车到成县,下车发现后备箱里的拉杆箱丢失,内有手提电脑,存有一路照片及文字,还有一些资料。报警,后经查为沿途下车一乡里老汉拿错,几个小时后送回,老汉再三称歉,成县派出所的民警很负责,,g友人也帮了不少忙,感谢。报警,才发现,手机异地打110是必须先拨区号的,很不方便,(如旅客遭遇突然事件一时找不到区号怎办?)应一次改革为异地直拨110号就可。

住在成县一宾馆,标间价100元,可无限线上网,此行甘肃一路为首家可上网的宾馆旅店。下午,与g、t,记者s,步行同寻南山峡谷里的杜甫草堂(杜甫当年举家住在此一带山村),路在修,很不好走,据清代的成县县志记载:“子美草堂,在飞龙峡口,水带山环”,周围景物与记录基本一致。

归来已近暮色,喝面茶,吃暖锅,途经南山下一村落t的家,入客,见其陋室,火炉书堆,他是1979年生人,在同时代人中读书之多,令惊叹,近年他常漂泊于京,弄影视剧本,充满理想热情、不避艰苦。(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沿途续拍“大地的一千条路“,此行程又增加几条,已经积累了各省的一些,此生要争取拍完,它们是我看见的一些“大地”道路,多数陈旧与古老,是我向大地的一次学习,礼敬,是老来路过祖国地理的铭刻与纪念。

杜甫在同谷写有《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录几句:

“四山多风溪水急,

飒飒枯树湿。

黄蒿古城云不开,

白狐跳梁黄狐立。

我生何为在穷谷?

起坐万感集。……”(第五首)

途见野棉花,并山谷中柿树正红,村落人家。想杜甫当年一定城居困难,才转而入山里居住(杜甫当年是投奔在同谷县当小官员的朋友而来——应是给杜甫致过信的县令——但似乎并未得到实际的帮助)峡中路通向雄迈山谷,山厚体雄,虽看来壮美,但行路则艰难,今日亦险,可想一千年前杜甫携带家小奔波颠簸劳顿之苦……

一条村外路,山边余晖,落日渐下,见山坡修整齐肃的简朴坟茔,路边芦苇蒿草茂密,拍下,我说,这就是祖国的路,从前与今日的路,有祖宗安息的地方。……

言,成县旧时既商贸发达,又有铅锌矿。言,甘肃西和县的文化自古就好,连百姓家门楣都标明这里有文化(楹联、匾额等),笔墨间流露书香气,西和古来民风好,西和人外出抱团,各种文化人也抱团(团结),与他县均不同。但西和人农民意识强,喜欢盖房建宅,因农业深广。(前此在西和,诗人w说:西和乡下女子,古来敢敢恨,又巧手得很,所以留下那么多动人的陇南民歌!b说,康县的民风很淳朴。)言,成县因工商业,历史上生活好些,人也容易“懒”,这里气候温润,有陇南师范在此,是整个陇南地区最重要的大专院校。

我说,离开天水、西和,我以后会怀念那里的一碗“浆水面”。(酸汤面)

成县的庄稼一年两熟,秋季先种冬小麦,收割后轮种荞子、或蔬菜、黄豆。

与t、w谈。诗歌的边缘化,影视剧应以大众为中心,但后者乱相丛生。文学要以光明和亮的东西引导人,黑暗就会自行黯淡。(如,混乱的什么半身,色情文学、口水战、炒作文学,回溯在80年代后期它们的始作俑者是“痞子文学”,那时有的文人还以为什么美事来了)也要清除文化、文学中的现代“病毒”“污染”。诗人应忙着改造自我,让心静下来,谐和下来。

成县已经有污染,河边有垃圾(一条很清澈激流的河),空气有烟味混合,但山城在冬阳里很美。有山,有河,就是一座不错的城啊,还到哪里去找好家园呢?(而今天人人“错把异乡为故乡”)

杜甫于公元759年约11月经由仇池(西和县)走积草岭、泥功山到达同谷(成县),在这里只流连了20多天,在此期间,他会见了山中儒生既在长安时的旧相识李衔,因同气相求而赋《同谷七歌》,短暂停留,在12月初就冒着严寒离别同谷,经两当县、徽县南下,最后由今略阳的白沙渡进入四川蜀地后,辗转到达成都。

杜甫一路记叙歌咏,成县、两当、徽县都留下诗篇,在两当县写有一首拜访京城旧交不遇的诗(访吴郁),录写于徽县的《木皮岭》几句:

冬季携童稚,辛苦赴蜀门。

南登木皮岭,艰辛不易论。……

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

杜甫此行虽为逃难,但也是地理意义考堪,民风人间观察等,对祖国西北的万千景象的记录,是对一条祖国大地之路的记叙,所以这些诗篇既是艺术也是珍贵史料。

杜甫在整个陇上所流寓时间接近半年,之后在蜀地居住十年,国内可能有几十个杜甫草堂,都是诗人曾到过,或后人为纪念他留迹而建,杜甫在整个漂泊甘肃境内时间都没有住房,都是寓居,只有在成都郊区才真正盖有“草屋”。

杜甫在甘肃境内的古秦州的流寓路线:由(陕西)华州至秦州境内的社棠、天水县、天水市,再至赤谷、皂郊、铁堂峡、平南、天水镇、盐井、盐关、寒峡、法镜寺、西和县,而后东南行经青阳峡、龙门镇、纸坊、石龛、牛心山、积草岭、泥功山、成县、红川、木皮岭、徽县、大河店、青泥岭、虞关、白沙渡(由此进入四川)。

如果看这个路线,我们进入成县前经过的那个盘旋许久大山,唐代时就应是积草岭一带。至此,我们已经走了杜甫当年走过道路的十之七八。

成县的风景有:泰山庙、杜公祠、鸡峰山、西峡、有汉代的石栈道、1800年前汉隶石刻等。沿途所见错落于山谷中的村落亦很美。

-

-

2013,11,28 甘肃 成县

-

成县,一条河流过城中,此水注入白江,最后汇入嘉陵江、长江,水不大却是长江之水的一支上源。

上午,20元车资,看南山的杜公祠,门票20元,此祠历史上既有,历代有修缮,有宋元明清及20世纪历史名人题写的碑林、杜甫雕像、及庙堂中诗翁的雕像。拜。碑林书法(抄录杜甫诗句为多)中有:苏东坡、于右任、毛泽东、郭沫若、李可染、启功等。竹林,四山巍峨,壑谷宁静,附近山下是当年杜甫村居之地,有山飞鸣,大如黄莺。

步行过河,数里,到一山,名泰山庙,下有古柏,村落干净,齐整,富强,有农家饭馆,有公共车通于城内。

t说,西和民俗上人情好,语言和气,会来事,历史上多有西和人来成县务工。(我觉得西和的一切好,均来源于它的文化合成好,既历史上就以相同文化在人们中融会贯通,达成统一)

谈及诺奖该给谁,t说,该给一个中国诗人。我说,总比给外国人强。但这事莫衷一是,发奖是个背景复杂的事,故东方古时的汉武帝说“赏最难”,不知西方人以为如何。

路途见山民栽的核桃树,柿树很多,后者红果映冬。

此甘肃行,沿途所见诗人,诗友,作家,艺术家,谈来每人似乎都有一段辛酸史,(他们多出生农家,以后受教育进城)看来受苦成就文学,没有丰富的人间阅历,怎么表达人间呢?(杜诗为证)人间永远是有不同的苦的,只是后人以为可以从此享福了。

鸟类。东河边见有白鹭,落在芦苇丛,为水鸟,形体较大。说此山中亦有朱鹮,难得见。此地山大,林间动植物不会少,山坡有竹树及灌木相杂,山顶有险峻崖壁。

-

杜甫曾在公元759年冬,寓居同谷(成县)近一月,因经济窘困,合家曾以采食橡树的果实为粮,他的《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等作品中均有记叙:

“此时与子同归来,

男呻女吟四壁静。

呜呼二歌兮歌始放,

邻里为我色惆怅”。

“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

三年饥走荒山道。……

山中儒生旧相识,

但话宿昔伤怀抱”

在杜甫于当年深冬12月离别同谷,准备进入四川时,写有《发同谷县——乾元二年十二月十一日,自陇右赴剑南纪行》(陇右:为唐代甘肃一带的行政辖区):

“忡忡去绝境 ,

渺渺更远适。

停骖龙潭云,

回首白崖石。

临岐别数子,

握手泪再滴。

交情无深旧,

穷老多惨戚。……”

现今成县11月下旬,气温为零下5度至零上10度左右。但杜甫离开的时候是阴历12月,正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并杜甫住在山里,山村较县城气温低很多,那时更加人稀山深,夜里严寒。

-

-

西峡,位于县城郊外,山中一蜿蜒幽长峡谷,内有黄龙潭水流过,此峡谷可步行观赏几个小时,有汉代摩崖石刻,汉代古栈道等。途见峡谷中松鼠、白鹭、鹰、及其他野鸟,见植物漆树,此山体高大,林木丰茂。

杜甫在同谷期间,曾登凤凰台、游万丈谭,因困顿上山采黄独(中药),都有诗歌记录。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62768/

秦岭记,二的评论 (共 10 条)

  • 荷塘月色
  • 襄阳游子
  • 绝响
  • 心静如水
  • 雪灵
  • 清澈的蓝
  • 江南风
  • 雨袂独舞
  • 箫韵草堂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