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觐孔庙
文/子檀
丙申年乙未月癸巳日(2016.7.10),晌午,一顿淋漓尽致酣睡后,我寻来孔庙的地址,驱车前往广一中,朝觐孔子。
于园丁超市购香火,手机百度导航作陪,从北宁路沿至北坛街,而后转南街,进入一条无名小道,狭窄的路子,两旁掩映茂密的藤萝,稀少的电动车和小轿车停靠在阳光里。我把车停路旁,问摊边老妪孔庙如何走去,她翘着食指,说,从那,直走即是。于是,我踏入路的起点——广一中校门。
门卫疑惑地视我如此提着香火的女客,我说去孔庙,他说,门关着呢,不能烧香点烛。我说,没事儿,我就去看看。
朝大门右方步行几步,只见“春秋得力深 忠义同天表”的一排石坊,隐隐约约记录陈年旧事,一群群青葱的学生迎面而来,此时逢放学时光,他们装着饱腹的知识赶向回家的路。
棂星门斑驳而沧桑立在眼前,“凤起蛟腾”诠释众多年此门穿流而过无数莘莘学子成长的光辉与闪亮,“鱼跃鸢飞”亦是注解万千学子飞黄腾达的磬涅。(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在朱红大成门旁驻足避雨,豆大的雨珠牵成线迷糊了我的视线,校方分阁张贴的“仁义礼智信”碑牌与朱门相映,倒也显得年轻与苍老的落差仅在几扇有着历史沧桑的门缝里。
风“呼啦啦”刮来,我蓬松的裙摆翩跹起舞,一片片稀疏的碎雨打上我的全身,碎骨的寒浸入肌肤,可亦倍觉沁人心脾,火辣之夏的寒凉,别具一番风味。我用刚进来时在路边文体店买的碎花雨伞遮了下身,可,风风雨雨任性,硬是朝我全身摩挲而来,我短短的卷卷的头发胡乱飘翻。
从雨柱里,我透视到前方有两株柏子树,齐刷刷站在一幢楼台前,几道浅浅的台阶趴在树脚,水帘映在青绿的草尖。
冒着风风雨雨,我撩起裙摆,在小小的雨伞的遮挡下,勉强向前走,但亦是风吹面,雨打身。爬了那几道浅浅的台阶,推开镂空的厚重的木质的朱门,从一巴掌的缝里,一座孔子的竖像映入眼帘,一片阴森森。莫非误打误撞闯入了孔庙?我忽而因为自己尚未三敲而入而倍觉疏忽和草率,不禁作揖致歉。再将两扇门打开,成排的香炉满布,凌乱的数张桌子摆两旁,此时,忽然听见窸窣的响声,心里不由得猫起来。
一个穿蓝衫的中年男子从右角走了出来,把我惊吓自不用说。
与他问询和确认后,方知此地正是孔庙,我竟然如此冒昧闯入如此圣洁之地,不由十分惭愧。
我把包、伞落地,解开香纸,虔诚跪下,用打火机点了三炷香,深鞠躬将其插入香炉,继续俯首深跪,点燃纸钱,双手合十,默默祷念……
大股大股的风灌入庙宇,我屏息回望孔子与学子三月沐春风的旧事。
几只孤鸟在朱红柱子与圆孔窗扉间叫嚣,大红灯笼安详地熄着灯火,雨声在哭,风儿在狂跳,我俯首在孔子的光映,一个人静静、静静朝觐万代宗师、万世宗表,不晓那中年男子何时离去。
让我再与孔师静静、静静独处夏之薄暮,华夏几千年是我们心灵的交集。
(张传秀,手稿于2016年7月10日16:40写于孔庙,电子版于当日22:33在家整理,初稿,未修改,不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