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差一点被评为57个民族的少数民族有哪些

2016-08-27 11:42 作者:唐唐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北方文化敦厚,南方文化灵秀,两者虽有不同,但相辅相成,就像一个高大帅气的男子和一个温婉美丽的柔情女子,虽然性格不尽相同,一旦双方组成了家庭,总会在碰撞中找到默契。

一、亻rén家人

择居贵州凯里黄平,自称后羿后裔,男人视弓箭为命,女性身着蜡花衣,翻山越岭劳作,以棚屋居家。这是亻rén家人日常生活的写照。

曾经看过一篇有关“亻rén家人”报道,文章分析了为何没有被单独列入一个民族呢?抱着这种好奇,通过多方了解,知道亻rén家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家族,也是贵州的一个未被识别的土著民族。

家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群体呢?他们自称是后羿的后裔。为此,男人视弓箭为生命,在自家的神台上都会摆放着弓箭,以此祭祀和缅怀祖先。亻rén家人女性平时身着蜡花衣,她们在衣服外会套一件如同古代的铠甲款式的夹心两层肩披。尤其是头顶白色巾帽,配上鲜红色的条饰,并在脑后垂着红缨,帽檐在耳朵两边撑开,而头顶上锥形的银簪就像后羿射日的那根箭一样插在头上的红色圆盘上,像武将的头盔。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能听懂苗家话,苗家却听不懂亻rén家人的土话。

据说,在新中国成立第二年,中央民族慰问团西南分团团长费通先生率领慰问团来到贵州慰问各少数民族,其间到炉山(今凯里市)、黄平两县进行慰问。在黄平,费先生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族的意见,也听取亻rén家人的意见,他还带领慰问团团员深入亻rén家人作实地调查。就在这次深入调查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亻rén家可能是一个单一民族;另一种认为亻rén家人可能是‘苗族的一支’”。这两种说法,都有他的道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采用了后者。但认同前者的人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看法,直到后来的几次人口普查,还有人在大力的宣传自己亻rén家人是单一的民族,希望政府给予关注和重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二、穿青人

择居贵州毕节安顺,天上不吃雕雁,地上不吃牛马,妇女三把头发型,翻山越岭生活,风相伴永远,这是对穿青人日常生活的写照。

在贵州的一次人口普查中,有一群被遗忘的穿青人,且有人说:“自己是一个尴尬的穿青人。”经媒体报道出来后,在年青一代人很惊奇,听起来像是个神话,但为何这个群体没有被单独列入一个民族呢?

何为穿青人?他们主要分布在贵州毕节、安顺、六盘水市等地,是我国多民族中绽放的一枝小花。从居住地域来说,穿青人的村寨,连绵百余里,多数处于边远的山区地带,少数处于平坝地区。

据《穿青人历史与文化》这本书介绍,穿青人独一无二的图腾——猴;崇奉一种被称为五显的神祗;饮食上,天上不吃雕、鸽、雁,地上不吃牛、马、犬,妇女有“三节袖两节衣、三把头”之类的独特服饰发型;还有种种异于外族的节日、婚姻、丧葬等习俗。尤其是穿青女性的独特服饰——整套青黑色为底,领子、袖口、裙摆等均绣着五颜六色图纹的宽大长袍。他们正是凭着有别于其他兄弟民族的独特信仰、服饰及风俗习惯,在贵州省的边远山区艰苦奋斗,繁衍生息。但是,他们除了这些有别于其他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外,还有一些节日与汉族、苗族有着诸多相似的类同,常被人认为穿青人属于汉族或苗族的分支。但这一说法,被穿青人予以否认,有一位名叫李芊墨的穿青人说:记得,她小时候见到自家的户口本上,民族一栏旁明明白白地写着一个“青”字。后来,由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以著名社会学、人类学专家费孝通带头的小组开始深入毕节、安顺等穿青人聚居的地区进行实地调查。调查发现迁居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汉人前后有若干批,早去的汉人和后去的汉人前后相隔时间太长,所以在语言、风俗习惯上有一定的区别。基于当地的环境影响和考虑民族团结的初衷,国家允许穿青人在个人资料中填写“青”这一带有少数民族色彩的民族成分。

直到1978年,费孝通重申了“穿青是汉人,是汉族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少数民族”。但他同时也强调,为了团结,“必须在政治、经济上对穿青人适当照顾,帮助他们更快地发展起来”。然而,他们的这一观点,还是有穿青人不予认同。有众多穿青精英人士还写了报告来验证自己的说法,直到现在,穿青人呼吁国家承认其为少数民族的声音从未断过。

除了穿青人,还有蔡家人、俚民人、龙家人,但他们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值得我们肯定。

三、民族瑰宝——疍民

接雨水洗漱,择江水洗衣,风里来雨里去,平安四季归家庭。这是对疍民日常生活的写照。

在我国历史上,沿海港湾和内河上有一个从事渔业及水上运输,且以船为家的特殊群体,他们被称为“疍民”。而这群人,被一些人类学家认为他们是古越族的后代,被识别为汉族,统称他们为“水上居民”。而疍民认为,他们的祖先为了逃避战争,常年生活在水上,子子孙孙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从分布区域上看,疍民分布在我国珠江三角洲以及东南沿海各省的江河湖海沿岸,直至南洋群岛各处。据专家考证,广东最古老的主人之一是南越族的遗民,就是现在珠江三角洲一带的疍民,他们的很多生活习惯都与古南越族相似或相同。而在解放初期民族甄别时,他们差点被定为中国第57个民族。

说到疍民,他们最重要的财产通常是一条船,船体一般用竹篾加上大的帆叶编织席篷,然后覆盖在船舱上,船篷一般由两节至三节组成,捕鱼时可以把它折叠起来放在后舱上,晚上拉开覆盖整个船只,用来御寒、挡风、避雨,极其轻便。

在水上生活的疍民们熟悉水性,擅长驾船,身上有纹身,崇拜龙和蛇,但他们的服饰与汉族差不多,旧时疍民主要穿唐装,现在主要是穿时装。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佩戴的首饰与汉族相似,他们认为玉是纯洁美好的,是温润而有光泽的宝石,所以最喜欢玉器。但他们最忌讳的是在船上行走不能穿鞋(音同邪),也不许穿鞋的人上船。

疍民喜唱“疍歌”,陆上的人称之为“咸水歌”。对于疍歌,有好几种看法,一是认为这种歌是指珠江三角洲的群众喜爱的一种调式;二是认为疍歌多是以男女爱情和调情为主要内容。

疍家姑娘勤劳、善良、聪明、贤慧。她们喜欢用碧玉或者翡翠雕成单孔圆环,然后配上细金链作为漂亮的耳坠,表达了她们追求幸福的愿望。她们还喜欢把头发梳成髻,配上耳环更显妩媚。尤其是她们戴竹笠很讲究,为筒式竹笠,竹笠的做工非常考究,在外部要刷一层金黄色的海棠油,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更加美丽。

在文化知识方面,因为疍民久居江海之上,无法读书识字,只有听天由命,祈求神灵保佑。在他们的心灵中唯有海神才能保佑平安,这海神就是妈祖和洪圣。这种纯朴的海神信仰,长期支配着当地渔民。随着经济发展,绝大部分居民已移居岸上建屋立业,有相当一部分已完全脱离了传统的水上生活,在陆上与其他汉族居民一样,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经商的、办厂的、做工的以及其他多种多样的职业,他们的文化也因此在渐渐衰落。(文/唐长泉)

作者新书“唐游记-诗画中国”文化旅游丛书10册,购书添加作者微信:tang。别忘记帮我转发朋友圈,谢谢。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61297/

差一点被评为57个民族的少数民族有哪些的评论 (共 9 条)

  • 绝响
  • 雨袂独舞
  • 襄阳游子
  • 从余东风
  • 雪灵
  • 海笑
  • 心静如水
  • 梦醉L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