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候鸟归来

2025-04-28 13:30 作者:孤舟簔立翁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所说的候,是小。

4月15日晚在公园散步,忽然,一串银铃般的哒哒鸣叫声从湖上传来,无需查看听着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小来又回来了。从去年十一月中旬离去到今天返回恰好是五个月的时间。湖里的这对小已经在这里度过了三个秋,每年的春天都会到这个不大的小湖繁殖后代,少则四只多则六只,待湖面结冰之前,再拖家带口向南方迁徙。

小在东北地区属于候鸟,季在北方繁殖,天到南方越冬。在中国从南到北都有它的分布。它的体型如鸽子般大小,体型却不像鸽子那样纤长优雅,而是前小后大呈葫芦状,伸着长脖飞起来有些滑稽可笑,当地百姓俗称这种水鸟为水葫芦。它的羽毛为灰褐色,在繁殖期呈褐红色。尖长的小嘴为黑色,下颌两侧有条形白色羽绒,特别醒目。小眼睛像豆粒一样圆圆的,白色眼底中间的黑眼仁,就像宣纸上的一滴墨水。两翅短圆,飞行时需要快速的拍打才能飞行。尾羽为短小绒羽,缺少一般鸟类的平衡尾翼,只能直飞不能转弯。双脚位于后侧,像鸭子似的大蹼是它水中游泳和起飞的利器。

我之所以对这种水鸟感兴趣,一是因为它们是这湖中的常客,整个夏天始终在湖中嬉戏游弋。二是它便于观察,不像其它水鸟不是在芦苇中穿梭,就是水中觅食,很难有静下来的身影。时间长了,它就像久住的邻居,几天不见总觉得像少了点什么。小一飞走,整个湖面显得空旷寂寥,没有一点生机,到湖边散步也少了许多情趣。每年湖冰消融的时候,总是盼着小快点一归来。我大概粗算了一下,小从所在的城市出发到不结冰的南方越冬,至少要飞行一千五百公里以上的距离,来回约三千公里,它最低每天需要飞行二十公里,才能完成这次来回迁徙的长途旅行。如果不是借助河流,它几乎不可能完成这么长距离的飞行,对于不善于飞行的它们来说真的太不容易了。

尽管路途遥远困难重重,这对小每年还是如期到这个小湖繁殖后代,从没有让公园里的人们失望。今年到来的日期比去年晚了大约一周左右的时间,这时公园里的杏花已经完全绽放。杏花、垂柳、湖泊、水鸟相互映衬,使得这座公园显得更加生机盎然春意浓浓。我赶紧穿过杏林去看这对久别的老相识。没有看到小的身影,却发现一对如野鸭般大的黑色水鸟在湖中游弋。一看白色的尖嘴和头顶,知道这是白骨顶鸡,这的确是一个意外惊喜。因为这个湖泊面积不大,约两万平米左右,又是居于城市之中,所以很少有大的水鸟来这里安家落脚,白骨顶鸡的到来无疑给这个公园又带来了一道亮丽风景。这对水鸟一看就是见过世面,它们不仅在水中悠闲的游弋,而且还到岸边寻找食物,对岸边来回走动的行人没有丝毫介意,这个胆量就连常驻的小都会感到自叹不如。这个湖是东西走向呈小提琴状,中间有一个人工小岛,人为的把湖水分成一大一小两个湖泊,白骨顶鸡是在西侧大湖游弋觅食。没有看到小的身影,我猜想它们应该在小湖的一侧。到小湖边一看,不出所料两只小正在水中嬉戏,或许它们还沉浸在回家的喜悦之中。

仔细观察了一下这对小,它们的羽毛还是灰褐色,这说明它们还没有进入发情期。这段期间它们要大量的进食补充营养,把长途迁徙所消耗的体重补回来,待体力恢复之后才开始筑巢生儿育女。正常情况下它们在五月份,一边进食一边垒巢,六月份开始产卵孵蛋,七月份小鸟出壳。小非常聪明,它选择六月份产卵,这时的湖边芦苇、香蒲已经超过水面一尺多高了,水葫芦和浮萍已经覆盖了部分水面,巢穴隐藏在芦苇中很难让人发现。这期间也是小最活跃的期间,身体已经恢复了,比刚来的时候几乎大了整整一圈,羽毛颜色也有灰褐色渐渐变成了褐红色,精神头十足,求婚的时刻到了。鸟类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就是年年都要当一回新郎和新娘。不仅是初次求偶要举行求婚仪式,就是长年结伴的夫妻,到了繁殖期雄鸟都要换上崭新的羽毛,再次向雌鸟进行求婚,待雌鸟动心之后再入洞房。(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这时的小小湖面成了小的婚礼现场,主角是小,嘉宾是岸上的观众。雄开始了它欢快的求婚仪式。只见它一会抬起大蹼在水上快速的奔跑,一会鼓起小短翅在水上跳芭蕾舞蹈。扭动肥胖的小身躯虽然有些滑稽可笑,但是它表演的却是津津有味有模有样,丝毫不在意岸上观众对它的评价。在没有同伴喝彩的情况下,还不忘了给自己加油鼓劲,边跳边唱,一串串银铃般嗒、嗒、嗒的叫声在湖面上回荡。雌鸟则在水里悠然的游弋,一边看歌舞表演,一边做轻声回应,尽情享受这婚礼上的幸福和甜蜜。待新郎穷尽才艺,精疲力竭,新娘满意,这才双双进入洞房。它们的婚礼结束之后,湖面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小刚刚停止了喧嚣,小苇莺们开始登场了,嘈杂的鸣叫声开始在芦苇丛中回荡。在这个湖中有两种小水鸟是常客,一种是体型小,背部棕褐色腹部为白黄色的小苇莺。另一种是体型较大,身体细长全身棕白相间的黄苇鳽。每年到这里繁殖的小苇莺有十来只,黄苇鳽只有一对。这个湖泊在夏天的时候,只有中间的三分之一的水面不被遮挡,余下的三分之二都被荷花、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占领,湖的岸边又是草坪和树木的隔离带,因此非常适合水生鸟类栖居。当芦苇长到一米多高的时候,苇莺开始芦苇上筑巢产卵了。这时的小宝宝们,已经破壳而出开始下水了,小的鸣叫声又开始在湖面上飘荡。刚出生的小与小鸡雏相似,毛茸茸的呈棕灰色,在水里游动像一团棉絮浮在水面上,吱吱的鸣叫像刚出生的小老鼠。它们跟在妈妈后面寸步不离。雌鸟潜入水中捕食它们就在旁边耐心等着,雌鸟刚一浮出水面这些小家伙便迅速的围拢过去,强夺雌鸟口中的食物。游累了便争着跳上雌鸟的背上休息,这时的雌鸟就像一艘载满货物的小船,在水中飘航行。这种状况持续的时间不长,小家伙们便学会了潜水捕获食物,渐渐的离开了雌鸟开始自力更生了。

新生的小与儿童的习性毫无两样,喜欢聚集在一起嬉戏打闹。它们吃饱喝足之后,就开始在水面上追逐鸣叫,这时湖面上小的吱吱吵闹声不绝于耳。或许是太吵了,气的正在苇丛里孵卵的黄苇鳽不时飞出来大叫几声,好像是在说太吵了,住嘴。在孩子们嬉戏打闹时,大则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一有风吹草动马上鸣叫,小闻声则迅速的向妈妈靠拢,以求得妈妈的庇护。天黑之后,由妈妈领队爸殿后,押着一群吵吵闹闹的小宝宝们开始回巢休息了,这时的湖面才有了少许的平静,烦躁了一天的大黄苇鳽也终于松了一口气。新生的小长得非常快,到十月份已经和父母的体型差不多了,只是羽毛的颜色浅了些。这时的它们开始练习飞行了,助跑起飞,五米、十米,渐渐的可以从湖的一岸飞到另一岸。小有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不能在陆地上直接起飞,它需要两个蹼拍打水面借助水的弹力起飞,而且只能直线飞行,飞行高度只有两到三米距离不会超过百米。它的优点是水中游泳速度较快,尤其是潜水捕食能力超过了一般水鸟。我观察过几次它的潜水时间和潜水距离,最长的一次,大约二十秒游了近三十米。看来所有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上帝在给你打开一扇窗户的同时也关闭了另一扇窗户,不会让你独自成为所有生物的主宰。小就是靠着自己的长项,在激烈的生物竞争中顽强的生存了下来。十月末,当花开始降落时,小一家,不打一声招呼就悄悄的飞走了。

太阳缓缓的降落在地平线下,小悄悄的隐秘在草丛中休息了,但白骨顶鸡还在水中悠然的游弋,荡开的层层涟漪轻柔的散向了湖边,这层层的涟漪不仅轻抚着湖岸,也浸入了我的心底。或许,白骨顶鸡不会知道,它们的到来,不知会吸引了多少陌生人的目光,带来了多少另人意外的惊喜。更不会知道,有多少人在祈盼它们能在这里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像小一样成为这座城市永恒的一员。

2025年4月26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ostmkqf.html

候鸟归来的评论 (共 2 条)

  • 漫舞洛城
    漫舞洛城 审核通过并说 一门心思选好文,百花丛中觅新人!让文学来温暖整个世界,你的关爱和支持就是我们中国散文网发展壮大和愈加旺盛的坚硬基石和有力支撑!!!在鲜花铺就红毯的圆梦路上,有你有我的不离不弃和温馨相伴,人生注定更精彩,再次谢谢你我最亲爱的朋友!!!顺祝工作心情都愉快!!!
  • 逐梦星空
    逐梦星空 推荐阅读并说 非常荣幸能够与成百上千的广大文学爱好者一道在中国散文网这个名人辈出的温馨大家庭里相识相知,民族复兴文艺先行,而满满都是真善美和正能量的中国散文网就是我们每一个文学爱好者誓死坚守和倍加珍惜的心灵故土和精神家园!关于作品是否被人认可或者阅读量的多少之分这件事我是这样认为的,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文学作品是留给自己日后渐渐老去和闲暇之余的欣慰犒劳和精神享受,因此与别人的眼光和认可并无多大关系!最后衷心的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勇往直前·再创佳绩!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